袁鹰《铁丝网上的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106812240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袁鹰《铁丝网上的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袁鹰《铁丝网上的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袁鹰《铁丝网上的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袁鹰《铁丝网上的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袁鹰《铁丝网上的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鹰《铁丝网上的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袁鹰铁丝网上的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铁丝网上的春天袁鹰都说春天来了。可是,春天在哪里呢?上海早已成了“孤岛”注,但这座“孤岛”上没有青山,没有绿水,是一座灰色的、黑色的岛。公园里,倒也有山,那是假山,石头堆成的;也有水,那是假水,人工开凿的池塘,小得可怜。水里也有船,那是小孩的玩具,纸的,洋铁皮的。我多么想念离别了三年的西湖、钱塘江、南高峰和北高峰。到春天,苏堤上一株杨柳一株桃,迷住你不忍归去。湖光山色,在梦里也是那么妩媚动人。想起“柳浪闻莺”,想起“断桥残雪”,想起杭州口音的“划子要吗”,禁不住“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了。梦醒后,抬头依然只从天并一角看到灰蒙蒙的天

2、空。工厂烟囱从早到晚喷着浓黑的烟雾,把上海的天空熏染得像一块发黑的擦桌布,又像铅块一样沉重。这是春天吗?又说春天在郊外。于是,我带着弟弟妹妹们去寻找。从曹家渡五角场沿苏州河向西走,走过圣约翰大学校园。从漆了黑油漆的竹篱笆朝里边张塑,能看到浓浓的绿荫,仿佛也能嗅到花香,还传来一阵阵笑语。大学校园里的春光是诱人的,但不知道他们能享受多久呢?“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花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请珍惜你们拥有的这一点春光吧!我为你们祝福。再往前去。绕过兆丰公园,就到了铁路边。马路同沪杭铁路平行地伸展着。铁路两侧,青青的野草倒是长得很盛,那是被春风吹醒的。沿铁路架了铁丝网,像一只巨大的蜈蚣,一

3、条带剌的长蛇,匍匐在那里。铁丝是新换的,青光闪闪。铁丝网围住了“孤岛”,锁住了“孤岛”上的人。我无端地感到一阵战粟,好似被这铁丝网捆住了手脚,全身动弹不得。“看,快看那边!”弟弟妹妹们喊起来,“那边铁丝网上!”铁路西侧的铁丝网上,挂着一只破风筝。那是一只最普通的风筝,既不是燕子喜鹊,也不是老鹰蜈蚣,而是最常见最便宜的瓦片风筝。不知什么时候吹落到铁丝网上来的,已经被铁丝网刮破了,只剩下一个骨架,半张破碎的纸,红红绿绿,看不清那上面画的是什么。“风筝,一只风筝!”弟弟妹妹们继续喊着。在我们住的拥挤不堪的弄堂里,是看不到风筝,也没法放风筝的。“风筝,快看风筝!”是的,这只风筝,应该在湛蓝的长空翱翔,

4、在青青草地和绿绿竹林上空飘荡,在洒满阳光的小山坡上旋舞高升。伴随它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欢笑,应该是漫山遍地的鲜花,应该是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应该是对阳春美景的享受。风筝,也一定有过这样的梦。然而,现在它只能挂在铁丝网上。线断了,它从高空悠悠荡荡地跌落下来,而且那么巧,竞落在无情的铁丝网上。它的主人放风筝的孩子,早已失望、闷闷不乐地走了,回家去了。它从哪里来?它的家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它现在挂在铁丝网上,而且已经刮破了。它曾为它的主人带来一阵春天的喜悦,然而,就如肥皂泡泡一样幻灭了。它垂着头,在叹息吗?在哭泣吗?在怀念家乡和主人吗?要不了两三天,也许就是明天,风吹雨打,连现在这个支离破碎的骨

5、架,也会无影无踪。弟弟妹妹们停在这边一侧的铁丝网下,一定很想跨过铁路去,将那只风筝从那边铁丝网上解救下来。但是不可能,我们都被铁丝网拦住,我们只能隔着铁丝网,隔着沪杭铁路的铁轨,向它行注目礼,向它凭吊。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回去的时候,还依依不舍地回头望了望。似乎同一位偶然相遇的好朋友告别。但愿今夜不要下雨我们在心里默祷着。一九四一年春,上海曹家渡(选自袁鹰散文选集)【注】人们习惯将1937年11月日本占领上海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时间称为“上海孤岛时期”。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两处引用古人诗词句子,前者表达了作者对杭州湖

6、光山色、风土人情的眷恋之意;后者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珍惜之情。B“像一块发黑的擦桌布”“像铅块一样沉重”这些比喻句既突出上海天空灰蒙蒙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忧患。C“可是春天在哪里呢?”“这是春天吗?”这两个疑问句,或引起下文,或总结上文,标示思路,暗示文章主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D.文以寻找春天为线索,以行踪为序,叙写了我和弟弟妹妹从城里到郊外找寻春天的过程,写景状物,情寓其中,含蓄蕴藉。5.综合全文,赏析“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这句话。(5分)6.文章为什么要用很多笔墨描写“风筝”?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答案:4B(“也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忧患”这一

7、表述不当,没有扣住本文的主题意蕴)5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或说隐喻、比拟)的修辞手法,(1分)从上下文语境看,句中“春天”表层意义是指“风筝”,而“铁丝网”则能让读者联想到围困孤岛的黑暗势力。(2分)作者不说风筝被挂在铁丝网上,而说春天被挂在铁丝网上,表达了对“孤岛”上海压抑沉闷、缺乏生机的严峻社会现实的审视,也传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6从文章内容与标题意旨关系看,花很多笔墨描写铁丝网上的“风筝”,正是呼应标题“铁丝网上的春天”。从选材与主题思想关系看,花很多笔墨描写“风筝”,是借风筝的遭遇,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自己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憧憬。从意象选择、组合的内在关联看,被铁丝网围锁的“孤岛”和“人”,与被挂在“无情的”铁丝网上的“风筝”一样,丧失了自由,表达了作者对桎梏在“孤岛”中的人们的不幸遭遇的同情;使得文章主题意蕴更加丰厚。(意思对、答出两点即可,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