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有江《归》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106812172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袁有江《归》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袁有江《归》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袁有江《归》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袁有江《归》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有江《归》阅读练习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袁有江归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归袁有江他现在还不想回家。迎着刺眼的夕阳,他突然间冒起了去大岭山的念头。朋友曾提过,大岭山之巅可以俯瞰整座城市。来这座城市二十多年了,他还从没认真看过这座城市的全景。此刻,他很想一个人去站站,看看。暮霭苍苍。站在观景台边缘,远眺一池斑斓的灯火,他吃惊地张大了嘴巴。第一次,他发现这座城市是高低起伏、连绵不绝的。一种从喧嚣中滋生的空空荡荡之感,油然而生。脚下是万丈深渊。凉飕飕的山风,钻进裤管,沿尾椎流到后脑,激起一股往下坠落的恐惧。他下意识地抓紧栏杆,想到尼采的那句话: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下山时,他鬼使神差地将车又开回了单位,并关

2、闭了手机。今夜,他想徒步回家。银白的河床里,静水深流,寂然无声。夹道的树丛间,散布着稀奇古怪的虫鸣,天籁般好听。他贪婪地深吸着夏夜的凉气,稳健地走在塑胶绿道上。恍惚间,他觉得身后,留有一串清晰的脚印。这些脚印,将这二十多年的时光坚定地嵌入了这座城市。“强人是你,能顶天立地”,想起了郭天王的歌词,他微微一笑。在绿道尽头翻上路面,向南,转入一条商业街。路上车水马龙,街两边店铺林立,流光溢彩的招牌和灯箱,让他有片刻目眩。一家超市的音响,正不遗余力地播放着流行歌曲。这条他每天经过的街道,原来如此繁华。从前的熟视无睹真不应该。从商业街拐进工业区,热闹渐行渐远。马路上,除了偶尔驶过的货柜车,几乎没有行人。

3、站在梧桐树间的路灯,洒下斑斑点点的光。突然,他发现一家工厂的后门口,好像躺着一个人。他清除脑子里的那团乱麻,一步步走近。是一位全身脏污,壮实,约五十岁的女人。她穿着一套破旧的粗布工装,左脚挑着一只女式布拖鞋,右脚底压着一只男士塑料拖鞋。她身体横截门口,就着斜坡躺着。头枕交叉的双臂,胸腹坦然地面对夜空,居然还跷着二郎腿。青紫的脸上,仿佛浮着一层油润润的,纯真的笑意。均匀的鼾声,透出香甜的气息。女人,很像法国印象派油画里,那些丰腴的睡美人。她不像是捡垃圾、收破烂的。讨薪的?似乎也不像。更像是一位精神失常者,一位什么都不需要考虑的弃。她有家人吗?为什么会沦落街头?也许,她好好洗个澡,换身衣,睡在一张

4、柔软的床上,会是一位美丽的母亲。猜测了一会儿,他觉得自己很可笑。自己没有责任和义务,去猜测她的身世来历,更根本没资格同情她。他掏出手机,已经是凌晨一点。他从来没有这么晚不回家。偶尔晚归,总有电话先打回去。手机恢复信号后,一股脑蹦出十几个未接电话和未读信息。母亲、老婆和儿子都问他啥时候回来,干吗还不回家。儿子和儿媳在闹离婚。母亲的股骨头手术,无论如何不能再拖该想的想一遍就烦,不该想的想一千遍还想。徜徉在明月大道,他和月光下的影子无休止地辩论着。他告诫自己,什么都不必想,不必担心。影子却告诉他,你得想清楚一切,凡事都值得担心。到了他夜夜栖息的小区。输密码,开门;进电梯,出电梯;开锁,进家门,换鞋,

5、过客厅。一切照旧。他伸头看看母亲的卧室,夜灯阑珊。蜷缩在沙发上的妻子鼾声正顺。负痛而眠的母亲,也一脸安详。赤条条躺进浴缸,他才再一次回想下午张医生的电话。“你虽然是晚期,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一瞬间,不可遏制的泪水,决堤般涌出。(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平中见深意,通过“他”归家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展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去思考苦难生命这一永恒的主题。B. “他”对流浪人身世来历作一番猜测前后的心理变化,既写出了“他”为人冷淡的性格,也暗示了“他”苦恼无助的处境。C. 小说善于营造冲突来表现人物,“他”在月光

6、下与影子的辩论,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巧妙外显,形象而生动地揭示“他”的焦躁难安。D. 小说的语言既具表现力又有感染力。如“该想的想一遍就烦,不该想的想一千遍还想”,就很好地反映了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心理,引起读者共鸣。5小说“归”这一标题内涵丰富,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5分)6小说结尾才交待“他”身处癌症晚期,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简要分析。(6分)答案:(二)4. B(“写出了他为人冷淡的性格”有误。这一心理变化的描写,目的是突出“他”的苦恼无助。流浪人虽外表糟糕但怡然无忧,与“他”诸多困扰形成对比,所以他才会觉得自己很可笑,觉得自己没有责任与义务猜测她的身世来历,

7、更没有资格同情她。)5.参考答案 路程上的回归,指“他”下班后归家。(1分)生活上的回归,指“他”在归家途中发现并享受以前所忽视的身边生活的美好。(2分)心灵上的回归,指“他”卸掉坚强的外表,在苦难面前展示自己软弱的一面。(2分)6. 使情节发展显得合情合理。交代“他”身处癌症晚期,既揭示了前文“他”行为异常、心理纠结的原因,也将小说情节发展推向了高潮。丰满人物形象,写出外表坚强的“他”,也有着内心柔软的一面,显得真实可信。凸显小说主题,让读者领会到:生命是美好的,在厄运面前,人不应为自己的软弱感到羞愧。显示留白效应,故事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与思考的空间。(6分。每点2分,答满三点可得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