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术鉴赏第五篇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08227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1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美术鉴赏第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大学美术鉴赏第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大学美术鉴赏第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大学美术鉴赏第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大学美术鉴赏第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美术鉴赏第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美术鉴赏第五篇(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讲 工艺美术欣赏 中国工艺美术欣赏,第一节 中国工艺美术概述 一、工艺美术简介 工艺美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是一种集装饰、绘画、雕塑为一体的空间性的综合艺术。工艺美术是指日常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经过艺术化处理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 工艺美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按工艺美术的功能价值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工艺美术 2.按工艺美术的历史形态可分为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工艺美术。 3.按工艺美术材料和制作工艺一般可分为雕塑工艺、锻冶工艺、烧造工艺、木作工艺、髹饰工艺、织染工艺、编扎工艺、画绘工艺、剪刻工艺等种类,二、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与时代特点 新石器时代: 有较强的形式美感

2、商、西周时期: 具有一种崇高的美学魅力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具有轻利活泼、飞动奔放、雄强古拙的美学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 崇尚主体人格精神的造物倾向和空疏、清静、平淡的 审美风范 隋唐时期: 舒展博大的气势、精巧圆婉的装饰意匠和富丽丰满的 形态特征 宋代: 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 元代: 风格趋向粗犷、豪放和刚劲 明朝: 具有端庄、简约、健实等审美特点 清代: 艺术风格日趋矫饰雕琢、精致繁缛 鸦片战争之后: 衰败和新生、模仿与创造、恪守与分化的景观 现代工艺美术: 清新、简洁、明快的现代工艺美术标示着一种崭新的 文化形态和内涵,三、中国工艺美术的欣赏方法 欣赏工艺美术品从造型美

3、、装饰美、色彩美、材质美、工艺美等这些方面去欣赏 1.造型美:指造型设计时,美的法则运用得体,结构、比例匀称,外形及轮廓线优美,并体现出时代精神。 2.装饰美:指工艺美术品运用的各种装饰纹样和其它装饰手法所呈现的美感, 3.色彩美:指材料自身的色彩和附加的色彩所具有的共同美感。 4.材质美:指通过巧妙设计加工体现出材料质地的美感。 5.工艺美:指制作技艺精致或具有特殊风格而给予人的美感。 总之,我们鉴赏工艺美术品时必须在整体上从材料、色彩、造型、装饰、工艺等多方面认识作品的审美价值,领悟它的意蕴;同时还要考虑作品与周围环境在色调、形态、气氛等各方面的配比关系;再加上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的创作经

4、历和性格特点以及作品的民族风格和思想内涵等等这些方面去综合欣赏。如果我们具有了相应的鉴赏能力,就一定能从工艺美术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极大享受。,第二节 陶瓷欣赏 1.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陶质彩绘,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见图),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出土,它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作。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构图手法大胆夸张。以对称的菱形图案装饰,富有律动感,充满了生气。整体图案显得古拙、简洁而又奇幻、怪异。,2.蛋壳黑陶杯 蛋壳黑陶杯:泥质黑陶,高26.

5、5厘米, 口径9厘米,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山 东省博物馆藏。(见图),山东省日照市东海峪龙山文化遗址出土。蛋壳黑陶器皿是山东龙山文化特有的标志性陶器,也是我国古代制陶艺术的巅峰之作。整体形态纤巧轻盈、挺拔秀丽,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给人以高贵、典雅之美感。该杯制作工艺细腻精湛、美妙绝伦。,3.袋足陶鬶 袋足陶鬶: 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高26.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见图),袋足陶鬶出土于江苏省武进良渚文化遗址,乃东南沿海地区良渚文化居民常用的一种斟酒器具。器呈橘黄色,形象夸张造型独特,姿态生动,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器物。,4.彩陶旋涡纹壶 彩陶旋涡纹壶:陶质彩绘,高26厘米,口径7.2厘米,

6、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见图),甘肃兰州杏核台出土。以黑彩绘为主,兼用红色。涡纹具有强烈的韵律感和秩序感,构图严谨,笔法娴熟,造型丰满浑厚,色块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强,同时器物的制作工艺也非常精美。具有典型马家窑类型彩陶的艺术特点。,5.青瓷莲花尊 青瓷莲花尊:北朝,高59.5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20.2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见图),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莲花尊在造型与装饰带均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器物通体高大,装饰华丽,胎体浑厚;釉色青中泛黄,莹润光亮,色泽纯洁;整器将刻划、浮雕、堆朔、模印、粘贴等多种技法施于一体,纹饰繁缛、上下辉映,给人以端庄秀美之感。该尊工

7、艺精巧细致,釉色均匀一致,堪称稀世珍品。,6.青釉龙柄鸡首四系壶 青釉龙柄鸡首四系壶:北朝,高44.5厘米,口径10.8厘米,现收藏于河北省博物馆。(见图),河北省磁县东魏树村北齐文昭王高润墓出土,此壶器身修长,重心稳定,结构合理。长柄的设置既伸长了器形的气势,又便于以手提握。整体造型挺拔、秀美、经济实用;装饰简洁、清新、质而不华。特别是龙头鸡首造型生动,鸡昂首引颈,龙头低取食,俯仰变化各具形态,给器形增色添辉。,7.唐越窑青釉执壶 唐越窑青釉执壶:唐代,高13.4厘米,口径5.9厘米,足径7.3厘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见图),浙江绍兴出土,青瓷的烧造技术到唐代已相当成熟,尤以浙江越州一带

8、所产的青釉瓷器更是不同凡响。该壶造型规范端庄,简洁明快,胎质细腻、坚硬,壶内外均施青釉,釉色青中闪黄,晶莹透澈。给人以极美的感受。,8.青釉刻水波三鱼纹碗 青釉刻水波三鱼纹碗:北宋 耀州窑,高4.8厘米 ,口径12厘米,耀州窑博物馆藏。(见图),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遗址出土,碗内外通身施青釉,胎质均匀细密。器外素面,器内青釉下饰刻花水波三鱼纹。刻纹犀利洒脱,划纹柔和流畅,图案生动活泼,造型精巧规整,是一件反映耀州窑北宋刻划花工艺水平的代表作品。,9.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元代,通高41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18.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图),河北省保定市窖藏出

9、土,青花釉里红是釉下彩瓷器的一种,该罐通体青花釉里红纹饰。罐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胎体上薄下厚,胎质细腻,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综合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青花、釉里红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整体形成一种气度雍容而又花团锦簇的艺术效果。由于烧制难度大,青花釉里红瓷器被视为古瓷珍品。,10.万历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万历五彩镂空云凤纹瓶:明代,高49.5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17.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见图),这是明代万历年间景德镇窑烧造的五彩釉瓷器,五彩釉瓷器以色彩厚实浓艳、对比强烈为其主要特点。整个器身用红、黄、绿、蓝等色彩绘华贵的云头、蕉叶、锦纹、寿字、如意头、折枝花朵

10、、云凤等纹饰。器物自口至底,层层花纹密布,无纤毫隙地,可称艳丽之至。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瓶颈镂雕飞舞的蝴蝶,瓶腹镂雕凤凰飞翔于祥云之间,镂雕技艺精湛,巧夺天工。反映出当时瓷匠们高超的工艺水平,是万历时期五彩瓷中的稀世珍品。,11.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清康熙时期,高45厘米、口径21.5厘米、足径13.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图),尊口呈喇叭状,长颈,圆腹,足外撇,俗称“凤尾尊”。以青花为饰。青花发色娇翠欲滴,尊上下两部分均以雉鸡、牡丹、山石构成主题画面,空间衬以桃花、兰花与萱草纹,牡丹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盛开。匠师用分水技法表现出青花色泽与纹饰的层次感,清新明

11、快的色阶变化所产生的韵律美,使瓷绘纹饰获得了水墨画一般鲜明、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画面光感渲染逼真,有如一幅花鸟画,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12.郎窑红釉瓶 郎窑红釉瓶:清代,高42.5厘米,口径12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见图),郎窑红是瓷器釉色的名称,是我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因督陶官是郎庭极而得名。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特点。其釉色莹澈浓艳,仿佛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光彩夺目。釉面光洁透亮,有玻璃质感,开纹片并有牛毛纹,釉色深浅不一,色浓者泛黑,色浅者粉红,色淡者暗褐。该瓶造型匀称优雅、伸曲有致、色泽浓艳、釉汁厚润。是现存郎窑红瓷器中的佼佼者。,第三节 青铜器欣赏

12、1.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商代,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见图),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器型高大厚重,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浮雕纹饰清晰细腻,显示了当时青铜工艺的高超水平。整体形态凝重、浑厚、威严,体现着商代奴隶主贵族的无上权力。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2.四羊方尊 四方羊尊,商代后期,高58.3厘米,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重近34.5公斤,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见图),1938年湖南省宁乡县出土。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四羊方

13、尊采用分铸法和块范法铸造,一气呵成,鬼斧神工,结构严谨。羊的形象既概括又富有真实感。在商代的青铜方尊中,此器形体的端庄典雅是无与伦比的。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3.大禾人面方鼎 大禾人面方鼎,商代,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见图),1959年湖南宁乡出土。器物为长方形。鼎腹四面各有一浮雕的相同人面,神态严肃。其头上分别生有一对弯曲的角,手部则是兽爪,应是人兽结合的神异动物形象。人面比例结构较为准确,反映了当时的工匠具有较好的造型水准。在器足上铸有“大禾”二字,可能是氏族的徽记。是目前发现唯一以人面纹作为主题装饰的青铜器,4.莲

14、鹤方壶 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通高117厘米, 口长30.5厘米 ,口宽24.9厘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见图),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园出土。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整体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构图复杂多变、设计非常奇妙、铸作技艺卓越精湛,堪称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典范之作。莲鹤方壶的艺术风格已迥然有别于殷商、西周。被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 “时代精神之象征”。 标志着中国艺术风格的一个新的开端。,5.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尊盘:战国早期,通高42厘米,口径58厘米,重约

15、30公斤。湖北省博物馆藏。(见图),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盘则是水器,尊置盘中,极为别致。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尊与盘精美细腻的镂孔附饰,玲珑剔透,精巧华丽。其铸造上的高度技巧,有着鬼斧神工之妙。尊盘装饰蟠虺纹,纹饰繁褥,极为富丽,其精巧达到先秦青铜器的极点。器上镂空装饰,透视有若干层次,系用失蜡法铸造,也堪称绝技。整个尊盘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6.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西周,高39.5厘米、口长137.2厘米、口宽86.5厘米,重215.3千克,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见图),清道光年陕西省宝鸡虢川司出土。盘为古代盥器,盘形为圆角长方形,四

16、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该盘造型简洁大气、纹饰华美。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欣赏价值,对后世书法影响也较深远。,7.牛虎铜案 牛虎铜案:战国,高43厘米,长76厘米,现珍藏于云南省博物馆。(见图),云南江川李家山24号墓出土。此案造型由二牛一虎巧妙组合而成。特殊的组合造型使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均衡统一。其器奇特造型,新颖构思,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此铜案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极具艺术观赏价值,是中国青铜艺术品的杰作。,8.十五连盏树形铜灯 十五连盏树形铜灯:战国,高82.9厘米,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见图),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此器物构思巧妙,全树由大小八节连缀而成,每节皆有榫卯,便于拆卸和安装,极为工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此灯造型最妙的乃是树上群猴相戏、栖鸟啼鸣以及座上两个裸身短裳男子抛食逗猴的场面,非常生动,极具生活情趣,表现了战国时期中国青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