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6718920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汕头市珠厦中学 詹海风 在信息时代,我们清醒的看到对信息的获取、分析、传递、处理和应用的 能力将成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养,那么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处理信息能 力,如何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掌握技能,使他们 在步入社会后,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将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直接面对的问题, 本问题说透了就是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问题。 本人在担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改试 验,摸索到了几种适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其中 的一种。“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

2、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方法,它是一种符合新课 改理念下培养学习者合作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方法,也是一种“授之以渔”的 方法。现就信息技术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进行简单的探讨, 仅作为抛砖引玉。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理论依据、理论依据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建构主 义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 帮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 和问题环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探索。提供机会并支撑学生同时对教学 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

3、。 所谓“任务驱动”是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 能能够真正内化。其中任务蕴含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含了学生 需要的能力训练要求。而且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与任务的主题相结合。 2、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认识、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认识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学 好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我们也知道信息技术课涉及 的内容更新较快,那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的培养也显得尤 为重要。在我教学过程中曾尝试和借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对我所采用的各 种

4、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改进,当然,也有几种比较适合信息技术课程不同内容的 教学方法。后来,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分别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我所带的几个 平行班级中进行教学,通过比较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三维目标(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实现和实现的程度都比较理想, 这正符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的主旨。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信息技术学科内容模块 实现的紧密关系,让学生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 识的学习途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开拓、 进取的精神。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5、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呈现整体性的任务,教师将 任务的要求明示于学习者,这些任务可以是教材中的重难点、热点,也可以是 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甚至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接受到任务后先要 分析、分解任务,并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自己 的思考和老师的引导解决问题。具体教学过程举例如下: 1、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任务。、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任务。 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每一章内容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 认真把握教材,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层次分布情况,将每一章设计一个大任

6、 务,再将章任务按节分为节任务,在每节任务中将教学知识点与技能训练蕴含 其中。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给学生留有可思考、可探索、可交流和分析的空间, 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有“事”可做,有“成果”可出。 例如在学习“文字处理”一章时,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做的非常精美的作品,提出 要求制作相应的电子作品,作品可以是电子报刊、海报、生日贺卡、等。当然 在这样的任务中将会把本章的几个知识点:(1)WORD 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 档;(2)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3)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4)美化 文档(插入文本框);(5)图文混排以及教材以外的拓展(如建立超链接、素 材收集等)蕴含在这样的大任务中,然后

7、和教材的节次结合起来,在每一节课 上都设置相应的任务,任务的设计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应具有可扩展性,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完成方式上可以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达到 培养独立思考与协作学习的目的。如第三节课的任务是:按要求对已有的文档 和搜集的与作品主题有关的材料进行编排。这样学生在编排的过程中将会遇到 如图片处理、图文存在方式、文本框的修饰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任务设计的层 次性和隐蔽性。 2、创设情景,发现问题。、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设计的任务中都应有新、旧知识点,学生在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的问题是 如何去完成任务,而任务的设置应为学习者创设情景,如电子板报应图、文、 声并茂,故应为

8、学生提供相应的图、文、声等素材的搜集与处理的条件。而学 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以“旧”促“新”,发现问题。 例如讲 EXCEL 电子表格时,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漂亮的全班学生期中考试成绩 汇总表。给出任务后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 务需要做哪些事情。这时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一些是 以前已学过的,如数据的输入、格式设置等,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 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如函数的使用、页面设置等,即隐含在任务中 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 3、协作学习,探究新知识,解决问题。、协作学习,探究新知识,解决问题。 当学生在遇到任务

9、设计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时,学生会自己提出,问题的 解决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分组讨论或借助教师的引导、点播和讲解,学生 通过探索解决了,他会有成就感,可以增强信心,而借助教师解决的,将是学 生最需要的,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到 E-MAIL 的申请和收发时,学生第一欲望就是想拥有自己的电 子信箱,教师此时开通网络,引导学生申请,信箱申请成功后的反应,当然是 要收发信件了,他们可以相互发信,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这时并没有结束 任务,老师在这最活跃的时候提出(当然,有的学习者也会想到)可不可以给 自己发和同时给多人发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尝试发现均可以,在这过程中老师 仅点播给多人

10、发信的格式问题就可以了,从而也达到了向教材外和延伸和拓展。 4、展示作品,激励学生。、展示作品,激励学生。 此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将做的好的作品展示出来,大家共同参与、一起 点评,有利于提高作品的质量,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力;将操作能力较弱者所 做的进步加以表扬,可以增强学习者的信心。 5、师生对课堂教学总结与评价,进一步优化课堂。、师生对课堂教学总结与评价,进一步优化课堂。 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要对学生的学 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不仅有助于设计成果的进一步优化,而且有待于学生能 力的进一步提高。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 应用;学生自主学

11、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评价的方 法可以是观察法和作品评价法。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活动 中的发言、技能、协作、创新等作出评价。作品评价法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 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水平及作品中所包含的创意。 可以由学生自我评价、同学间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但每堂课后,教师必须作 好全班同学的评价结果,每位学生必须记录下自己这堂课的评价结果,这样教 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做到心中有底,这对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大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以后的教与学。 三、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几点思考三、信息技术课采

12、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1.注意“任务”选择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注意“任务”选择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任务”的确定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设计任务时,应遵循科学性、教育 性、层次性、趣味性等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 “任务”是信息技术教学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2.注意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互动性,突出主体性。注意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互动性,突出主体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多向交流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因而教师 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对于充分开发 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

13、力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有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性,教师要尊重学生 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以尊重学 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 学习主体作用结合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认识 起源于动作,思维是内化的动作。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是认知发展的最 直接的源泉。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 索性学习结合起来,创设启发诱导的环境,提供材料、工具和线索,引导学生 观察、操作、思考,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发现。 在自主学

14、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 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可在学生训练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培养学生 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 3.注意适时归纳汇总。注意适时归纳汇总。 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之中,有时忽略了知识 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零散的,在一节课、一个 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的旧 知识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4.注意不应只看到任务的完成,不看是否驱动了知识的学习。注意不应只看到任务的完成,不看是否驱动了知识的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这是一种问题解决式、发现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 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如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注重知 识的学习、掌握,这一次的任务完成了,下一次同样的任务可能完成不了,因 为他没有将任务的完成变为一种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自觉行为。任务驱动中, 我们既要看任务的完成情况,更要注意通过完成任务是否驱动了知识的学习。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观 点各异,只有自己不断的尝试和反思改进,才能逐渐形成与自己相适应的教学 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