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6700676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4.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绪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1.绪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1.绪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1.绪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1.绪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绪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绪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理学,PATHOLOGY,绪论,病理学是研究疾病本质的一门科学, 是探讨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病理学的主要任务,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患病机体有关组织、脏器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都会发生种种改变,这是研究和认识疾病的重要依据。,病理学(pathology)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各种方法去研究: 疾病的原因、发生机理 以及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病变),阐明其本质,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病理学是临床上诊断疾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病理学既是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

2、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称之为诊断病理学(diagnostic pathology)或外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ology)。 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还可分为人体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虽然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日渐增多,如影像学诊断技术、内窥镜检查、实验室特殊检测等,这些技术在疾病的发现和诊断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很多疾病的最后确诊,还得依赖于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直接为临床防治疾病服务。,在医学科学研究中,病理学也是重要的支撑点,各种临床及药理研究均需以正确的病理诊断为依据。 从更为广泛的意义来说,病理学是掌握现代医学与临床实践所必需具备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3、局部 血液循环障碍,第一节 充血 定义: 局部器官或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比正常增多的状态,称为充血。,一、动脉性充血 因动脉血液输入量过多,而静脉回流正常,致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的动脉血量增多。,病理变化: 肉眼观:组织、器官体积轻度增大,重量增加,颜色鲜红,温度。 镜下以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要表现。 对机体的影响 动脉性充血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机体有利; 为什么? 少数对机体不利: -如脑血管充血可致头晕、头痛,甚可致血管破裂出血。,二、*静脉性充血 概念* :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使静脉血淤积在局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而致局部组织或器官内的静脉血含量增多,称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原因*

4、: 1、静脉受压 2、静脉腔阻塞 3、心力衰竭,病理变化: 肉眼观: 淤血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色暗红或紫蓝,温度降低; 镜下: 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内充满红细胞。,淤血性水肿,严重时淤血性出血 实质细胞损伤 淤血性硬化 (长期淤血引起大量纤维组织增生 ) 促进血栓形成,结局及影响 -原因去除淤血可逐渐消退; 长期持续性淤血引起的后果有* :,主要脏器淤血举例:,1肺淤血 原因:左心衰 病理改变: -肉眼观: 肺体积、重量、色暗红;切面见有多少不定的粉红色泡沫样液体溢出。,-镜下: 早期肺小静脉与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淤血、肺泡腔内有水肿液积聚; 肺淤血早期形成? 肺水肿; 水肿液内见

5、少量红细胞、巨噬细胞及心力衰竭细胞。 (吞噬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心力衰竭细胞),慢性肺淤血,肺淤血、水肿长期存在 肺内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及 肺内纤维组织大量增生 肺褐色硬化。,肺褐色硬化,慢性肺淤血,-临床病理联系 肺淤血、水肿的患者可有缺氧,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听诊:两肺各叶均可闻及弥漫分布的湿啰音。,2.肝淤血 原因:右心衰竭 病理改变:,肉眼观:肝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表面及切面可见无数红黄相间的网络状花纹- 状如中药槟榔的切面: -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慢性肝淤血,慢性肝淤血,中药槟榔,镜下:肝小叶中央静脉及附近肝窦扩张淤血;相邻肝小叶的淤血区通过淤血

6、带相连,淤血区及淤血带周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淤血区内肝细胞萎缩或消失。 -肉眼见红色花纹镜下为何改变? -肉眼见黄色花纹镜下为何改变?,慢性肝淤血,慢性肝淤血,淤血区,肝细胞脂肪变性,临床病理联系 肝淤血的患者临床可出现肝肿大、肝区不同程度疼痛及压痛与肝功能异常;触诊时可触及肿大的肝下界。 临床上,为了判断右心衰的治疗与发展情况时,常采取触摸肝下界的方法。 为什么?,结局:肝淤血长期存在可致淤血性或心源性肝硬化。,第二节 出血(自学),第三节 血栓形成,概念* 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发生析出、粘集或沉淀而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血栓。,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7、,1、心、血管内膜损伤: 常见于心血管内膜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症、大手术、反复同一部位血管穿刺等。,2、血流状态的改变: 包括: 血流缓慢(常见于大手术后、心衰、体衰久病等长期卧床者)、漩涡形成、血流停止 。,3、血液性质的改变: 凝血因子增多、血小板数目增多、纤溶系统活性下降血液凝固性增高 (常见于大手术、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及重症脱水)。,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类型 血栓形成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为: 血小板析出粘集血液停滞、凝固,2、混合性血栓 肉眼呈红、白相间的分层状结构(也称层状血栓),构成静脉内延续性血栓的体部。 心房内球形血栓、心室内附壁血栓亦为 -混合性血栓.,1、白色血栓 形成于动脉

8、内、心瓣膜上及静脉内延续性血栓头部。 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素构成,色灰白、粗糙,与管壁粘着紧密。,-血栓的类型,3、红色血栓 色暗红,湿润,有弹性。构成静脉内延续性血栓的尾部。,4、透明血栓(微血栓、纤维素性血栓) 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内,主要由纤维素(纤维蛋白)构成,镜下呈半透明状。 主要见于DIC时。,三、血栓形成后的结局,1、溶解和吸收 2、部分溶解软化、脱落 3、机化和再通 4、钙化:常发生于静脉内静脉石。,四、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一) 有利方面 止血及防止出血; 炎症灶周围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可阻止细菌入血。,(二)对机体不利的影响 阻塞血管腔,阻断血流; 造成血栓栓塞; 形成心瓣

9、膜病。,第四节 栓塞, 概念 在循环着的血流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其随血流运行至组织或器官,而引起相应大小的血管腔阻塞的过程称栓塞。 引起栓塞的异常物质称栓子。,来自左心或体循环动脉系统的栓子 随动脉血流运行: 最后栓塞于口径相当的体循环动脉分枝。 来自体循环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 随静脉血回流: 栓塞于肺动脉系统。 来自门静脉系统的栓子 随门静脉血回流,栓塞于: 肝内门静脉分枝。,一、栓子的运行途径*,二、栓塞的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一)血栓栓塞:栓子95%来自下肢静脉。,1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小分支栓塞 -无明显后果. ? ? ? 肺动脉主干栓塞可反射性引起肺血管、支气管及心冠状动脉痉

10、挛而致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猝死。,(二)脂肪栓塞 栓子为脂滴。多见于长管状骨粉碎性骨折与脂肪组织严重挤压伤时; 后果主要为引起肺毛细血管广泛栓塞而致急性肺水肿、心衰。 (三)气体栓塞 空气栓塞与减压病(氮气栓塞) (四)羊水栓塞 (五)其他栓塞,2体循环的动脉栓塞 多为肾、脾、脑或四肢动脉分支栓塞而致相应脏器梗死。,第五节 梗死, 概念,局部组织或器官由于动脉血流阻断而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1.动脉闭塞 见于:动脉内血栓形成、 动脉栓塞、 动脉严重受压闭塞、 动脉持久强烈痉挛 2.不能及时建立有效侧枝循环,一、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二、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一)贫血性梗死 常发生于组织结

11、构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脏器。如肾梗死、脾梗死、脑梗死、心肌梗死 。,病变特点:梗死灶呈灰白贫血状,形状不一,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周围有暗红色充血、出血带围绕)。,(二)出血性梗死 特点:梗死灶伴显著出血,富含血液,呈暗红色。 形成条件* 除动脉闭塞外,尚须有: 1、严重淤血; 2、双重血供或侧支循环丰富; 3、组织结构疏松。 出血性梗死最常见于肺、肠。,三、梗死的影响和结局 取决于梗死的发生部位和梗死灶的大小。,一、名词解释,淤血 血栓形成 二、简述 1、淤血的原因及淤血对机体的影响 2、血栓形成的条件 3、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 4、栓子的运行途径 5、梗死的类型、形成条件及好发脏器,本章结束,慢性肺淤血,慢性肺淤血,慢性肺淤血,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慢性肝淤血,慢性肝淤血,慢性肝淤血,慢性肝淤血,慢性肝淤血,混合性血栓,脂肪栓塞,栓子运行示意图,心瓣膜血栓,静脉内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血栓机化再通,血栓机化,肺动脉血栓栓塞,肺动脉血栓栓塞,癌细胞栓塞,肾梗死,肾梗死,脾梗死,脑梗死,心肌梗死,肺出血性梗死,肺出血性梗死,肺出血性梗死,肠出血性梗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