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_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700309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框_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一框_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一框_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一框_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一框_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框_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框_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民主选举: 投出理性一票,1.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这些选举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2. 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3.怎样正确对待公民的选举权利?,本课导读,学生选班长(平时如何选择班长?) 如果让班级全部同学参与投票产生班长,这是什 么选举方式? 如果各小组先推选代表,由代表投票产生班长,这 是什么选举方式? 如果由班主任和全体同学先确定一位候选人,然后 由全体同学投票决定,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如果由班主任和全体同学先确定若干名候选人, 然后由全体同学投票,票数最多者为班长,这是什么 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一)、选举方式的选择,县级以上采用间接

2、选举,县级以下(包括县级)采用直接选举。,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选民角度),代表,选民,选民,选民代表,代表,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能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意愿,能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当家人。,选举成本较低,便于组织,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操作性复杂,成本太高,效率低),不能表达每一个选民的意愿,1、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 2、城市居委会选举 3、农村村委会选举,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镇长候选人,国家主席候选人,数数几个候选人?,选举法

3、第三十条: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从候选人角度),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以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影响参加选举的积极性。,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用。,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竞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1979以后,在我国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在被选举人之间会形成相

4、应的竞争,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特别提示】,1、不能认为等额选举当选者已内定,不如差额选举更民主。实行等额选举不是当选者“内定”,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之所以实行等额选举,是为了使选举相对集中,使当选者的结构更具合理性。差额选举如果不规范,会出现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 2、同样道理,不能认为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我们不能说哪种选举方式更好,更民主,它们都体现了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实现,都是民主选举方式,采取何种选举方式要依据本国国情。,易错点 我国实行直接选举。 【例1】直接选举是我国公民当前行使政治权利的一种重要选举方

5、式,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乡以上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选举 A. B. C. D.,按规定,直接选举有: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属于间接选举的有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C,B,我国的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与等额选举相比,差额选举的优点是( )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可以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 能更真实地反映民主的实质和

6、要求 通过竞选有助于选民更充分地了解候选人 A. B. C. D.,解析 是等额选举的优点,排除;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各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说哪一个更能真实反映民主的实质和要求,排除。,(2012湛江模拟)各种选举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造成贿选现象的选举方式是( ) A等额选举 B差额选举 C直接选举 D间接选举 【解析】差额选举有利于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也容易导致贿选的发生,故答案为B。,B,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1953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 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 1979年,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

7、的范围(县级),规定实行差额选举。 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1995年,我国简化了直接选举的程序。 2007年,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从中看出我国的民主选举有何变化?为何变化?,变化:选举制度和选举方式不断完善。表现在直接选举、差额选举的范围不断扩大。 原因: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3、制约选举方式的因素,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

8、条件来确定。 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法国的总统选举 由每个法国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以有效票的绝对多数(50%以上)当选。如果第一轮投票无人获得绝对多数,则在投票后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第二轮投票。这一轮投票仅在前一轮中得票最多的两个候选人中进行。如果前两名中有人退出竞选,则由得票次多者递补组成第二轮投票中的二个候选人,即“多数两轮投票制” 。,2007年5月7日,执政的人民运动联盟主席尼古拉萨尔科齐以53%的支持率赢得大选。,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所采取的选举方式是什么样的呢?,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

9、合,?,4、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人民利益的选举方式; 同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 决定了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方式。,中国贿选第一案 2001年10月30日上午,只当了30天“县太爷”的原广东和平县委副书记、县长钟洪茂坐在被告席上,涉嫌破坏选举罪。被河源市中级法院当庭判处有期徒刑两年。这是建国以来涉及职位最高的贿选案。花了15460元买了126张选票。,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郑重投出每一票,怎样行使选举权?,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公民行使好自己选举

10、权利的重要性(为什么),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素养高低的体现。,(二)、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变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2、如何行使选举权,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 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特别提示】对选举制度(选举方式)我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参与”三个角度来理解。“是什么”主要分析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为什么”从影响因素和国家性质角

11、度分析,“怎么参与”从参与能力、参与目的和参与方式来分析。,特别提示:关于民主选举的权利与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区别:民主选举是广义上的选举,其范围广泛,包括人大代表的选举、国家领导人的选举、村(居)委会的选举等;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的选举有特定的对象,即人大代表的选举。 (2)联系: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民主选举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都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特别提示】不能认为选举与我无关: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公民只有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

12、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好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选举与每个人密切相关。认为选举与自己无关的思想,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知识总结,类型,选举方式 选择,珍惜选举权 选举效果、公民权利,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民主 选举,制约因素,我国的选择:,政治、经济、文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2012届潍坊质检)从1998年以来,在我国先后进行了诸如“公选”、直选、“两票制”、“三轮两票制”和“海推”等乡镇长或乡

13、镇党委书记选举方式的改革。选举方式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 B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增强 【解析】此题考查了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选举制度与方式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A。,A,(2010年高考山东卷21)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 B. C. D. 【解

14、析】C 本题以我国选举法的修改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我国选举制度的理解、运用能力。一个国家的选举制度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社会进步相适应,我国选举法的修改,是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相适应的,是更好的保障公民的权利,实现公民权利的平等,故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不准确,政治权利没有更加广泛,仍然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2010高考重庆文综卷33)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15、A扩大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保障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同等的作用 C保证城市和农村选举产生相同数量的全国人大代表 D保障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在国家权力机关平等的参与权 【解析】城乡同票同权目的在于保障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平等参与权,D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没有扩大,B项错误,公民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C项不符合题意也不符合现实。故应选D项。,D,(2012安徽)38(28分)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 材料一: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1)结合图16信息,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 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人口文盲率的下降,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不断调整,体现了我国的选举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 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更好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有利于公民平等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