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豆教育如何踏上教育生态重塑之路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215464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豆教育如何踏上教育生态重塑之路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分豆教育如何踏上教育生态重塑之路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分豆教育如何踏上教育生态重塑之路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分豆教育如何踏上教育生态重塑之路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分豆教育如何踏上教育生态重塑之路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豆教育如何踏上教育生态重塑之路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豆教育如何踏上教育生态重塑之路剖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豆教育:,如何踏上教育生态重塑之路,颠覆者的游戏,2010年年末,正是隆冬,在北京四惠桥东南侧的9号温泉,两个年轻人正在密谋未来。他们谈了整整四个钟头,谈自己的创业经历,也谈起了少年时代,以及少年时的学习历程。 一谈起少年时的学习,他们就兴奋不已。他们找到了彼此的共性他们都掌握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都在1996年读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于鹏到中国人民大学读了市场营销,尹志远到北京大学读了力学。 在那个晚上,他们决定做一个在线教育平台,为中学生们提供全新的辅助教育体验。他们想了很多名字,没有一个满意的。 半夜的时候,尹志远接到了于鹏的电话。 “分豆宝典,你觉得这个名字怎么样?” “不错。” “

2、分豆与奋斗谐音,对于中学生来说,分数也像豆子一样。”,于鹏在2000年大学毕业后去了教育部工作,他一直在做国际教育培训,中间也在朝阳区开了一个英语培训学校,因为生意实在太火,抢了很多中学校内培训班的生意,就被人家联手给折腾散了。 这不是于鹏第一次做生意,1998年,他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开办了自己的公司,找了几个同学和教统计学的教授,模拟美国大学排行榜,做起“中国大学排行榜”来。他们把“美国大学排行榜”的指标翻译出来,加上一些中国独特的指标,做出一个像模像样的“中国大学排行榜”。 他们做出了网站,去向教育部申请继续研究的经费,教育部没给,他们就只好把公司卖给了网大。网大后来推出的“中国大学排行

3、榜”名噪一时,其雏形与根基,都来自于鹏。 把公司卖掉之后,于鹏又开始做IP卡生意,做培训学校。折腾了两年后,他大学毕业了,来到了教育部做国际教育的项目。,于鹏出生在哈尔滨附近的一个小山沟里。他的父母都是知青。那个地方是“小三线”,军工企业,生产半自动步枪。地图上找不到那个地方,绘到那个地方,路就断了,对面显示就是一座山。山里面是军工厂的厂房,中间是住宅区。 “小时候,学那个井底之蛙,我觉得印象特深,”于鹏说,“我们那个地方,抬头就是一片天。那个地方一直很封闭,所有人都在一个工厂。我们读的也是子弟小学和子弟中学。” 高中的时候,于鹏“择校”考到了哈尔滨。那时候他们家已经陷入了“经济危机”。那是1

4、993年,苏联已经解体,之前的中苏对抗已不复存在,军工厂就停了工,他的父母就处于半下岗状态。“我们军工厂也开工资,每年就开两个工资,五一开一次,过年开一次。其他钱全欠着。”他们也找不到别的出路。他们已经在这座山里干了二十多年,已经习惯了山中日月。 于鹏到哈尔滨二十四中读书,父母为他凑出了5000块“择校费”,那差不多是他们家全部家当。,多年以后回忆往事,于鹏感慨“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命运”。5000块钱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重压,更沉重的负担是,他此前在军工厂子弟学校的一切荣耀,每年的第一名,在哈尔滨统统不作数了。他在哈尔滨的第一次考试,考了七十多名。这个山沟里来的孩子,遭遇了人生中最重大的一场挫败。

5、 于鹏在自己宿舍墙上写下了几个大字,“玩命超过严丽萍”。严丽萍是他们年级的第一名,用今天的说法就是“学霸”。老师和同学来看,都说“有志气”,一些人是当作笑话来揶揄,也有两个老师则鼓励他:“你一定行!你肯定能考第一!” 于鹏好面子,又有了动力,学习成绩就越来越好,高一期中考试时就考到了班里的第二名,期末考试的时候就成为年级第一,从此取代严丽萍成为新的“学霸”。他后来成为了班长,因为成绩好,人缘不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学生会主席,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成为平房区学联主席,然后又顺理成章地成为哈尔滨市学联副主席和黑龙江省优秀学生干部。,多年之后,于鹏回忆往事,他能够记起的都是自己整天游戏玩耍。学习从来不是

6、一件辛苦的事情。那时候他们喜欢拜把子,他们搞了十三个拜把兄弟,有仁义大哥,仁义二哥,一直仁义到老十三。高三的时候,他们一起玩,每天打麻将,跟班上最漂亮的女生谈恋爱。十三个拜把兄弟中,七个人没参加高考,他却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 “人要有个目标,学习要有一定的方法。”他说,“我弟比我小两岁,他读高中,我们家开了个家庭会议,得出的结论是:家中必须要有一个人读军校,因为这样可以降低家庭经济压力。这个使命落在了弟弟头上。他后来果然考上了军校,一路读到了国防科大的博士。我弟考军校原因是我们家拿不起钱。” 于鹏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只有一个理由,当时北大和清华每年收取1500元学费,而人大的招生简章上只收取12

7、00元。他没想到的是,等他到了学校,学校竟然要他们补了300块的“差价”。,他一心想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于是就选择了离挣钱最近的一个专业,市场营销,为自己以后做生意进行铺垫。还在哈尔滨读书的时候,他就曾在新华书店里读过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 “我觉得市场营销太好了。它讲市场营销的东西,又讲了很多案例。它讲的那些都是IBM这样的些大企业。我可能是我们班唯一一个在上大学前就知道市场营销是什么的人。我觉得市场营销是最接近理科的一个学科,因为它是靠数据分析、调研、需求来进行研究。” 于鹏相信自己在高中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他知道自己的学习现状,哪些地方成竹在胸,哪些地方闪烁黄灯,哪些地方亮着红灯。他按

8、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多年后,当他遇到尹志远,谈起这段经历的时候,尹志远向他描述了类似的故事。他们还谈起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感叹自己读书时,优质教育资源尚未像今天这样集中到有限的中学。,“我们是赶上了好时候,”他说,“我们得想办法把学习的方法告诉孩子们,同时让他们能够分享到名校的资源。” 尹志远在北大读力学,毕业后到佳能工作。他在佳能做数码相机的人脸识别。干了几年后他就辞职创业去了。他做了一间软件外包公司,从程序员变成了老板。“那时候做外包,很赚钱。” 他的客户大都是日本企业。他从那些日本企业那儿学到了很多东西。他发现日本的技术的确先进,那时候能超前中国四五年,而且他们的流程标准更是国内企业所无法

9、比拟的。他做了很多项目,有金融、医疗、教育,甚至还做军工项目。 他挣了不少钱,也积累了经验,但是他不快乐。“没什么沉淀,做一个项目,做完了就完了。那时候总想自己能做个产品出来。”,“他那时候相当于代孕,给别人生孩子。”于鹏说。 于鹏大学同学的一个高中同学,后来成为了尹志远的老婆。在一次聚会中,他们结识了。于鹏在尹志远身上发现了程序员特有的专注的力量,而尹志远则被于鹏的激情和讲义气所吸引。他们见面越来越多。 有一次他们在学院路的一家上岛咖啡闲扯,扯着扯着就扯到了教育。 “我们得做一件事,要改变教育,改善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还能够因材施教,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 他们达成了默契。几天后他们喊上了于

10、鹏的一位大学老师,在离于鹏家很近的九号温泉聚会。他们再次聊起他们的“教育计划”。老师说:“你们这个想法不错。”,他们俩都属于冲动型人格,送走老师,就开始彻夜长聊。在回家的路上,在红领巾桥下掉头的时候,于鹏给尹志远打了电话,提出了“分豆宝典”的名字。 春节一过,他们的“分豆”计划就付诸了行动。他们有很多想法。他们把想法告诉创意总监,让他实现出来。他们说:“自学是人非常重要的能力,能够上清华、北大的学生,肯定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咱们得做一个东西,把学生们自学的动力激发出来,这个东西还得有趣” 他们心里流淌着无穷尽的想法。他们想表达出来,实现为产品。他们觉得很多学校教育,是浪费学生时间,然而它们无法被

11、取代。他们必须从辅助教育入手,使孩子们能够依照自己的现实进行学习。 他们很幸运,赶上了一个移动互联的时代。苹果的手机和平板电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这个时代,3G的推广,也使带宽与速度不再成为问题。,尹志远放弃了自己的对日外包业务,开始投身到“分豆”中。“咱们就来做这个事儿,”他说。 他们当时过于冲动,想法也很简单,真正往前走的时候,发现自己面前一片空白。他们没有具体的想法,不知道该作出什么样的产品。有一次于鹏从外地出差,一下飞机找到尹志远和他的团队。他拿出了六张JPG图片,说:“太棒了,OK,就这么做,没问题。” 说完之后,他拉着尹志远出门。 “咋整?”他说。 “这什么啊?”尹志远说

12、。 于鹏没办法,为了给团队打气,他只好对他们说:“没问题,就这么干。”那帮美工、程序员就按照他说的,就这么干了起来。,“干到最后你会发现,整个做过程就是一步一步改进的过程。我们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做了六版的分豆。我们整个版面、设计都不停地改进和调整。” 反复调整并不是他们最苦恼的事。他们的苦恼在于无法找到教师,没有教师,他们就没办法进行针对性的在线授课。 尹志远说:“招老师这块挺困难,刚开始我们估计不足。这种老师只去两个地方,要么就在公立学校一干到底,要么就去培训班赚钱,几乎没人愿意到咱们这种公司来。” “招到第一个老师的时候,我跟志远特别兴奋。一个物理老师。”于鹏说,“我你知道吗?来老师了,咱

13、们要OK了。现在回想起来,就一个老师。” 那时候公司初创,一切都靠“激情”、“梦想”、“改变”这样的宏大词汇来维系。那位物理老师,正是被他们的宏大词汇所吸引。?,他们有很多理由放弃,但他们选择了坚持。“我们当时的想法是,来一个老师就有希望了,这一版改一下就有希望了。”于鹏说。 平台做起来了,技术上的实现也不再成为问题,所有放弃的念头都烟消云散了。2012年8月18日,他们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发布会,发布了“分豆宝典”。 “太棒了!”于鹏说。 包括曾经在九号温泉鼓励过他们的那位老师也没想到他们真会把想法付诸实施。他那时候只是习惯性地说:“你们做吧,挺好。”等他们那个夏末在三所学校进行公测的时候,他惊

14、呆了。 “分豆宝典”是在PC机上应用的一款软件。于鹏和尹志远他们为“分豆”设计了卡通形象。他们开始尝试将网络游戏机制引入到教育软件当中,使设置任务、完成任务、奖励和激赏,以之调动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做得很成功,学生和家长给了他们积极的反馈,使他们相信这是一条可以走通的道路。他们后来将“分豆宝典”更名为“慧学云教育”。他们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智能化时代的智慧学习模式。 起初的时候,尹志远相信,一个孩子学习不好有三方面原因:知识层面的知识点掌握不牢、运用不灵和日久遗忘;精神层面的自我管理不善、厌学和社会层面的评价体。“我们做软件开发的时候,就围绕这三个原因,寻找解决方案。” 他们用软件系统进行反复讲解

15、,去解决“知识点掌握不牢”;通过智能推送类似题目来解决“运用不灵”;通过数据库分析,依照时间推移的规律,进行记忆强化,解决“日久遗忘”。 “比如说错题本。他做错的题目会记录下来,这样他下次可以进行针对性复习。系统也能智能组卷,可以将他原来错过的题或类似题目再组一个卷。”尹志远说,“至于精神层面,为了使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在课件中加进一些动画,引入网游机制。让他们觉得有意思。”,他们的确在系统中加入了一些小游戏,譬如“小乐园”、“大转盘”。他们还为老师制作了“教师版”,使学校的老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们的学习现状,进行针对性教学。 慧学云教育的在线课件,除了自己的老师进行的授课外,还有来自名校

16、的教师授课视频。于鹏教育部工作的经历帮助了他,使他能够迅速地获得名校的授课资源,并且使之成为自己无法取代的核心优势。他的竞争对手们无法得到这些资源,就只好寻找“次优资源”替代。 “名校最重要的是它习题的针对性和导言与串讲。名师主要是点拨,不在于讲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或讲一个具体习题,而是对于其进行分析,提供一个方法。我们要名校提供的就是这些。” 名校的授课视频,于鹏他们选择了“手写板”模式。他们希望能够形成讲解的过程,而非单纯知识层面的传递。“我们希望孩子们学到方法。学习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儿,掌握方法后,它挺简单的。”于鹏说。,为了“手写板模式”,他们的产品推迟上市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就这一个变动,增加了太多东西了。我们宁可晚上市一年,也要把产品做精。” 毫无疑问,少年经历使于鹏和尹志远获益匪浅。他们知道,倘使一个孩子自我放弃,那他肯定学习不好。他们要使孩子产生兴趣、建立自信。他们希望通过在线排名的形式,使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提升。 于鹏和尹志远的慧学云教育,让我想起了雷军和周鸿祎。他们都颠覆了一种传统,使曾经过度竞争和濒近饱和的行业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他们进入了一个完全空白的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