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跃先《想起苏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106156505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跃先《想起苏州》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胡跃先《想起苏州》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胡跃先《想起苏州》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跃先《想起苏州》阅读练习及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胡跃先想起苏州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想起苏州胡跃先想起苏州就想起江南的烟雨红颜,江南的杏花春雨,江南的小花伞。苏州的婉约细腻大抵就在那一城一水,一花一叶了,是的,苏州的城是梦幻迷离的,天下园林在江南,江南园林在苏州,可见她的风姿绰约。拙政园的大气,留园的小巧玲珑都好似一幅幅醉人的写意画,那画上有桃红柳绿,有燕子来时月满西楼,也有吴山点点愁。那一扇扇古老的门楼里都是一个个散发着幽香的故事,那故事里有动人的歌谣和图画。想起苏州就想起唐伯虎,想起唐伯虎就想起他的桃花庵,想起桃花庵就想起他的桃花庵歌和落花诗。在月夜孤凄的夜晚,在红消香断的白天,吴门四才子和吴中四杰的唐伯虎踏歌而来“

2、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是唐伯虎的潇洒。“别人笑我忒风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伯虎又是痴迷的“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再看他的落花诗,我们就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衰老形骸无昔日,凋零草木有荣时。和诗三十愁千万,肠断春风谁得知?”这是不是与曹雪芹的葬花吟有些相似呢?是的,简直与林黛玉一个口吻,一样的哀怜。再看林黛玉也是出生在苏州,也许就是拙政园或留园的大家闺秀,10岁以前她就在那里吟诗绘画做女红。那青砖黛瓦,绿树红墙,

3、还有那一溪的桃花,成就了她一生的聪明,也注定了她的冰肌玉骨。她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女子,可惜寿年不终,早早地夭折了,带走的是红楼的遗恨,带不走的是苏州的雨,苏州的风,苏州的春花秋月,苏州的小桥流水。我们在记住黛玉的同时,也记住了苏州这座美丽的城市。是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难道不认为林黛玉的冰雪聪明和她的兰香蕙质不就是这座城市的代名词吗?黛玉姑娘手中的那把小花伞又传过了百年,那三月的雨仍是那样多情和柔软。我是二十年前去的,在苏州我看到了最美的风景,最美的女人。就在虎丘山下,我邂逅了秋香,她和唐伯虎款款而来,他们在雨中相遇,共用一把小花伞,深情一顾,情动千年。他们习字作诗,绘画绣花,不染

4、尘埃,不求闻达,心无旁鹜,只在山林。虽然在我是梦的幻影,然而,我思故我在。我见到的游人,以及那一个个红男绿女难道不是秋香和唐伯虎吗?你看他们多么相爱,多么风流袅娜。苏州既是柔软的也是锋利的。两千多年前兵学大师孙武在这里操练兵马,威震三军。吴王的美人不听招呼,他挥刀砍下他们的头颅,从而一呼百应,苏州从此寒光无比。天幕血红,孙武带领吴国的军队南征北战,攻齐攻楚攻越,一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而成就了千秋兵学宝典孙子兵法。但是后来孙武还是归入五湖明月,和他的爱人一起在夕阳牧歌中静静地长眠。所以世界上的东西绚丽总是暂时的,唯有平淡才是永恒的。天心月满,人有几何?如今已是六月,雨水渐多,江南的

5、雨更是下个不停,想必苏州的雨也分外撩人,那拙政园的荷塘,那枫桥的绿水,以及那满街满巷的俏丽女子和他们手中的小花伞都牵动着我的情思。(有删改)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散文开头概写苏州城的梦幻迷离,风姿绰约,并以拙政园和留园的特点引出散发着幽香的故事,以及那故事里的动人歌谣和图画。B.我们看到唐伯虎既是潇酒的也是哀怜的两面,我们可以肯定人性都有两面性;苏州城也具有两面性,如拙政园大气,留园小巧玲珑。C.散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文中所写之景、之人,不在眼前的,乃是回忆,此为虚;如今已是六月,雨水渐多,江南的雨更是下个不停,写现在,此为实。D.“归入五湖明月,和

6、他的爱人一起在夕阳牧歌中静静地长眠”一句意味深长,“静静”是“平淡之意,“长眠”是“永恒”之意,“五湖明月”既寓意平淡,又寓意永恒。5.这篇散文以“想起苏州”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6.文中“苏州既是柔软的也是锋利的”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答案:4B(“我们可以肯定人性都有两面性”的推断过于绝对。)5(1)说明本文要写的主体是苏州。(1分)(2)“想起”意味着本文可以自由驱遣文字,既可以写景状物,又可以写人叙事或抒情议论,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3分)(3)用“想起”使虚实结合成为了主要艺术表现手法。(1分)6作用:(1)承上启下;(2)突出苏州的特点。(2分)理解:(1)景的恢弘大气为锋利,梦幻迷离风姿绰约,月满西楼,景色赋予的点点愁为柔软;(2)唐伯虎的潇洒为锋利,哀怜为柔软;(3)林黛玉美丽而才华横溢为锋利,冰肌玉骨、寿年不终为柔软;(4)秋香与唐伯虎爱情的“情动千年”为锋利,“深情一顾”为柔软;(5)两千多年前兵学大师孙武在这里操练兵马,威震三军,南征北战,成就了孙子兵法,此为锋利,但是后来孙武还是归入五湖明月,与他的爱人一起静静的长眠,此为柔软。(每点1分,结合文本答出四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