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哲学道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605910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哲学道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活中的哲学道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活中的哲学道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活中的哲学道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哲学道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哲学道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辩证法的相关生活语言-王玲娜 生活语言 哲学道理1 为了应对学生哲学基础薄弱的现状,老师决定进行“生活中的哲学”小训练。日积月累,就会有所成就质、量变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2 花在枝则生,离枝则死独枝不成树,独木不成林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部分离不开整体3 欲速则不达 要重视量的积累,保持适度原则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香扑鼻香;好事多磨;

2、一波三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过量食用加碘盐,一部分患上了甲状腺病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先试点后推广、举一反三、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我国兴建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工程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读书破万卷,下卷如有神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

3、变是量变的必要前提谦受益,满招损;祸福相依 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苍蝇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矛盾对立统一,我们要一分为二、全面看待学习有预习、听课、复习、练习、考试等环节,其中高质量的听课最为重要。课堂上认真听讲一分钟,胜过课下自学 10分钟。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不同阶段,特点不同数学要多练;语文英语要多读多背;地理要多看地图;历史要有时间线索;政治最重要的是思维方法,要善于思考,关注时政热点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14年艺考生高考道路更为艰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只有奋

4、斗和拼搏,才能让理想照进现实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立焉,万物育焉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蝉鸣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只缘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爱情无需死去活来,温馨就行;朋友无须如胶似漆,知心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把握适度原则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同等数量的黑白围棋子,可以组成凌厉的攻势,也可以组成破绽百出的败阵。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

5、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鸡蛋孵出小鸡,食物发霉,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质变冷水变成热水 量变眉毛胡子一把抓 做事不分主次、抓不住重点、中心网络的出现利弊都有,利大于弊 我们看问题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学校存在教学、教务、总务、食堂、宿舍、卫生等矛盾,教学是全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决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我们称之为主要矛盾。其它次要矛盾也会影响教学工作预防腐败必须严防死守每一次:搞一

6、次特权,就降一分威信;谋一次私利,就失一片人心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质变必定由量变引起,不好的质变要避免它的发生,保持适度原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中,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不放坚持“一个中心”不动摇,是指抓住主要矛盾。各地城市建设以“人文、生态、宜居”为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急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 矛盾既对立又统一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事物是相反相成的“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气者、理之依也” “

7、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水是万物的始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心外无物” “我思故我在” “万物皆备于我”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掩耳盗铃” “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力、我的经验” “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谢”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

8、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主观唯心主义神创论、宗教、封建迷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理生万物、理在事先” “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客观思想与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客观唯心主义“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历史唯物主义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走基层,接地气抓活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仓禀实而知礼节,衣事足而知荣辱。 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促转型

9、,调结构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思想,道德,文化,法律等)适应经济基础。唯物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规律的客观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飞矢不动江河竞注而不流只承认相对静止人一次也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 只承认绝对运动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认识论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究竟是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必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