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撒拉族服饰文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603659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撒拉族服饰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撒拉族服饰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撒拉族服饰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撒拉族服饰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撒拉族服饰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撒拉族服饰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撒拉族服饰文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撒拉族服饰文化马成俊摘要:服饰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最直观的文化之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经济水平、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本文就撒拉族服饰文化发展源流、演变以及服饰特征进行讨论,以期进一步深化对撒拉族整体文化结构的研究。关键词:服饰文化;演变;撒拉族服饰民俗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体系中最直观的文化事象,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明的晴雨表,它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演进、政治观念、生产和消费水平以及文明程度。服饰文化,除了表现在其外表的质地、面料、款式、色彩、画纹等显形的文化现象而外,同时还有隐形于以上内容的表现在民族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如色彩的取舍、款式的审美风格以及禁忌等观念性的东西。服

2、饰文化的隐形特质规定和制约着一个社会集团对服饰的选择,包括对服饰质地、面料、款式、色彩和画纹的选择,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地各民族的服饰民俗文化构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局面,使这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服饰文化也成为各民族最耀眼的人文景观。在对各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方面,我们不能停留在描述方面,而要对潜藏在其内部的质的规定性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并将服饰民俗和各民族的整体文化进行整合,进而全面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特质。撒拉族自元朝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徙到青海循化,迄今已有近800 年的历史,随着人口的迁徙,其文化也随之而来。但是初到循化时,他们面临的却是完全陌生的自然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全新

3、的文化环境,他们在保持自己原有文化形态的同时,开始逐步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传说中的先民尕勒莽、阿合莽一行带来了两种文化,一种是根深蒂固于他们血液中的中亚突厥文化;一种是已经影响了他们300 多年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前者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语言等方面;后者则以宗教特有的渗透力胶着在其从口头到行为再到心理的各个生活层面。然而,这两种文化所面对的却是与其价值体系完全不同的蒙古、藏、汉族文化。这样他们所带来的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必然发生冲突,进而面临抉择,这个问题在撒藏联姻问题上表现得极为尖锐,最后的结局是,撒拉族先民在不影响宗教信仰的前提下,适当接受了汉、藏族的民俗文化,包括衣食

4、住行、婚丧嫁娶等各方面。在迄今为止,近800年的历史中始终是本着这样的原则进行的。今天看来,撒拉族的文化体系包括三个方面:a 、中亚突厥文化;b、阿拉伯伊斯兰文化;c 、汉藏文化。其中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其核心。服饰作为撒拉族主要的消费民俗,也保留着以上三种文化的内容。就撒拉族服饰而言,历史文献资料极为奇缺。我们现在只有根据一鳞半爪的史料和民间口碑进行研究,或许能找出一点规律。蒙元时期,是撒拉人入主循化的时期。由于这一时期撒拉族尚未完全形成独立的民族,因此,撒拉人的服饰民俗想来没有多大的变化,这点可以“对依奥依娜”(即骆驼戏) 为证。此戏是过去撒拉族婚礼上演出的一出话剧,由4 人扮演,两人翻穿

5、皮袄一前一后扮作骆驼,其余两人,一人身穿白色长袍,头缠达斯达尔(缠头巾) ,脚穿短靴,另一人身穿白色汗褂,腰系红腰带,外套青夹夹,脚穿短靴,头缠达斯达尔,身披一件大红披风,这种服饰形式基本上保留了中亚撒鲁尔人的服饰风格,其中的头巾(达斯达尔) 则是阿拉伯伊斯兰式的。这出话剧通过两位阿訇与一位蒙古人的对话、道白等形式讲述和追忆撒拉族先民迁徙的经历。除此之外,蒙元时期撒拉族的服饰已很难查考。有明一代,撒拉族人口渐多,据明代嘉靖时张雨边政考卷九记载,撒拉族人口已达“一万名口”,约2000 户 ,到16 世纪中叶,经过200 多年的发展,正式形成了民族共同体。但考其风俗,明朝270 余年的历史中,有关

6、撒拉族被征调的军事活动不少(约19 次) ,但是其生活方式及风俗则无记载,根据土司制度的管理方式和撒拉族与明朝的关系来看,在近乎“自治”状态下的撒拉族服饰还是有一定的变化。由于征战有功,据循化志卷五记载:正统元年“调凉州扒沙等处,剿贼有功”,因而“赏狐帽,胖袄” ,袄是汉族传统服饰,有棉袄单袄之分,此处应是棉袄,与狐帽相应。对撒拉族的服饰民俗,满清时期的循化志、皇清职贡图、广舆胜览均有描述,特别是后两部,除文字描述外,尚有宫庭画师所绘之男女服饰图像。至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 ,循化厅法制科调查各项子目清册第一股所属地方一切民情风俗一栏中,载有撒拉族婚丧礼服,但多与循化志一致,无甚变化

7、。循化志卷七风俗章为我们提供了撒拉族婚丧礼服:“其财礼亦当日定议, 临娶又送红梭布一对,绿梭布一对,蓝布料布一匹,蓝布裙料布一匹,桃红布主腰料一匹。新妇耳戴大耳环,如钩,或重至一两,头上戴银花及银冠子,身穿红绿布服或绸缎,多如汉制,脚穿布鞋,青底红身。”“孝服白布,长大如道袍,腰系白布,鞋亦以白布幔之。”俨然是汉族的丧服,由此可见,汉俗影响之深。皇清职贡图是由清朝宫庭名画师于1761 年绘制编修完成的,撒拉族画像在甘肃34 族的第三卷,图上题记是这样写的:“其民(即撒拉族作者注) 所居距州治二百余里,男子冠履与内地民人无异,著大领衩衣,女裾裹足,亦同民妇,饮食风俗,俱沿回习。”这是对撒拉族日常

8、服饰的描写。在其后的清人摹绘本广舆胜览的绘图题记中除了“女裾裹足”一句变为“女系裾裹足”而外,无处不与皇清职贡图之题记相同。裙在古代指下裳,裾则指衣服的大襟,比照画像,撒拉族妇女既穿长裙子,又穿大襟长衣。也就是说,在18 世纪中叶,撒拉族妇女的服饰是这样的:蓝色长裤,上套绿色长裙,长至脚踝,上衣则是粉红色大襟衣服,上套黑色大领宽袖长衫,上衣没膝,其发式是将头发绾起簪于头顶,用一条青布束之。而男子服饰是:头戴顶戴花翎,上身内衣为白汗褡,外衣则为大领大襟长衫,两边不开衩,腰间以红布(绸?) 束之,系结之处在右胯,下身穿黑色裤子,脚穿黑布鞋,鞋尖上翘。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男服很显然是以当时的

9、撒拉族的土司做为模特儿的,这从顶戴花翎和图上文字“河州土千户韩玉麟等所辖撒喇族土民”一句佐证。二是妇女的裹足问题,许多资料证明,撒拉族妇女未曾裹足,但在两部文献的“题记”均提到裹足。这是因为两部文献的作者所资参照的“模特儿”均为土司,而非普通老百姓。乾隆中期各地所绘民族的取样标准无统一规定,有的以聚居的民族为根据,有的以民族聚居的土司、千百户为根据,有的则以民族聚居的地名为根据。撒拉族是以土司、千百户为根据的,因其地位和身份特殊,并不能代表所有撒拉族的服饰。到1907 年(清光绪33 年) ,循化厅法制科调查的各项子目清册中,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当时循化县撒拉、汉、藏族的风俗习惯,其中包括服饰习俗

10、,然撒拉族风俗与循化志所载如同出一辙,无甚变化。到了现代,据20 世纪20 30 年代调查表明:“循化汉民服饰,多用市布料子。惟撒民多麻布、褐布”。关于撒拉族妇女是否缠足的问题,这里有必要进一步论证。古线装本循化志记载了流传在河州、循化一带的一首民歌,很能说明问题:“打儿架牙豁里过来了/ 撒拉的艳姑哈见了/ 撒拉的艳姑是好艳姑/ 脚大么手大者坏了/ 脚大么手大是你谈嫌/ 走两步大路是干散。”这首歌似乎是两个人对唱的,前四句由一人唱,后两句为另一人所唱,从歌词内容来看,撒拉族妇女是不缠足的,纯粹是天足,走起路来既无跌跌撞撞之苦,也无忸忸怩怩之态,而是很“干散”。另据档案史料表明,1912 年(民

11、国元年) 11 月16 日,循化厅职员及县属高等小学堂教员和学生奉饬先倡剪辫者30 余人,1915 年(民国4 年) 6 月循化县知事重申“剪发放足”令,令曰:“剪发放足,部章规定,莅奉省饬,重申禁令,长辫垂垂,违法不训,尕脚袅袅,步履难行,自来天足,番撒可敬,恶习不悛,汉回可憎。本县出示,晓谕百姓,男发女足,剪放尽净,个人便利,莫此为甚,倘在瞻循,定行究惩。”当时缠足者惟县城和起台堡之汉回民。至1919 年(民国八年) 9 月,循化又组成放足会,设于高等小学堂,劝学所长马殿魁任会长,开会演说,号召全县妇女姐妹已缠足的尽快放足,未缠足者奉劝其不缠足。一直到1925 年(民国14 年) ,“查循

12、化各地尚有蓄留发辫累累垂肩者甚多”,县府又布告民众,三令五申“, 务须恪遵国体,蓄有发辫者即行剪除,若敢违守旧,擒获到案,定以法律相绳之。”至此,蓄辫缠足者在循化才算根绝。由以上两点可以证明,撒拉族妇女在历史上是不曾缠足的,那么皇清职贡图和广舆胜览中为什么出现“女裾裹足”之句呢? 原因很简单,这两部著作者都未曾到过循化实地采访,多系道听途说,以至于以讹传讹,抑或将回族妇女误以为是撒拉族亦未可知。据笔者长期在撒拉族地区田野作业所获的资料表明,一些撒拉族掌故老人也说妇女无缠足之习惯。20 世纪中叶以前撒拉族的服饰状况大致如此,由于没有详细的文献资料可以查证,近700多年的撒拉族服饰文化,也只能以上

13、述资料作粗略分析。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现在的一些服饰来看,藏、汉民族的服饰文化对撒拉族的影响极大,藏族的皮袄、胸针、耳坠、腰刀等装饰品均被撒拉族人所接受,皮袄款式上可分为长、短式皮袄,长皮袄可抵脚面,既宽又大,一般为右衽,制作时需要十来张羊皮,穿着时腰间以红、黑色布带(也有绸带) 系之。短式皮袄也是大襟,长及臀部,腰系布带,一般在劳动时穿着。是一种皮鞋,用一张椭圆形的牛皮做成,将皮张揉软,四周卷起,沿边搐就后用粗麻线缝合即成,主要在冬季穿着。腰刀为男子所佩戴。胸针和耳坠为妇女装饰物,多以银子为料,积石镇大别列村一带迄今保留着这种装饰风俗。大凡新娘出嫁时必须佩戴胸针及“滚子”,颇似藏蒙妇女之装饰。

14、20 世纪20 年代以前的撒拉族妇女的“包头巾”与周围藏族的并无二致“, 盖头”出现以后,此风淘汰。藏族服饰对撒拉族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汉族服饰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前述循化志卷七“风俗”中对撒拉族丧葬服饰的描述,俨然完全是汉族的特征。而历史上撒拉族服饰的面料、款式、制作方式都仿照汉族,尤其是现代以来的“中山装”,因其端庄、严谨、方正的特征而颇受撒拉族人民的喜爱,时至今日,它一直是撒拉族中老年男子颇为看重的服装。20 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撒拉族的服饰民俗有了很大的变化。民国17 年,循化地区发生了新老教争,伊赫瓦尼派在循化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他们提出“遵经革俗”的主张,其中就有革除不符

15、合伊斯兰教教规的服饰的内容,随之,在撒拉族中汉族的丧服被摒弃,“包头”变成了现时的“盖头”,甚至于在服装色彩的选择上也做了严格的规定。男子不允许穿戴黄色、红色衣帽,以区别于藏传佛教的黄教徒和红教徒,男子服装的黑、白、灰、蓝色开始成为最主要的颜色,至于女子服装,当时流行的一首民歌阿里玛中,分别叙述了撒拉、藏、蒙古、土、汉等5 个民族的服装,其中撒拉族是这样写的:“阿里玛/ 撒里呀撒开是撒拉女/ 头上呀戴的是绿盖头/ 身上呀穿的是青夹夹/ 脚上呀穿的是阿拉鞋(即绣花鞋) / 才是个撒拉女呀,哎西。”这里的绿盖头、青夹夹、阿拉鞋是最具撒拉族妇女特征的服装,撒拉族妇女头上戴的“盖头”,身上的夹夹以及脚

16、上的鞋,其颜色依年龄不同而不同,“盖头”是用来遮头发、脸面以及脖子的。伊斯兰教义规定,妇女的上述部分属于羞体,必须遮盖。撒拉族妇女的“盖头”有三种颜色,少妇戴绿色盖头,象征欣欣向荣,朝气蓬勃;中年妇女戴黑色盖头,象征沉稳持重,练达成熟;老年妇女戴白色盖头,象征洁白无瑕,朴素自然。“夹夹”是坎肩儿,有长短之分,一般中老年妇女穿黑色坎肩儿,年轻妇女穿红色或几种颜色搭配的坎肩儿,花色坎肩儿是用各种布料的下脚料按几何图案拼成三角形组成的。中老年妇女的鞋底是千层底,鞋面用黑色条绒或布料做成,是一种圆口缉鞋。这里的“阿拉鞋”是年轻少妇们穿的绣花鞋,亦称“古古儿鞋”,其外形如船,鞋尖翘起,鞋面及鞋帮均有各种花卉的刺绣,做工精细,式样美观,类似清代宫庭妇女之鞋。而对男子服装,一首名为依秀儿玛秀儿的民歌中是这样唱的:依秀儿的玛秀儿咳哟/ 大呀小儿咳哟/买呀买一个官帽者/ 头呀儿上戴呀!官帽儿的尕大哟/ 头呀儿上戴哟/买呀买一个衫子者/ 身呀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