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603462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 李天虹 刘艳 内容提要: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外银行目前流行的一种全新的金融创新现象,同时也成为人们解决银行不良资产流动性障碍的焦点。本文从分析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内容入手,阐述了我国实行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难点问题及其发展前景。一、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意义从国际上看,不良资产引发的金融危机是灾难性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金融机构在泡沫经济时形成的巨额呆账阻塞了经济大动脉的正常流动,而且东南亚金融危机也表明,如果一个国家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该国的金融系统就十分脆弱

2、,当受到某种外部因素的冲击时,就可能会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考虑到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不良资产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及时加以解决。(一)我国目前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做法及面临的问题我国目前处理银行不良资产采取的主要做法是借鉴美国的经验,采取 RTC 模式。我国于 1999 年 4 月至 10 月先后成立了信达、长城、东方、华融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负责接手四大国有独资银行的不良债权。2000 年 11 月,国务院颁布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 ,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从事资产管理范围内公司的上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对所收购的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进行租赁或者以其他形式

3、转让、重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企业股权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境外投资者转让,也可由债权转股权企业依法回购。目前,我国务资产管理公司是用债权转股权的方式处理银行的不良资产的,即首先,由政府向资产管理公司注入资金,由资产管理公司按市价、面值或折价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即把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债权转变为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企业的债权;其次,资产管理公司选择某些具有发展前景的国有企业,把对该企业的债权转变为该企业的股权,资产管理公司作为该企业的股东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最后,等国有企业经营改善以后,资产管理公司可以转让它持有的股权来回收所投入的资金,或者以每年收取企业的盈利来补偿所投入的资金。这种债转股的方式

4、在目前看来,有利于缓和国企债务负担过重状况,而且在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够清晰,公司治理结构不够规范的情况下,此法也有助于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但是,从长远来看,债转股的缺陷也会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现在,由资产管理公司运作债转股,转股后的股份持有在政策上被称作“阶段性持股” ,但如果由于资本市场薄弱,重组不到家,或者制度性因素妨碍了股份的出售, “阶段性持股”就会转为“永久性持股” 。10 年后,到资产管理公司终结时,这些股权大概会转为财政部的国有股,在此情况下,还会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因为其实质是依靠赤字财政补足企业的资本金。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目前的债转股实际上是使风险较低的债权转为股权,

5、风险较高的债权留在商业银行内,这对国有银行降低风险可能会出现逆选择或逆淘汰的问题,结果造成银行整体风险水平升高。现在,全国还普遍出现的一种现象就是,许多地方的企业把债转胜当成了甩包袱的手段,以致纷纷都在跑“指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银行的逾期贷款不正常上升,出现了“赖账经济”,那么很可能由此导致国家金融风险的逆向上升。(二)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优势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到现在,资产证券化在金融创新手段中以其独特的风姿,成为金融界圈内外人士关注的新热点。它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金融机构进行低成本融资和提高资产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满足机构投资者对固定收入证券投资的需求,促进资本市场深

6、化的重要金融工具和金融技术,它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巨大的,其经济意义是深远的。(1)增加了资产流动性。通过资产证券化,对不良资产进行转移、隔离和集中处理,有助于银行进行呆账调整,使之增加资产流动性,改善经营业绩。(2)获得了多种低成本的资金来源。通过将资产转化为得到担保、保险等增级保证的适销证券,银行获得的是一种其他融资方式所不能做到的达到投资级别的资金筹集方式。从投资者角度看,证券化使原先不能投资于抵押贷款、商业信贷的投资者可通过持有资产支持证券来达到间接投资的目的,而且,银行在将资产出售的同时,一般保留贷款继续服务权,从中可获得一定的费用收入,这些都构成了银行资金的重要来源,并为扩大货币

7、乘数的货币资金总量提供了条件,还有助于新的社会资源的开发和优化利用。(3)有效利用资本,降低风险机会。资产的出售可使资本得到释放,释放的资本可被再投资于其他更高收益、更低风险的加权资产,使总体资产的风险暴露程度下降,而且由于证券化使资产流动性提高,并将其面临的资产提前偿付风险向它方转移,同时通过信用增级提高了交易质量,这种过程消减了银行在资产负债的期限和流动性方面的风险。(4)提高了资金配置效率。通过将出售资产获得的资金投资于其他资产,金融机构能有效分散面临的非系统性风险,并且打破资产组合的地域和行业集中限制,使资金的融通渠道大大畅通,有助于资产配置效率的优化。(三)证券化方法是对债转股方式的

8、补充证券化和债转股是两种可供选择的处理不良资产的方法,其方法实施上存在一些相同与相异之处。对银行来说,它们都需对银行债权进行重组,银行账面资产将会缩小,有所损失,但不良资产会减少;对企业而言,两者产生的后果会不同,证券化使企业债务减轻,但企业仍受债务约束,而债转股使企业债务彻底得到解决,企业受到的是股权约束;对政府而言,证券化方法使政府付出的不多,得到的不多,风险也不大,而债转股使政府付出的是失去了对企业的债权,得到的是对企业的股权,因此,这种方法使政府承担的风险较大。所以,债转股与证券化两种方法在处理不良资产时各有各自的特点。在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政府用于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资金不是很充足等因

9、素影响时,债转股处理不良资产的有效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需要其他方式的补充协调,而资产证券化正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方式,开展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是有必要的。二、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首先,国外进行证券化的资产一般是良性资产,如美国的 RTC 只是将其中一部分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优质资产进行证券化,它们证券化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直接在市场上出售银行资产会对市场造成重大冲击、使资产价格下降,从而降低资产回报率而采取的一种策略。而我国处理不良资产的方法是将银行的不良资产从银行的整体资产中单独剥离出来进行证券化,而这些资产的信用质量差、风险大,且本身能否产生现金流还存在不确定性。其次,银

10、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是证券的投资吸引力问题,如果没有投资者愿意购买这些证券,证券化将无法实现。很多人对不良资产证券化感兴趣。是基于对证券化后的一、二级市场巨大的价差预期。可是以不良贷款作支撑的证券,除非得到政府的完全信用担保,否则很难在二级市场上引起投资者的兴趣,一、二级市场的价差也就无从谈起。当然,即使一、二级市场上有可观的价差,也不可能将炒作收益用于弥补不良贷款的损失。所以,需要创造一种无风险资产为证券化后产生的债券提供担保,以提高该证券的信用等级。最后,我国目前证券市场容量有限,较美国证券市场相比,难以发挥流动性的优势,所以我国的证券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规范。另外

11、,证券化还需要债务追偿上的充分服务,以及这方面配套的法律和操作规范,从而将还款风险限于企业盈利的商业风险,除去企业有很不还的风险。不过,尽管目前我国在进行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困难,条件不够充分成熟,但是它的发展是有极为光明前景的,当前存在的有利因素有:我国目前利息率经过七次降息已降到较低水平,使得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也降低,从而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来投资;保险业、养老基金等大量机构投资者有可能成为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最大投资者,证券市场化一方面为其适当地分散了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又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式。银行资产供给充裕,从而不会因银行把不良资产出让给资产管理公司而

12、造成资产规模骤然减少,使其国内国际信誉受到很大影响。金融业整体形势有所好转。根据央行方面的资料,2000 年底,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约为 99 万亿元,比 1999 年增加 13 万亿元,增长 13.1,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底数也已弄清楚,这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之前进行的价值估算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三、结论为了使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顺利有效地实施,国家应立足国情,积极推进我国的资产证券化,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1)大力发展投资基金,满足资产证券化需要。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开放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市场。(2)为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以银行不良资产组合作保证的债券。(3)大力培养和发展交易市场、资产评估行业及金融技术人才。(4)建立和完善适宜的法律和经济政策环境,包括会计税务准则,证券交易监督管理、立法和执法等方面,以保证资产证券化等有关方面的权益。需要指出的是,证券化本身是减少已产生的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而不是抑制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方法,它本身不能堵塞我国银行业源源不断地产生不良资产的渠道。因此,对于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不良资产大量产生的问题,还需从其“治本”的方法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