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021315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两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两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两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两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剖析.(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责任 重于泰山,大家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 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2014.9.黄坡,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 第二部分 “两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 政府在“两化”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工作 第四部分 企业在“两化”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工作 第五部分 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目 录,第一部分:基本知识,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隐患、事故隐 患或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

2、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在事故隐患的几种表现中: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生产过程或生产区域内的物质条件(如材料、工具、设备、设施、成品、半成品等)处于危险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或其他具体行为不符合安全规定;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是指生产区域内的环境条件(如噪声、粉尘、采光、地面状况等)处于不安全状况; 管理上的缺陷是指在开展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必须的各种组织、协调等行动存在缺陷。,第一部分:基本知识,二、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按照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整改时间、投入资金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

3、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整改的隐患。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鄂安监管协调2010256号),第一部分:基本知识,三、重大隐患的分级 重大事故隐患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1、一级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或者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且符合下述情况之一的: (1)可能造成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重大社会影响,后果特别严重,整改时限在12个月以上、投入资金超过50

4、00万元的。 (2)涉及省外,需要国务院安委会及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第一部分:基本知识,2、二级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符合下述情况之一的: 1)涉及两个以上市(州),需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 2)可能造成市(州)乃至全省范围内的重大社会影响,后果特别严重,整改时限在6个月以上、投入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 3)省政府及省安全生产委员会认为需要直接监管督办的。,第一部分:基本知识,3、三级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

5、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符合下述情况之一的: 1)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且整改难度很大,整改时限在3个月以上、投入资金在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2)可能造成县(市)乃至周边地区范围内的重大社会影响的; 3)市(州)政府及同级安全生产委员会认为需要直接监管督办的。,第一部分:基本知识,4、四级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可能造成1-2人死亡或者1-9人以下重伤或者造 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符合下述情况之一的: (1)可能造成事发当地范围内的重大社会影响,且整改难度较大,整改时间在1个月以上、投入资金在10万元

6、以上100万元以下的; (2)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需要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 对15天以上1个月以下不能完成整改的一般隐患,纳入四级重大隐患管理。,第一部分:基本知识,四、事故隐患与危险源 1、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GB/T28001-2001) 2、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第一部分:基本知识,根据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

7、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状态、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等情况。,第一部分:基本知识,危险源的触发因素是指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第一部分:基本知识,3.

8、重大危险源的分级 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中规定,按照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和能量在意外状态下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级: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第一部分:基本知识,4.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的区别: 事故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存在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

9、工作环境破坏的状态,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一般来说,危险源如果控制得当,不会发生事故,若失控,则容易导致较大以上事故。,第一部分:基本知识,五、隐患排查与治理 隐患排查是指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检查,并对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活动过程。 隐患治理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过程。一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后,应按照职责分工及时组织治理。,第一部分:基本知识,六、“两化”体系与安全标准化的关系 “两化”体系建设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础,贯穿

10、于安全生产标准创建、运行、持续改进的整个过程,抓好了“两化”体系的运行,不仅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顺利推进和持续改进起到了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立“两化”体系为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夯实了基础,而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又为建立“两化”体系建设提供了保障。,第一部分:基本知识,(一)“两化”体系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当前的重点工作,其运用的判别标准主要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及各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第八项要素即为隐患排查和治理,对隐患排查、排查范围与方法、

11、隐患治理和预测预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原则性规定。“两化”系统中涵盖的各行业隐患排查标准相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而言,隐患描述项更加详实、细化、可操作性更强。,第一部分:基本知识,(二)“两化”体系建设反映了安全生产标准建设的动态过程 建立两化体系,可以解决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存在的监管网络不健全、监督检查不科学、隐患排查不彻底、主体责任不落实等突出问题。推行“两化”后,做到了:责权清晰、重点突出; 政府部门:解决了“管什么,怎么管,谁去管”的问题; 企业:解决了“查什么、怎么查、如何改”的问题,实现了“两个转变”: 即企业被动接受安全监管向主动开展安全管理转变;政府行政执法开展隐患排查

12、治理为主向企业日常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为主转变。,第一部分:基本知识,(三)“两化”体系建设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过程化管理 “两化”系统软件,从各类隐患的自查自报、到隐患的治理、以及隐患排查、上报的及时性、治理的有效性等,对整个运行过程和效果进行完整的记录,对出现的问题、政府及安全监管部门关注的问题等,实时进行提醒和警示,这些过程记录、提示、警示记录、以及反映隐患排查、治理过程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为安全生产标准化每年进行的自评、抽查、年度审核、到期复审提供了隐患排查的详实的资料和数据。 “两化”系统与传统的信息软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传统信息软件数据信息交换的功能是阶段性的不连续的,是工作的痕迹

13、记录。而“两化”系统把相关法规、要求的工作内容及工作程序整合于其中,完成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填报(不仅是排查数据)事实上就完成了从隐患排查、分级、建档、报告、整改、效果评价、核销的闭环管理,是一个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过程化的监督管理。,第一部分:基本知识,一、什么是“两化”系统 是以分级分类为基础;以隐患排查标准(指南)为依据;以信息系统为平台; 以企业自查自报、部门实时监管为核心;以标准化、数字化为手段的信息平台。用以规范隐患的自查、自报、自改工作,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第二部分: “两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二、“两化”体系的构成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生产

14、经营单位要实现“安全第一”,必须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必须将事故隐患的排查工作由过去的突击式、运动式变为经常性,常态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去检查企业存在的隐患,然后综合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治理各类隐患和问题,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及时排查和治理隐患是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最基本任务和最有效途径。,第二部分: “两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两化”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理念、监管机制、监管手段的创新与发展。“两化”体系建设由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企业实施。 政府:发动、推进、维护,承担监管责任。制作

15、系统软件,制定制度标准、组织调查摸底、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并督促企业细化标准、对企业运行过程进行监控、组织现场核查。 企业:发动、推进、运行、维护,承担主体责任。对各方面存在的隐患进行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的排查,并将过程和结果录入,系统将过程和结果转化为数字和信息,各级政府和部门,通过对数字和信息的监控,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实施督导和监管,保证隐患排查标准的实施以及隐患排查的质量和效果,实现安全生产。,第二部分: “两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从试点情况看,“两化”体系建设大体分为八个阶段: (一)制定方案,宣传发动,动员部署阶段 方案是“两化”体系建设推进的前提,是整个“两化”体系建设推进工

16、作的蓝图,制定的方案是否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决定了“两化”体系建设推进的效果和成败。 “两化”体系建设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实施步骤、推进措施等几大部分。 方案制定后,要以政府文件下发,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利用报刊、电视、广播、政府网站等多种新闻媒体,对推进“两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第二部分: “两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二)摸清底数,实行分级分类监管阶段 摸清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是开展和推进“两化”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才能有组织、有目的地做好“两化”推进工作。在摸清当地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性质和安全生产状况,由负有安全生产职责政府部门对职责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单位按照不同等级进行分级监督管理。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类分级,依级监管”。,第二部分: “两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三)开发功能完善的“两化”系统阶段 “两化”系统是实现隐患自查自报工作的基础平台,需围绕各级政府部门安全工作和生产经营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