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76034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心理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心理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心理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心理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及档案打印和格式要求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甚至就是一个科学研究过程。科学研究的成果需要按照一定的形式来表达,而论文则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表达手段之一。我们根据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以及心理学专业的特点编制了心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及档案打印和格式要求。1 毕业论文(设计)资料按以下顺序排列 (一)封面。包括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毕业时间等内容。论文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 (二)中、外文摘要(包括关键词

2、)。外文论文(设计)的中文摘要放在英文摘要后面编排。(三)目录。(四)正文(含标题)。 (五)附录(附图)。 (六)参考文献。 (七)致谢。(另外说明,放进毕业论文档案袋中的资料按学校的相应规定整理。)2 毕业论文的打印与装订 除要检验学生书写规范的专业外,毕业论文(设计)应制作成word格式电子文档,统一采用计算机打印,用A4纸、非稿纸格式单面打印。2.1 页面设置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纵向打印,页边距的要求为: 上(T):2.5 cm 下(B):2.5 cm 左(L):2 cm 右(R):2 cm 装订线(T):0.5 cm 装订线位置(T):左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2.2 排式与用字

3、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论文采用宋体,字迹清楚整齐,除特殊需要,一般不使用繁体字。2.3 段落设置 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1.25。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2.4 页眉、页脚设置 页眉论文题目(不包括副题目)居中,采用五号宋体字。封面和封底不要页眉,其它内容(包括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目录和附录等)都应有页眉。页脚需设置页码,页码采用五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放置,格式如:1,2,3页。3 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内容与要求3.1 封面 纸质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不编排页码。3.1.1 封一(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四字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

4、加粗。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300字。 关键词:接中文摘要打印,“关键词”三字空两格,后加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关键词一般在38个之间。3.1.2 封二(外文摘要) 外文摘要:“外文摘要”用“Times New Roman”字型,英文单词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字,加粗。内容使用小四号字。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外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个实词。关键词:接外文摘要打印,“关键词”英文单词空两格,后加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外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3.2 目录另页打印,第一行写“目录”二字,小二号字黑体,

5、居中;第二行开始,写目录的具体内容(即将毕业论文档案结构中的各部分内容名称及在文中的页码列出,内容名称和页码之间用“”相连;页码采用五号黑体字,加粗,行末放置;页码从“摘要”到“目录”以罗马数字“I”开始做标记,从“正文”第一页用阿拉伯数字“1”开始做标记,均插入页脚)。目录包含中文摘要、外文摘要、论文正文及一、二级小标题(不需要三级小标题)、附录、参考文献目录、致谢等。3.3 摘要内容(含关键词)摘要内容(摘要以提供论文的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研究目的、原理和结论,具有相对独立性。摘要应重点包括4个要素,即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在这4个要素中,后2个是最重

6、要的。在执行上述原则时,在有些情况下,摘要可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以及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用引文,除非该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论文;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不用图、表、化学结构。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摘自心理学报稿件要求)3.3.1 中文摘要(含关键词)格式规范见前面的封一(中文摘要)。 实验研究报告的摘要一篇实验研究报告的摘要应该包括:n 研究的问题,如果可能,用一句话表达;n 被试,详

7、细说明相关特性,例如数量、类型、年龄、性别、种类等;n 实验方法,包括仪器,数据收集程序,完整的测验名称,使用的任何药剂的剂量和方法(特别是当使用的药剂是一种新药剂或者对研究很重要时);n 结果,包括统计水平的显著性;n 结论、含意或应用。实验研究报告的摘要示例如下:研究了高频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被试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120名。4种启动类型分别为形似启动、音同启动、义近启动和无关启动。启动字的呈现时间(SOA)分别为43,57,85,145ms。实验1中,要求被试判断目标字是否是动物名称,实验2要求被试判断目标字的读音是否为“yi”。用MANOVA分析了不同SOA条件下的启动效应

8、,发现高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序为字形字义字音。这一结果说明了高频汉字的字义可直接由字形特征获得,语音是自动激活的。(资料来源:陈宝国,彭聃龄.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心理学报,2001,33(1):16.有改动) 综述或者理论性论文的摘要n 一篇综述或者理论性论文的摘要应该包括:n 主题,用一句话概括;n 论文的意图、论题或组织结构和范围(全面的或有选择的);n 资料来源(例如个人观察资料,已发表的文献);n 结论。综述类文章的摘要示例如下: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产生机制的探讨有利于寻找适当的治疗方法。文章在简要回顾阅读障碍的界定、研究内容和有关理论争论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阅读障碍的

9、神经基础和遗传机制。文章从大脑结构和功能单侧化、完成认知任务时大脑的激活模式、激活时间进程以及视觉巨细胞等方面介绍了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与正常读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文章还指出许多双生子研究都发现同卵双生子的阅读障碍同现率高于异卵双生子,尤其是近期的遗传学研究鉴定出几个与阅读障碍有关的染色体,如6号和15号染色体与语音障碍和拼写障碍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发展性阅读障碍有一定的脑神经基础和遗传基础。(资料来源:孟祥芝,周晓林.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生理基础.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714.有改动) 方法学论文的摘要n 一篇方法学论文的摘要应该包括:n 方法的类别;n 方法的基本特征;n 方法的应用

10、范围;n 该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包括它的统计力及在违反各项假设下的稳定性。 个案研究的摘要n 一篇个案研究的摘要应该包括:n 被试及其相关特征;n 个案所能说明的问题或解决办法;n 对今后研究或理论建设的启示。关键词:在摘要之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关键词”三字,小四字宋体,加粗,加冒号,接着写关键词的具体内容,小四号宋体字,各关键词间用逗号“,”间隔。关键词一般在38个之间。关键词是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标志,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科技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避免选用一些外延较广的词作为关键词,如“方法”、“心理学”、“作用”等。

11、关键词选用得是否恰当,关系到该文被检索的概率和该研究成果的利用率。3.2 外文摘要(含关键词)格式规范见前面的封二(外文摘要)。外文摘要和关键词要求用词正确,语法规范,书写标准,并能准确体现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基本精神。一般而言,英文摘要应是中文摘要的转译,基本要求与中文摘要相同,所以只要简洁、准确地将文意译出即可。需要特殊考虑的是语态。英文摘要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几乎不用。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进行讨论等。一般过去时:用于叙述研究方法、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现在完成

12、时和过去完成时:完成时少用,但不是不用。现在完成时把过去发生的或过去已完成的事情与现在联系起来,而过去完成时可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已经完成的事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过去行为。为节省篇幅,英文摘要的编写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除非数字位于句首,所有数字都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位于句首的句子应考虑重新组句)。 充分利用惯常的简化词语(例如,使用vs.代替versus);所有需要在论文的正文里进行解释的缩写,在摘要中第一次使用时也要进行说明。 尽量使用主动态(但是不要使用我或者我们之类的人称代词),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和表达有力。 使用动词而不要使用动名词。英文摘要示例如下:S

13、tudied the time course of graphic,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activation in the recognition of high frequency Chinese characters. Ss were 120 university students (Exp 1 and 2) i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The priming-target pairs were in 4 types of priming: graphic, phonological, semantic pr

14、iming, and nonpriming, and the durations between priming and target were at 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 (SOA) 43 ms, 57 ms, 85 ms, and 145 ms respectively. In Exp 1, the time course was investigated in a semantic priming category judgment where Ss judged whether the target was an animal name. In Exp 2

15、, the time course was investigated in a phonological priming category judgment where Ss judged whether the target was pronounced yi. The time course of activation was studied in an analysis of the priming effects at different SOA conditions with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MANOV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accessing lexical information of high frequency Chinese characters is graphic, semantic, and phonologica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characters can be accessed di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