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朱家珑王向东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597428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朱家珑王向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朱家珑王向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朱家珑王向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朱家珑王向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朱家珑王向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朱家珑王向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朱家珑王向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 朱家珑 王向东问: 课标对默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该怎样凭借教材对此项要求加以落实呢?答: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达成这一目标,除了重视朗读、诵读外,默读同样不可忽视。与朗读、诵读一样,默读既是技能性目标,也是过程和手段。但是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之处:默读可以比朗读速度更快,也比朗读更有利于思考。朱自清先生说过,默读就是看书。可见默读能力之重要。我们正处于一个快节奏的讲究速度和效率的信息社会。置身这样的生存环境,人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境去浅斟低唱、轻吟慢诵。因此,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语文教育,

2、理应思考和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对阅读表达的速度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默读予以了必要的重视,也对默读速度提出了具体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那么,我们该如何凭借教材,实实在在地来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呢?首先,强化默读意识。从本学期起,学生进入高年级段,默读要由第二学段的“初步学会” 变为“有一定的速度”,要求明显提高。既然默读是一种技能,而技能的掌握离不开训练,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去除那些可有可无的环节,舍得时间、多给机会让学生默读,每篇课文、每堂阅读课都让学生受到默读训

3、练。其次,培养默读习惯。任何一种技能,必须通过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才能成为习惯。默读与朗读的反应机制不同,默读时对文字符号的感知是眼脑直映,因此默读不能出声,不能以单个的字为认读的单位。正是基于此,在学生刚刚学习默读的低学年段,就提出了必须养成“不出声,不指读” 的习惯。到了高学年段,要提高默读速度,只有在继续保持这种习惯的基础上,在一次又一次的默读实践中,学会快速捕捉文本信息,最终形成技能和习惯。还有,提高默读效率。如果默读仅仅停留在“看”的层面上,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_边读一边圈注,学生才能在默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才能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也只有这样,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

4、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阅读效能才能得到充分体现。问: “练习”中第一项综合性练习板块为什么不再用 “处处留心”的名称?“语文与生活”有什么新的含义?答: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练习的第一项,因为其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成为一个老师爱教、学生爱学的板块。根据学年段的不同,在第一学年段“学用字词句” 、第二学年段“处处留心” 之后,又于第三学年段推出了“ 语文与生活” ,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层次性。与前两个学年段相承接,“语文与生活”仍以“ 大语文观” 为指导,保持了该板块最明显的综合性特色,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做相互渗透,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巧妙融合。但有所区别的是,该板块设计的

5、视点更高、视野更宽,将语文与生活、与人的发展成长紧紧联系在一起,语文教育与语文学习也被推到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是为了使自己变成社会生活中的合格的“人”。“ 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依然在新时代焕发出生命力。就阅读教学而言,阅读就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正如萨特所言。“阅读就是自由的梦”,学生正是在自由愉快的阅读中享受着精神的生活,激荡着生命的律动。只有这样的语文生活,方可以孕育出亮丽的风景,滋生出鲜活的个性。让学生走进语文生活

6、吧,语文的丰富多彩可以擦亮学生的慧眼,生活的美好滋味浸润学生如梦的心灵。作文教学也同样如此。生活是小学生取材的源头活水,它不仅是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还包括学生头脑中所想象的广阔世界。生活中满是七彩阳光,唯有放开视野,方能于平淡无奇中挖掘出烁烁意蕴,在波澜不惊处感受到切切真意。学生把自己眼睛看到的、自己心灵感悟到的、自己头脑思考到的东西写下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显现自己生活的情趣,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才是作文。因此,在鼓励学生描绘生活的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创造生活的热情,要善于写他人之未言,敢于绘前人之未描,用真

7、挚敏锐的心去感受与创造生活。至此不难看出:恪守以生活为本、发展为本的理念,遵循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引领学生走进大干世界、多维时空,鼓励学生在生活的涓涓溪流中捕捉情感的浪花,找寻语文的身影,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这乃是“语文与生活”的深刻含义以及我们编写该板块的内在追求。问:本学期为什么要增加“学和做”内容?这个板块有什么特点 ?教学时该注意什么?答:课标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生进入了高年级学段之后,我们便开始安排旨在落实此项要求的专题性的“学和做”综合实践活动,致力于培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厚实的文化素养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该板块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综合性。它

8、沟通了听说读写,沟通了课内课外,沟通了校内校外,沟通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经验性。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人的经验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知识。“学和做” 的学习大多以“问题解决” 和“ 活动探究”为载体。这样的学习活动,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有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阅历,整合知识,运用知识,生成新的知识。 开放性。“学和做” 使语文课程从封闭的课堂走了出来,走向了生活和家庭,走向了自然和社会,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它与传统的教学不同,每次学习

9、的目标、过程、结果都是开放的。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会学到比课本上更多、更珍贵的东西。创造性。这不再是一种标准化、模式化的学习,学习内容虽然相同,但是学习方式也许大相径庭,因为它是一种充满个性化与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探究与活动、创造与表现,这无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这种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组织、协调、合作等能力的发展,将会比在学术性课程中更为显著。 这一部分的教学要注意什么呢?第一,要有语文意识。在这里,我们可以借用佛家“三境界”来解说语文教学的“ 三境界”第一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即语文课就是语文课,故要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知识和进行语文

10、能力训练。第二境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即语文课又不是( 像)语文课,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状况,要体现多学科融合、课内外沟通的综合性,学生或唱之、或蹈之、或画之此时,似乎“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第三境界“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意为语文课还是语文课,人文、审美、思维等多元目标始终涵盖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这一根本目标中;让学生唱之、蹈之、画之目的是既张扬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同时又借用这种形式来使学生更好地体悟语言和学习语文。显然,无论你到达哪一种境界,语文本体-始终是核心的东西。教学综合性特点非常突出的“学和做 ”,语文意识要尤为明确,千万不要因为“综合” 而湮没了语文

11、本体。第二,要有过程意识。跟其他教学内容明显不一样的是,“学和做” 是一个全新的综合性与过程性的学习板块,不必要求都当堂完成、当天完成,可以适当调度课时,作出不同的时空安排:或学期开始便布置下去,也可以学期中途布置。总之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以应特别的需要。此外,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调查、讨论、研究、写作、展示,阅读、改编、排练、表演,走访、查资料,诸如此类。一般来说,这种课程让学生得到的大多是隐性的,不像知识性课程那样能有显著的收获,但是常常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会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叹,学生在经历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过

12、程之后,其经验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将是终身受益的。第三,要有主体意识。“学和做”的设计体现了极强的“ 人本意识” :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充满了探究,充满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与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重视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注重预设和开放探索研究的过程。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的指导无须过于具体,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组织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自己去探究、去实践、去感受、去体验。只有减少束缚、大胆放手,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自主活动才能丰富多

13、彩,课堂才能呈现生命的活力。问: “自由表达”与“乐于表达”是课标倡导的习作理念,本册习作教材对此是如何进行物化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个性发展”与“统一指导”、“自由表达”与“规范训练”的关系?答:改变学生视作文为畏途的现状,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减少条条框框,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这的确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尊重学生的新理念。那么,苏教版习作教材对此是如何进行物化的呢?其一,创设表达情境。习作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让学生乐于表达。我们的习作教材尤为关注儿童的情感,通过过各种途径为习作教学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愉悦和谐的心境,激活形象思维,努力使学生的情感、思维均处于兴奋积极状态,引发

14、学生的表达冲动,为学生的真情表达奠定了基础。习作情境的创设主要有借助语言和图画两种方式。如习作 1 开篇的话:“师恩难忘 这篇文章里写了田老师上课的情景。田老师把一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听,作者至今不忘。田老师讲得生动,作者写得具体。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好像和作者一起听田老师讲课在教过你的老师中。一定也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吧,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除此,还配有一幅生动的图画:笑脸盈盈的女教师和几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边走边聊,孩子们用充满敬意与爱戴的目光望着老师,老师满怀爱意地注视着学生,背景是学生熟悉的美丽幽静的校园环境。无疑,这激情洋溢、充满感召力的语言,谁读了都会怦然心动;这样的画面

15、极易触动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激活学生的表象储存,使他们思绪飞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其二,留有自由空间。对于“写什么”的问题,给学生一定的选择自由,尽量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习作 4:“你有哪些话想对别人(亲人、老师或朋友)说?可以传达问候,可以表达歉意,可以诉说委屈。也可以提些建议”显然,学生既可以选择表达对象,也可以选择表达内容。习作 5,先呈现表情各异的脸蛋简笔画,后提示:“看到这四张神情各异的脸蛋,你一定会触景生情,回到丰富多彩的记忆中去:你会因为满足了愿望而开心。愿望得到赞扬而自豪,因为受到委屈而伤心,因为遇到不平而气愤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准确表达自

16、己的真情实感。”一个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无尽的空间。习作 7;“请你读读下面几个题目我特别喜爱的一篇课文;难忘的一次实验;冬天;盼春节。以上几个题目任你选择一个。如果你还有更好的题目,可以自己命题写。”不光留有空间,更是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除此,习作 1 的写一位老师,“可以写他在某些方面的特点,也可以写他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 ,习作 2 要求写“秋天的树叶”,习作 3 的推荐一种游戏,都给学生留下了选择的空间和自由。看到这样的作文题目,学生享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这就符合课标提出的“自由表达” 的精神。至于“怎么写” 的问题,教材未作什么限制,学生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充分用好教材在这方面的资源,解放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儿童的作文,不要总是用成人社会的要求来规范儿童。他们有些离奇的想法在成人看来也许是不可思议、幼稚可笑的,在儿童看来却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有些甚至还是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