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考试辅导资料汇总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49737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考试辅导资料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考试辅导资料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考试辅导资料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考试辅导资料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考试辅导资料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考试辅导资料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考试辅导资料汇总(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评价师考试辅导资料:水运交通安全基础知识1水运交通事故的定义 水运交通事故,是指船舶、浮动设施在海洋、沿海水域和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交通事故,如碰撞、搁浅、进水、沉没、倾覆、船体损坏、火灾、爆炸、主机损坏、货物损坏、船员伤亡、海洋污染等。水运业具有高风险的特点,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不但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而且还可能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有些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2水运交通事故的分类世界各国对海事的分类都有规定,尽管细节不同,但基本原则相同。我国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对水运交通事故进行了界定。碰撞事故。碰撞事故是指两艘以上船舶之间发生撞击造成损害的事故。碰撞事故可能造

2、成人员伤亡、船舶受损、船舶沉没等后果。碰撞事故的等级按照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确定。搁浅事故。搁浅事故是指船舶搁置在浅滩上,造成停航或损害的事故。搁浅事故的等级按照搁浅造成的停航时间确定:停航在24h以上7d以内的,确定为“一般事故”;停航在7d以上30d以内的,确定为“大事故”;停航在30d以上的,确定为“重大事故”。触礁事故。触礁事故是指船舶触碰礁石,或者搁置在礁石上,造成损害的事故。触礁事故的等级参照搁浅事故等级的计算方法确定。触损事故。触损事故是指触碰岸壁、码头、航标、桥墩、浮动设施、钻井平台等水上水下建筑物或者沉船、沉物、木桩渔棚等碍航物并造成损害的事故。触损事故可能造成船舶本身和岸

3、壁、码头、航标、桥墩、浮动设施、钻井平台等水上水下建筑物的损失。浪损事故。浪损事故是指船舶因其他船舶兴波冲击造成损害的事故。也有人称之为“非接触性碰撞”,因此,浪损事故的损害计算方法可参照碰撞事故的计算方法。火灾、爆炸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因素致使船舶失火或爆炸造成损害的事故。同样,火灾、爆炸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船舶损失等。风灾事故。风灾事故是指船舶遭受较强风暴袭击造成损失的事故。自沉事故。自沉事故是指船舶因超载、积载或装载不当、操作不当、船体漏水等原因或者不明原因造成船舶沉没、倾覆、全损的事故;但其他事故造成的船舶沉没不属于“自沉事故”。其他引起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的水

4、运交通事故。例如,船舶因外来原因使舱内进水、失去浮力,导致船舶沉没;船舶因外来原因造成严重损害,导致船舶全损等。3水运交通事故的等级根据事故船舶的等级、人员伤亡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可将水运交通事故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5个等级。但特大水上交通事故分级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国务院于1989年3月29日发布施行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所称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劳动部根据该规定的授权做出下列解释:水运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即为该规定所称

5、的特别重大事故。安全评价师考试辅导:易燃液体的分类根据易燃液体的贮运特点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2901年修订版),将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3类。甲类:闪点28;乙类:28闪点60;丙类:闪点60。根据易燃液体闪点高低,依据GB6944-19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将易燃液体按闪点分为以下3类。第1类:低闪点液体,闪点-180C;第2类:中闪点液体一18闪点23;第3类:高闪点液体23。安全评价师考试辅导:煤矿交接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煤矿井下的情况是时常变化的。特别是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天天都在向前推进,会时常出现新的情况。所以,每次到工作岗位后,在开始工

6、作前,首先要把情况特别是安全方面的情况问清楚,不了解情况就盲目开始工作是不安全的。要掌握工作地点的情况,就要做好交接班工作。井下所有人员都必须在工作地点交接班,没有固定工作地点的工种,也要在指定地点交接班。交接双方,都必须用团结友爱和对同志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认真地把本班的工作情况、安全情况,可能会发生危险的地方,详细告诉接班的人。特别是在回采和掘进工作面工作的人,更要把工作面顶板变化情况、支护情况和瓦斯情况向接班的人交代清楚,交代清了才能离开。接班的人,除了认真考虑交班人的意见外,还应该主动询问上一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并根据交班人交代的情况,在开始工作以前,先把工作地点存在的不安全隐

7、患处理完。做到在安全条件下进行生产,顺利完成本班任务。 不论交班的人或接班的人,都应该主动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尽量在本班处理完,不给下一班留下隐患和麻烦。班和斑之间要互相创造安全生产的条件,互相打好基础,纠正和克服自顾自的本位主义倾向。 过去,在井下发生的一些事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不重视交接班情况不明而造成的。我们应该接受这个教训,认真坚持做好交接班工作。年安全评价师考试:安全评价知识介绍在欧美,安全评价被称为“风险评估”或“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在日本,为了顺应人们的心理,改称为“安全评价”。在我国,多称之为“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以保障安全为目的,按照科学的

8、程序和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或工业生产中潜在危险进行预先的识别、分析和评价,为制定基本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本讲座概述了安全评价的内容、特点、作用及主要评价方法,将陆续介绍常用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的内容 本世纪60年代初,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美国。美国空军倡导系绕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而美国道化学公司则首创了危险指数评价方法,迄今为止已逐渐形成了并行不悖的两大流派。不论哪一种评价方法,其主要内容不外乎以下4个方面:危险的识别、危险的定量、定量化的危险与基准值比较、提出控制危险的措施。危险的识别是分析所研究对象存在的各种危险;危险的定量则是研究确定这些危险发生的频率及可能造成的后

9、果;一般将定量化的危险称之为风险,与基准值比较是将这些风险与预定的风险值相比较,判断是否可以接受;控制危险措施即是根据风险能否接受而提出的降低、排除、转移风险的对策。 安全评价的特点 安全评价的系统、预测和定量的特点从一开始就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它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对传统安全管理体制的冲击,促进了现代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它对现有安全技术的成效作出评判并提示新的安全对策,促进了安全技术的发展。与传统的安全分析和安全管理相比,安全评价的主要特点是: (1)确立了系统安全的观点。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日趋复杂和连续化生产的实现,系统往往由许多子系统构成。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就必须研究每一个子

10、系统,另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点”往往会被忽略而引发事故,因而“接点”的危险性不容忽视。安全评价是以整个系统安全为目标的,因此不能孤立地对子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而要从全局的观点出发,才能寻求到最佳的、有效的防灾途径。(2)开发了事故预测技术。传统的安全管理颇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即从已经发生的事故中吸取教训,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有些事故的代价太大,必须预先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安全评价的目的是预先发现、识别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于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消除、控制这些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3)对安全作定量描述。安全评价对安全作定量化分析,把安全从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数量指标,从而为安全

11、管理、事故预测和选择最优化方案等提供了科学依据。虽然在某种意认上说,安全评价是一种创新,但它毕竟是从传统的安全分析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传统安全管理的宝贵经验和从过去事故中汲取的教训对于安全评价依然是十分重要的: 安全评价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评价的上述特点,使它在杜绝、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及事故原因分析诸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安全评价已越来越多地列入各国法规、标准以及国际组织有关规范的条款中。这表明安全评价已正式确立了它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1.安全评价业已成为工程项目建设中必须的一项工作。美国重要的工程项目都要进行安全评价。日本劳动省则要求新建、

12、改建的化工厂执行化工装置六阶段安全评价。英国甚至规定新建企业没有安全评价就不得开工。 我国将安全评价作为工程项目“三同时”的一项新内容,是使“三同时”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和制度化的重要举措。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GB 13548-92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评价通则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中规定了安全评价的原则和方法。1992年,劳动部发布了LD31-92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部颁标准,标准中规定“报批初步设计时,必须附安全和工业卫生评价报告”。1996年10月,劳动部发布了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监察规定,其中规定“初步设计会审前,必须向劳动行政部门报送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13、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含劳动安全卫生专篇(见附件一)和有关的图纸资料。”另外还规定“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一)大中型和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 (二)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1998年2月,劳动部发布了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对安全评价的具体内容作了详细规定。 2.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标准系中的基础性内容 随着工业的发展,质量保证体系及环境保护体系得到人们的认同,ISO9000系列标准和ISO14000系列标准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采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统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就世界范围看,安全管理体系业已形成。危险辨识、风

14、险评价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前提。因此,在有关安全管理的标准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安全评价作为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加拿大的责任与关怀将“危险评价”作为“支持实施规程应遵守的合作计划”9项工作内容之一,ISO/CO14690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中将安全评价列为七大要素之一;其他像美国职业安卫生管理体系、英国标准BS8800、澳大利亚标准AS1470也都包括了安全评价的内容。我国的职业安全管理体系试行标准主要由5个要素组成,在“计划”要素中将“危险辨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企业标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可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的十大要素之一就是安全评价。 3.安全评价成为控

15、制重大工业事故的重要手段 为避免重大工业事故,国际劳工组织于1993年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其中要求雇主须提交“安全报告”,“安全报告”的第1项内容就是“危险的鉴别与分析以及对事故危险的评估,包括考虑各种物质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国际劳工组织1988年出版的重大事故控制实用手册(major hazard control),中将“危险评价“作为企业管理者的职责并提供了若干安全评价方法;国际劳工组织1991年出版的重大工业事故的预防(prevention of major industrial accident)中“危险分析”则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1992年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发布的联邦法

16、规高度危害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 of highly hazardous chemicals)规定,应在5年之内完成“危险评估”并且在以后要对业已完成的“危险评估”重新确认。美国环保局发布的化学事故预防规定(chemical accident prevention provisions)也有进行危险分析和评价的条款。欧州共同体于1996年对1982年的塞维索法令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指令96/82/EC危险物质重大事故危险的控制要求,成员国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应涉及“(ii)鉴别、评价重大危险修订、实施由正常操作或不正常操作引发的重大危险的系统鉴别方法,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