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5-2016学年高一4月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30842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2015-2016学年高一4月阶段检测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理-2015-2016学年高一4月阶段检测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物理-2015-2016学年高一4月阶段检测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物理-2015-2016学年高一4月阶段检测物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物理-2015-2016学年高一4月阶段检测物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2015-2016学年高一4月阶段检测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2015-2016学年高一4月阶段检测物理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个准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2、淮安有轨电车一期工程线路西起市体育馆,沿交通路至大运河广场北侧,经和平路至水渡口广场,向南沿翔宇大道、楚州大道至淮安区商贸城。全长公里,共设车站23个。下列关于有轨电车说法正确的是( )A、有轨电车在转弯时,合外力为0B、有轨电车在转弯时,速度过大,会对外轨道有侧向压力C、有轨电车在转弯时,速度过小,会对外轨道有侧向压力D、有轨电车在转弯时,当有轨电车质量改变时,安全速率也将改变3、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轮,大轮直径是小轮直径的2倍,A是大轮边缘上一点,B是小轮边缘上一点,C是大轮上一点,C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小轮半径,转动时皮带不大滑,

2、则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A、 B、 C、 D、4、A、B竖直墙壁,现从A墙某处以垂直于墙面的初速度抛出一质量为的小球,小球下落过程中与A、B进行了多次碰撞。碰撞过程中,竖直方向速度不变,水平方向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原方向相反。下面四个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下落过程中小球的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5、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A、 B、 C、 D、6、一种玩具的结构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铁环的半径为,环上有一穿孔的小球,仅能沿环做无摩擦的滑动,如果圆环绕着过圆心的竖直轴以的角速度旋转(取)则小球相对环静止时

3、与环心O的连线与夹角为( )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7、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水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如图所示。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B、相对地面做变加速曲线运动C、时刻猴子对地速度的大小为D、时间内猴子对地的位移大小为8、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的小球,在半径为R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能够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0B、小球能够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C、若

4、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则此时小球对管道外壁有作用力D、若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则小球通过最高点时与管道间无相互作用力9、如图所示,一个圆盘可绕通过圆盘中心O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个小物块A,A距离中心O点的距离为,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它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B、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圆盘中心C、当角速度超过时,物体开始相对圆盘滑动D、当角速度超过时,物体开始相对圆盘滑动10、科学家预测银河系中所有行星的数量大概为2万亿-3万亿之间。若宇宙中有一颗未知行星,其半径和地球半径相

5、同,但质量却是地球质量的两倍。若地球上的卫星a和未知行星上的卫星b距离地面的距离相同,则( )A、卫星a和卫星b的线速度之比为B、卫星a和卫星b的线速度之比为C、卫星a和卫星b的周期之比为D、卫星a和卫星b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1、暗物质是二十一世纪物理学之谜,对该问题的研究可能带来一场物理学的革命。为了探测暗物质,我国在2015年12月17日成功发射了一颗被命名为“悟空”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已知“悟空”在低于同步卫星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小于其运动周期),运动的弧长为,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弧度),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悟空”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6、B、“悟空”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C、“悟空”的环绕周期为D、“悟空”的质量为12、如图所示,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弹簧劲度系数为,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速度为,则此时( )A、物块B满足B、物块A加速度为C、物块A重力的功率为D、拉弹簧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物块A做功为三、实验题13、(1)某同学想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小球的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

7、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C、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D、将小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利用直尺将各点连成折现(2)若用如图所示的小方格纸来记录小球的运动轨迹,并且测得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所示,则小球做平抛运动初速度 (用和L表示)(3)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某同学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 )(单项选择题)A、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

8、号为2、4、6的实验数据C、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D、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14、如图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思考该探究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操作中需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其最根本的目的是 A、防止小车不能被橡皮筋拉动B、保证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C、便于小车获得较大的弹射速度D、防止纸带上打点不清楚(2)实验中甲、乙两同学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变化。甲同学:把多条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并把小车拉到相同位置释放;乙

9、同学:通过改变橡皮筋的形变量来实现做功的变化。你认为 (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可行,原因是: 。(3)本实验可通过作图来寻找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若所做的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一步应作 (填“”或“”)的关系图像。四、计算题15、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纸箱,质量。纸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若用水平向右,大小为的拉力使木箱从静止开始运动,木箱向前运动了。()求:(1)此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的功;(2)此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3)此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16、一质量为,额定功率为的汽车从静止开始在水平路面上以恒定的额定功率启动,若汽车所受的阻力为车重的倍。(取)求:(1)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10、(2)汽车在该路面上行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3)汽车的速度为时的加速度大小。17、如图所示,半径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与圆环的端点A。一质量的小球,以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运动,并恰好通过最高点B点。(取重力加速度)求:(1)小球此时到达最高点B点的速度大小;(2)若最后小球落在C点,求A、C间的距离;(3)小球在水平地面上刚开始运动时距离A点的距离。18、如图所示,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以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

11、的质量为的长木板。已知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水平,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接触,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圆弧轨道的半径为,C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求:(1)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2)小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3)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的最小长度。参考答案:1、A 2、B 3、C 4、B 5、B 6、D 7、CD 8、ACD 9、BC 10、ACD11、BC 12、BD13、(1)AC;(2);(3)A14、(1)B;(2)甲;甲同学方法便于确定各次弹力做功倍数关系;(3)15、(1)根据功的公式:。(2)根

12、据摩擦力公式:则摩擦力的功为:。(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根据位移公式:,则:则功率为:。16、(1)根据题意可以得到阻力为:。(2)当速度最大时,即则根据功率公式:。(3)根据功率公式:,得到: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17、(1)根据向心力公式:,得。(2)根据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得水平方向:。(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根据动能定理,全过程,则:整理可以得到:。18、(1)小物块在C点速度大小为:。(2)小物块由C到D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小球在D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方向竖直向下。(3)设小物块刚滑到木板左端达到共同速度,大小为,小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过程中,小物块与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速度分别为:, 对物块和木板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即木板的长度至少是。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