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节.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16320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2节读“某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图”,回答12题。1在“某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AE反映的现象是A城市化进程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A甲A B乙CC甲B D乙F解析第1题,图中AE体现了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升高的过程,属于城市化进程。第2题,右图中甲阶段劳动力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说明该阶段处于城市经济最为发达的阶段,应为城市化后期阶段,因此应对应左图中的E、F阶段。乙阶段中农业人口比重为55%60%,故城市化水平为40%45%,对应左图中的C阶段

2、。答案1.A2.B(2014济宁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A甲地价上涨;乙交通拥挤;丙各类产业迁出B甲交通拥挤;乙地价上涨;丙各类产业迁出C甲各类产业迁出;乙交通拥挤;丙地价上涨D甲地价上涨;乙各类产业迁出;丙交通拥挤4图示现象可能导致A市中心人口大幅度增加B城市化水平不断下降C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D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解析第3题,城市土地供应紧张势必导致地价上涨;城市生活成本提高、质量下降,将使一部分人口和企业迁离城市。第4题,卫星城可以分散一部分大城市职能,对大城市起到减轻人地矛盾、改善环境的作用。城市化水平没下

3、降,反而有所上升;中心商务区也不会向郊区迁移。答案3.B4.C(2014课标)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12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解析第1题,图示“握手楼”是珠三角城市周边农民在自家宅基地建起的紧邻在一起的多层住房楼,再结合珠三角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观念,应选D。第2题,该中心城市大量人员到市郊租住不利于采光,绿化且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等诸多弊端的“握手楼”,说明市区住

4、房需求大,但大量人员又购房能力不足。答案1.D2.B(2014四川)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4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解析第3题,人口密度越大,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就越多。读图,根据不同距离处两条曲线的差值判断,2010年比1990年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的部分在10千米附近。第4题,图中人口密度在市中心附近

5、明显呈下降趋势,在郊区人口密度呈明显上升趋势,说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结果。答案3.D4.D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拉美主要国家城市化水平表”,回答12题。国家委内瑞拉乌拉圭阿根廷智利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9390888678757372451.上述拉美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其原因可能是A城市就业机会多B政策所致C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D工业化程度高2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拉美城市人口和城市等级关系的是 解析第1题,拉美国家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高显然不对;工业化程度不高,

6、城市不可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畸形发展。第2题,城市等级越高,城市人口越多。结合上题,拉美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主要是因为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人口高度集中在部分条件较好的等级高的大城市,故D选项正确。答案1.C2.D3下面是“四个地区的城市和乡村人口增长趋势图”。四个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速度越快,说明该区域的城市化速度越快。答案A(2015忻州模拟)读“某市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示意图”,完成45题。419982006年,该市A城镇化水平增速最慢B城市总面积逐年增长C农业人口逐年增长D建

7、成区面积与市区人口变化趋势相反5图示反映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A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B环境污染加剧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D交通拥堵日益加重解析第4题,从图可以看出,该市建成区面积、城镇化水平、市区人口一直呈增长状态。第5题,该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城镇化水平以及人口的变化幅度,可能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答案4.B5.C6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和乡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城镇化是指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和乡镇转移的过程B城镇化会增加城镇数量,扩大城镇规模C城镇化会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D城镇化水平越高,城乡间的差距越大解析

8、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的过程,城镇化会使城镇数量增大、规模扩大;城镇化会使产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城镇化水平高,尤其是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会使农村得到发展,城乡差距缩小。答案B(2015南阳模拟)下图为无锡市马山区19881998年间土地利用转换率与距交通干线距离的关系图。读图回答78题。7马山区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反映的地理过程是A农村城镇化 B农业机械化C交通快速化 D工业信息化8马山区土地利用类型中最有可能转换为建设用地的是A农田和水体 B农田和林地C果园和草地 D湿地和果园解析第7题,读图分析可知,马山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总体转化率和向建设转化率与据

9、交通干线的距离密切相关。即距离交通干线越近,土地利用类型发生的转化越剧烈,农村向城镇建设用地的可能性越大,显然反映的农村城镇化的过程。第8题,马山地处太湖沿岸,地形多丘陵低山,土地资源丰富,以农田和林地、水体为主,在其土地利用类型中,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田、林地最有可能直接转换为城镇建设用地。答案7.A8.B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910题。9据图推测可知A主要城市化地区多沿交通线分布B第一级阶梯城市分布较密集C东部沿海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乡村人口将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城市10在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特大城市急剧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耕地资

10、源日益减少城市规模不断缩小A BC D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城市化地区多分布于交通线两侧。第10题,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会占用大量耕地,并产生大量废弃物,使环境问题加剧。答案9.A10.C(2015衡水中学模拟)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112题。1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1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负面影响是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B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C

11、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D河道取直,水质恶化解析第11题,城市中的污水较多,易发生涝灾,城市渠化可以加快水流速度,从而提高排污排涝能力。第12题,城市渠化无法使地表水下渗,有害物质不容易稀释,导致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11.D12.B 二、综合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由“苏南模式”创造的一批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民务工的主要场所,苏南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农民生活质量也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如下图。材料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提高,每年有大量农民的土地、住房被征用,用来建设工业园区、道路设施等。城市化的过快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

12、题。(1)苏南五市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衡量指标是_。(2)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哪些?(3)根据材料二,简述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答案(1)南京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城市化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趋同。(3)问题: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加重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解决途径: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

13、保护。材料二(1)图中“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2)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3)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漫画提示“入托难”“房价高”“堵车”“就医难”“幸福感”,可分析得出答案。第(2)题,“城市病”的产生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划不合理等因素有关。第(3)题,抓住材料一中“生态城市”的含义即可正确作答。答案(1)居住困难,交通拥堵,受教育费用高,就医困难,环境质量恶化,幸福感下降。(2)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3)环境方面:经济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设施。能源利用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