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基础离线作业..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97609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学基础离线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成本会计学基础离线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成本会计学基础离线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成本会计学基础离线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成本会计学基础离线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学基础离线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学基础离线作业..(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成本会计学基础课程作业姓名:林宝云学 号:714009528005年级:2014秋学习中心:金华学习中心第一章 成本的概念、作用和分类关键名词1、商业成本 2、财务成本 3、管理成本 4、要素成本 5、成本项目6、直接成本 7、间接成本 8、可控成本 9、不可控成本 10、成本习性11、固定成本 12、变动成本 13、混合成本 14、相关成本 15、无关成本1、商业成本购进商品的原始进价和购入环节交纳的税金,以及商品流通从事商品购进、调拨、储存、销售活动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2、财务成本是指财务会计中根据企业一般成本管理要求根据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和成本

2、核算规定通过正常的成本核算程序计算出来的企业成本它可以是产品成本也可以是劳务成本等等。 3、管理成本是对各种手于特殊成本管理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各类较新颖成本概念的总称。人们以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划分为依据而将成本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两大类。 4、 要素成本企业是用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来进行生产的。使用这些要素企业必须向其所有者支付一定的费用这种费用就叫作要素成本。 5、 成本项目为了具体地反映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还应进一步划分若干个项目即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成本项目。 6、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产品具有直接关系的成本。 7、 间接成本指与某一特定产品没

3、有直接关系的成本。 8、 可控成本指可以由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加以有效控制的那部分成本。是一种责任成本通常也是一种可追溯成本。 9、 不可控成本指不能由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加以有效控制的那部分成本。 10、成本习性又称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11、 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时间和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12、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 13、混合成本混合成本的数额随着业

4、务量的变动而呈非正比例的变动。14、相关成本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影响或在经营管理决策分析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各种形式的成本。 15、无关成本过去已经发生,或虽未发生但对未来经营没有影响的成本.也就是在决策分析时,可予舍弃,无须加以考虑的成本.如沉没成本、历史成本、不可避免成本、不可递延成本与共同成本等都属于这一类,在各个备选方案中,项目相同、金额相等的未来成本,也可视同无关成本思考题1、 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有何区别? 答:经济成本不仅包括会计上实际支付的成本而且还包括机会成本。 2、 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什么? 答: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3、 财务成本与管理成本有何区别

5、? 答: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 4、 成本有哪些主要作用? 答:一是作为价值补偿的尺度作为指定产品价格的基础三是作为经济决策的依据四是作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参考数据。 5、 成本有哪些分类方法? 答:一是按成本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二是按成本的经济用途进行

6、分类三是按成本与特定产品的关系进行分类四是按成本的可控性进行分类五是按成本习性进行分类六是按成本与决策的相关性进行分类七是成本的其他分类第二章 成本会计及其制度的演进 关键名词1、成本会计 2、实际成本会计制度 3、标准成本会计制度 4、全部成本会计制度5、变动成本会计制度 6、作业成本会计制度答案: 1、 成本会计是指日常化、制度化地将成本计算技术与会计核算方法相结合的一种会计制度。从学科性质上说成本会计又是财务会计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2、实际成本会计制度是指以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计算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 3、 标准成本会计制度是指预先制定标准成本然后在标准成本基础上再计算出实际

7、成本并利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确定成本差异和进行差异分析与报告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 4、 全部成本会计制度是指将所有的成本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全部都计入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 5、 变动成本会计制度是指将所有的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将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成本列为期间费用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 6、作业成本会计制度是指以作业或活动作为基础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通常又简称为ABC制度。 思考题 1、 成本计算与成本会计有何不同? 答:成本会计是在成本计算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成本会计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成本计算与财务会计及其账表体系的成功结合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

8、展早期的成本会计先是发展成为近代成本会计又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成本会计其职能从单一的成本核算向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多方面扩展随着现代成本会计理论的日益成熟、学科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内容的日益丰富它又逐渐从传统的财务会计中相对地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会计学科并为以后管理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现代成本会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现代成本会计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3、 如何做好企业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 答:1.建立成本会计机构2.配备成本会计人员3.制定和推行成本会计制度 4、 简述成本会计的演变

9、答:成本会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演进从传统的实际成本会计制度出发陆续发展了变动成本制度、标准成本会计制度、作业成本汇集制度等。此外还以专项成本研究作业制度化的成本会计制度的补充。 第三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概述 关键名词1、权责发生制 2、收益性支出 3、资本性支出 4、生产经营生产费用 5、生产费用6、费用要素 7、成本项目 8、生产成本 9、制造费用答案:1、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是以权责关系是否已经实际发生为基础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 2、收益性支出是指仅仅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收益的取得有关的支出即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内的收益。 3、资本性支出

10、是指不仅仅为取得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内的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该项支出的发生还有助于以后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后收益的取得。 4、生产经营生产费用是指因从事经营管理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包括用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因筹集和使用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5、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包括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费用、生产工人工资费用和制造费用等。 6、费用要素是指将费用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所取得的类别。 7、成本项目是指将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所取得的类别 8、生产成本是指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

11、项生产费用。 9、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的各生产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时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思考题 1、 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可靠性原则2.分期核算原则3.及时性原则4.合法性原则5.一致性原则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7.权责发生制原则8.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9.重要性原则10.效益性原则 2、 为了保证成本核算资料的正确性,成本核算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方法和价值转移方法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3、

12、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是哪些? 答:一、做好各项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二、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三、建立和健全的原始记录工作四、制定和修订厂内计划价格。 4、 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各包括哪些内容?两者有何关系? 答:费用要素的内容包括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折旧费、资产减值损失、利息费用、税金、其他费用。成本项目的内容包括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的关系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是成本会计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上看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都是对企业某一特定的费用所作的分类有些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的名称也非常类似。如

13、材料、工资等它们都反映了企业的耗费。另外就核算程序而言成本项目的金额总是由费用要素转化而来的费用要素中的生产费用要素形态都将转化并归属到不同的成本项目之中。当然这里的费用要素和成本项目间的对应关系既可能是一对一也可能是一对几的关系。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分类的标准不同2、被分类的费用不同3、费用所属的时期不同。 5、 进行成本核算应设置哪些帐户? 答:进行产品成本核算需要设置相应的成本核算账户最具典型意义的成本核算账户有“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第四章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关键名词1、先进先出法 2、后进先出法 3、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4、移动加权平均法5、个别计价法

14、 6、一次摊销法 7、分次摊销法 8、五五摊销法 9、净值摊销法10、折旧 11、年限平均法 12、工作量法 13、双倍余额递减法答案: 1、 先进先出法是指假定先入库的材料先发出上一批材料发完后在发下一批这样顺着次序按各批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确定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 2、后进先出法是指假定后入库的材料先发出最近入库的这一批材料发完后再发前一批这样依次向前推并按各批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确定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 3、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材料的月初结存量和本月收入量为权数计算出本月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然后以此为依据确定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 4、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每购入一批材料后就重新计算一个与之对应的新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此作为下批发出材料成本计算依据的一种方法。 5、 个别计价法是指以材料实际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发出材料成本计价依据的一种方法。 6、 一次摊销法是指在新的包装物第一次出租、出借时以及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就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当月成本、费用的方法。 7、 分次摊销法是指根据包装物与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期限将其价值分月摊入成本、费用的方法。 8、 五五摊销法是指包装物在第一次发出时或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在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一半的方法。 9、 净值摊销法是指根据包装物的摊余价值即包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