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艺术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93628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即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即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即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即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即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即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即艺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即艺术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林 琳内容摘要:通过对教育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与现状的阐述,引发出教育需要艺术化及教育艺术化的要求,并对教育艺术化所注意的问题从四方面作了尝试性论述。关键词: 教学 教育 艺术 “教育”是神圣的,乃教书育人之意。而如今的教育却不知从何时起兴起了一股“教学模式的突击集成和学习之风,面对不同条件,不同学生,不同状况,盲目学习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完全忽略“此模式非彼模式”,忽略了“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没有达到因材施教,更不用说因人施教了;而在育人上的缺失更是如今教育种种不尽人意之根源,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唯分数至上的教育理念似一个魔咒,足以使人的兴趣

2、和激情全部泯灭却又无计可施;考试冠之“公平选拔”不断地宣示着自己的合法性让人无法摆脱在这里教育的目的不再是育人了,而成为了制造优等品和残次品的加工厂,学生既是产品又是做题和考分的机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发生这么多校园虐待事件,师生之间,同窗之间变得那么冷漠甚至残忍,因为教育仿佛进入了“大工业”时代,只讲求快速增效这种教育上的“”,不讲求生态发展,不断地制造思想僵固,情感缺失的人!而教育的实质是要培养发展的,独特的,创新的,有生命力的,有活力的,自由的人性;目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师生通过对方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人类和未来,感悟新的生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育的长周期性,说明了教师需要十

3、足的耐心、爱心和信心。中科院徐匡迪院士曾勉励教育工作者:“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对事业的献身精神,对科学价值的求真精神和对艺术生命的创新精神。有一种艺术可以点亮了人的心灵,构筑人的精神家园,那就是教育的艺术。教育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必定不是靠生搬硬套就可以成功的。所谓教育艺术,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恰当地选择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教育方式方法,去引导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学校是教师与学生生活的主场所,教师就是通过组织每节课,每项课外活动乃至整个学校生活来教育学生,从而实现教育目的。这里绝对杜绝劳民

4、伤财式的哗众取宠,而是在一堂课,一项活动中散发出的适时教育的美:紧凑连贯的内容,形象优美的语言,课上不乏来的一段连珠妙语,使学生思维活跃;清新漂亮的板书,从容自如的教态,有时教师的一个巧妙的解答、发问或肯定学生自身细小的发现而引发地微笑与深思教育本身就应该闪现着智慧的光华,如此这般,皆是教育体现着艺术的魅力!教育的艺术首先要求教师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及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教师职业作用的重要性,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职

5、业价值观。徐匡迪说,在当今社会,教师的价值取向必然受到社会生活变化的冲击,最突出的就是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与现实的功利主义之间的矛盾。我们万万不能简单地把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与教师崇高的追求等同起来。“市场经济从来就不是指导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惟一准则。”一个学校千万不能为追求收入而淡化了它最根本的职责。“在这方面,那些上课留一手,课余搞家教的做法,那些以交钱抵分数换取入学资格的方式,值得反思和警觉。” 一个小男孩十一岁时踢球不小心打碎了邻家的玻璃,父亲借钱给他赔付邻居,并叫他一年后还钱,于是小男孩便艰苦打工挣钱,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

6、动来承担过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正是里根的父亲拥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才把教育的艺术体现出来,他不去着急和关切所要赔付的金额而更关注儿子在这次错误中所要受到的教育。所以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具备这种素质,能够在处理形形色色学生问题的时候,通过问题表象发现问题背后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教育因素。其次,教育的艺术需要教育者善于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目标而心无旁骛的奋斗进取。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目标不仅是奋斗的方向,更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有了目标就有了热情和积极性,进

7、而就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才会感受奋斗与成功的喜悦!明代徐霞客,从小立志不做官要做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年轻时常常躲在他家附近茂密的竹林里,逃避邀他出来做官的人,斥责这些人是“利禄之徒”。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徐霞客在母亲去世后就匆匆踏上旅途,足迹几乎遍及全国,为我国地理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终于成为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可见,定立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是多么的关键与重要。然而,目标也不是凭空而立的,它的制定要与主、客观情况相符合相联系,然后认认真真地去完成自己的那份目标,这样才能起到促进作用。一个人若是做事不专,是很难做好的。正如黑格尔说的“一个志在有成就的人,他必须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

8、的人,其实什么都不能成,而终归于失败。” 对于需要鼓励指导的学生来说,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树立阶段性与长远性目标!教师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帮助学生树立适合自身成长与发展的目标,鼓励学生努力奋斗,让学生体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成就感,从而获得或增强学习自信心。所以善于运用目标教育,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教育的艺术还要求教师要善于在平凡的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生成。课堂生成不仅仅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上,还应该是对学生人格的生成。魏瑞江老师讲过一个案例:他在上人教版三年级教材万花筒一课时,问学生是否玩过万花筒时,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问:“好玩吗?”“好玩!”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又问:“为什么

9、?”“因为里面有色彩斑斓的变化。”学生答。按理说学生的回答应该让老师满意了,但他并没有表扬他们,而是以怀疑的态度质疑学生当中肯定有没玩过的,并示意有谁没玩过告诉老师,还承诺绝对不会笑话他们。结果有6名学生大胆地举起手。老师非常郑重地告诉这6名学生每人获得100分。这时其他同学不满地问老师:“为什么给他们100分?”“因为他们诚实。”学生们反问道:“我们也诚实呀?!” “那好,也给你们100分。” 就在学生们脸上刚一露出笑容的时候,魏老师又补充一句话:“但你们当中还会有没玩过万花筒的。”说完后开始讲课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练习中又有12个同学先后承认自己没玩过万花筒。结课时他问孩子们:“这节课你们学

10、到绘画本领的同时还学到了什么?”“诚实!”学生们认真地做出了回答。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例子,但它足以说明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体现出教师教育的艺术。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完成教学目标,对孩子们的回答不能提出质疑,很有可能就在无意中助长了孩子们虚荣的一面。这样一来教育的功能就在教师的漠然教学中流失,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人格教育比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接近教育的本质。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教育艺术化,可以从以下四点研习修炼:一、做言传躬身教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

11、完美统一,“教师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现实的态度,都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可见,教师的知识水平是学生开阔视野的保障,教师的道德素养是学生思想品质的典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学生受教于德高望重的名师,往往会内外兼修德才兼备,因为不仅有师道尊严约束着,还有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着,学生一般不会有偏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自然是这个道理。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学生也是老师的影子,教

12、师为孩子创造的环境决定着他们的人格成长: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忍让,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学会欣赏,在公正中长大的孩子学会正义,在安全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信任;相反,在苛刻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刻薄,在斥责中成长的孩子学习愤怒,在偏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私,在恐惧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卑。都说现在的孩子不听话,不好教育,更有师者高举“一天一顿打,将来上北大!”的旗号,忘却了师德尊严,身正典范,为孩子建立了一个拳头说了算的榜样,这样的孩子以后处理问题当然也会用拳头来说话了。因此教师以身作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艺术,或者说是更重要,更高超的教育艺术。只有身教和言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理想的教育效果。二、慎惩戒巧赞赏惩戒与

13、赞赏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为促进被教育者思想和行为的良性发展而采用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在平常的教育生活中多数教师善于对平时表现不错,进步快,优点多,长处显著的学生施与更多的赞赏;对那些总犯错误的学生则要么是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以体现责任感,要么是“一肚子邪火”简单粗暴地训斥、罚站、写检查以彰显教师的权威,实际上这只是对两种教育方法表面化,机械化的运用,并不一定有好的教育效果。真正的运用好惩戒与赞赏需要教师高超的教育艺术。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

14、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这是著名的“四颗糖果”的故事,它蕴含着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理念,折射出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教师不管遇到什么样教育事件,不管运用何种教育手段都要坚持正面教育,

15、以激发孩子们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帮助孩子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促使孩子们知错就改。细心的教师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包括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在学习中都越来越不自信,心理负担越来越重,究其根源就是教师和家长在无形中长期不允许孩子们犯错,不允许孩子失败,孩子失败了就习惯一味指责,让孩子们丧失了承受失败的能力,没有让他们懂得失败之后是还会有机会的这个道理,造成了孩子们过多的担心失败后会怎样,造成了孩子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实际上,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现象,对此应该有一颗宽容之心。教育家是怀着善心的,不以惩罚为目的,应当允许所有的孩子偷偷地改正自己独自一个人犯的错误。教育中经常错误地使用强迫别人改正错误的方法,导致许

16、多孩子走向反面。大部分“坏孩子”是在没有机会和条件改正错误的情况下越走越远。作为教师,要具备正确的,平和的,健康的教育理念,善于运用教育的艺术是多么的重要!三、善择机敏于教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时会在很不恰当的时候训诫孩子,使学生“下不了台”,严重的还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那就谈不上什么教育效果了。选择和把握好教育时机敏锐地发现和挖掘形形色色教育事件中的教育因素,以启发学生正向思考,引领学生良好行为的塑造需要教师的教育艺术和智慧。天津市特级教师魏瑞江在他的课堂上,面对对美术课毫无兴致的学生是这样处理的:一位学习特别好的学生,在美术课上表现得很散漫,对绘画不感兴趣。每次作业老师都会问他:要不要试试,但六周的课下来没见他动过笔,第七周老师自编了我心中的100个太阳一课,还是一如既往地对他说:这个内容很有意思,要不要试试?但又一次被他拒绝,老师无奈地对他说:很遗憾又少了一张优秀的作品。听了老师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