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91215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讲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行星地球知识总结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l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l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l 天体系统的层次: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l 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同向性(自西向东)、共面性(近似在一个平面上)、近圆性l 类地行星结构特征(距日远近、质量、体积):距日近、质量小、质量小l 八大行星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l 按结构特征的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三、特殊性存在生命的行星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l 太

2、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l 太阳能量的来源:核聚变4HHel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直接提供光、热资源 地球上大气、水和生物活动主要动力 日常生活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能、煤、石油等)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l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l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l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耀斑,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黑子:温度比其他地方低; 耀斑: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黑子、耀斑周期:约11年。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l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

3、波通信;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极地地区出现极光; 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l 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l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24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l 速度: 角速度:除两极,角速度相同,约15度每小时,两极点角速度为0。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点为0。l 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使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地球位于近日点及附近时,公转速度快,

4、位于远日点及附近,公转速度慢。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黄赤交角l 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之间的交角,目前度数为2326l 黄赤交角度数=回归线度数 黄赤交角度数=90-极圈度数2、太阳直射点l 地表接受阳光垂直照射的点l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是回归年。三、地球自转的意义(一)昼夜交替l 晨昏线(圈):晨昏线平分地球,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所在的面。l 晨昏线包括晨线和昏线,沿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到昼为晨线,反之为昏线。l 通过晨昏线判断节气:(二)产生时差l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叫地方时。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上地方时不同。经度相

5、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四个特殊地方时:6、12、18、24l 区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每个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东加西减。国际日界线:基本沿180度经线,由西向东跨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由东向西跨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加一天。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东经120度地方时。l 区时的计算:时区=经度/15,小数点后面四舍五入。(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l 地转偏向力:促使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四、

6、地球公转的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l 二分二至的昼夜长短情况:l 昼夜长短的变化(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l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l 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即当地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l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3)四季更替和五带l 四季划分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太阳辐射最多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太阳辐射最少春秋季:冬夏的过渡季节3、4、5为春季,6、7、8为夏季

7、,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l 五带的划分图1 地球上四季五带形成此框图很明显的表明,四季五带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有夹角,因为黄赤夹角的存在才有了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有了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才有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才有了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随着季节的变化产生的就是四季,随着纬度的变化产生就是五带。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l 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特性:纵波: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横波:能量大,只能在固体中传播l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的层面叫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l 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l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物质由岩石组成。岩石圈包含地壳。二、地球的外部圈层l 大气圈l 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l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