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李白杜甫诗定稿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588208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1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维李白杜甫诗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王维李白杜甫诗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王维李白杜甫诗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王维李白杜甫诗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王维李白杜甫诗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维李白杜甫诗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维李白杜甫诗定稿(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维李白杜甫诗鉴赏集相 思 (唐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 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是写一位女子,送她的情侣出远门,可能是到遥远的南方去,临别时的几句赠言。女子说,你到南方去,红豆便生在南方,到春天它便会发芽生枝,希望您多采一点,这东西是最懂得相思的了。话就到此为止,非常简单明白,但又包容着无限的深情厚意。其二,红豆的异名相思子的来历,联系着一个因多情而死的传奇故事,大概这个故事在唐代已经普遍流传。温庭筠在新添声杨柳枝词中也写到:“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红豆是刻骨相思的象征物,希望对方多多采撷,正是希望他象传奇故事中的那位妻子一样多情,希望情侣到了南方时时忆念她,永远忘不

2、了她。反过来,不也表现了这位女子的一片痴情吗? 刘拜山评论说:“藉红豆表己之相思,愿人之毋忘,风神摇曳,韵致缠绵。托物抒情,言近意远,是右丞五绝独造之境。 “(千首唐人绝句)早秋山中作 (唐 王 维)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 东溪守故篱。岂厌尚平婚嫁早? 却嫌陶令去官迟。草堂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这是王维的又一首归隐名作,此诗是七律,比起五律来,写得更酣畅些。首联写自己决心归隐的动机。表面上是说,由于自己无才做官,所以不敢牵累太平盛世,只得归隐。实际上,表面的旷达决掩不住骨于里的悲愤。因此, “无才不敢累明时”句不是谦虚之辞,而是 愤激之言。颔联巧用尚长和陶潜

3、归隐的两个典故,不仅意思十分贴切,而且巧于修辞,一句用反诘语气,一句用陈述语气,使 诗句富有变化。 “可见王 维修辞的本领。 颈联写早秋山中景色,直到此时,方才点题。诗人抓住“ 蛩响”与“ 蝉声 ”两种早秋山中的典型声响,运用“急”“ 悲” 二字,就十分出色地渲染了隐居环境的幽寂、空旷、凄凉,为结 尾作了很好的铺垫。尾联进一步具体描写诗人寂寞而悠闲的隐居生活,暗用陶弘景白云之典,十分贴切 酬张少府 (唐 王 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这首诗一开头就写“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如何面对世界,这是一个带有人生哲理的大问题

4、,颇不易解决。颔联顺着这个意思,写自己也感到,毫无良策,只能归隐于故乡而已。此诗精彩处是在后两联。颈联写诗人的闲适生活,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两个颇有特色的镜头:一个是诗人在松树下静坐,一阵山风吹来,诗人的衣带被解开了,觉得无比凉爽,多么悠然自在啊!另一个是 诗人在山月朗照下弹着琴,琴声悠扬,周围一片静谧,多么富有诗意啊!最精彩的还在尾联,完全出之以空灵之笔:“ 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 ”你要问我命运 穷通的道理吗?请听那渐渐远去的渔歌吧!汉江临眺 (唐 王 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两句,连用地

5、名和水名,通过“接”与“ 通”这两个壮健而准确的动词,居然把这些原来无生命的地名和水名写得活了起来。 颔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两句,传诵千古,名扬中外。江水浩淼,似乎漫流在天地之外;远山隐约,好象在似有似无之间。诗人巧妙地以动势来描绘山水的颜色,使人感到,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浮动着一线银白,隐现 着几抹淡影。颈联“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两句,再运健笔,写远处州城仿佛浮悬在水边,天边波澜亦似动荡于太空,将“ 浮”与“动”两个极普通的动词运用在这里,准确灵动,出神入化,既现妙境,又出奇趣,真要令人叹为观止!尾联归结到襄阳风和日丽,美景迷人,竟令诗人,欲效法山简,为官于襄阳,永留在醉乡,以享此

6、山水清福。其留恋忘返之情,溢于言表。 山居即事 (唐 王 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 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此诗写山居幽静闲雅的生活和傍晚美丽动人的景色。先是诗人在寂寞中关上柴门,在苍茫中面对落晖, 颔联以“鹤巢松树遍”来反衬“人访荜门 稀“ ,不仅写景如画,对仗工整,还隐隐含有人比鸟势利、人不如鸟的意味。颈联观察细腻,写景入微,抓住了嫩竹和残荷的特征来写,敷色鲜艳,比拟动人。嫩绿的新竹上含着薄薄的一层新粉,显得生机勃勃;一位身穿艳红衣衫的莲姑娘褪下残破的红衣,换上绿色的靓妆,依然风姿绰约,其 风韵不减当年。这是多么美丽动人的拟人手法,把莲

7、花完全写活了。尾联仍以景结,写渡头灯火渐起,暮色逐渐降临,而采菱姑娘也陆续归来,一阵喧闹以后,山村又复归于平静,诗也到此结束。阅读此诗,只觉馨香满纸,美不胜收,令人陶醉,令人神往。赠孟浩然 (唐 李 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此诗高度赞扬了孟浩然淡于功名利禄的美好品德和高尚人格。首联是总赞,为一篇之纲。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语调亲切自然,直率真挚。 “风流”为多义词,此处指孟浩然潇洒清高的风度、气质。颔联赞他放弃做官,终身隐逸。这两句互文见义,上下句互补。不仅“红颜”时“弃轩冕” , “白首”时更“弃轩冕”

8、;不仅“白首”时“卧松云” ,而且“红颜”时早“卧松云” 。颈联写他“醉月” 、 “迷花”的闲适生活:频频醉卧于月下,何等潇洒;迷恋花木,不事君王,何等超脱。 “频中圣“是用典,指饮清酒而致醉。 尾联再总赞,但与首联并无重复之感。因为首联矢口而出,直言无忌;而尾联精心用典,颇合巧思。首联赞其风度、气质,尾联赞其品德、人格,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并且首尾呼应,前后照顾,更显得浑然一体,周密严谨。送储邕之武昌 (唐 李 白)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送尔难为别, 衔杯惜未倾。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诺谓楚人重,诗传谢朓清。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长江万里情”之句,表达了

9、李白思念武昌的情意犹如万里长江浩浩东流之水一样深广绵长;“空忆武昌城“中的“空”字,抒发了李白不能再去重游武昌的失落感。五、六两句,抒写惜别之情。诗人心中实在难受,故在离别宴席上频频举杯,虽然苦酒难以下咽,但为了珍惜友情,仍然没有把残酒倒掉。七、八两句对友人将去之地的湖山再作回忆和描述:洞庭湖畔,曾是皇帝演奏咸池之乐的地方,那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洞庭群山,曾象多情的友人一样追随诗人所乘坐的船只给诗人送行,诗人对其十分留恋。九、十两句赞颂楚人(即储邕)重然诺,守信用,储邕的诗犹如谢朓,清新秀发,最后两句,是诗人勉励储邕的话,诗人将自己送给储邕的诗比之为沧浪曲 ,并不是自高自大,而是对储邕的期望

10、值极高,是希望他象寻雍尊师隐居 (唐 李 白)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 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这是一首登门拜访隐者的诗,但重点在于描绘山景。首联一开篇就给人以碧崖摩天的强烈印象,然后再补叙雍尊师已隐居于此多年,逍遥自在,连年岁都记不清了。颔联写寻路上山和见面后的情景。 “拨云寻古道” 中“拨云”二字语带双关。既指登上天姥山最高峰拨云峰,又是山巅云雾缭绕、随人裹前拥后、必须拨开云雾目光方能远视的逼真描写。 “倚树 听流泉”,是两人已经会面,都倚靠在古 树上,一面谈话,一面倾听着淙淙的山泉清韵。颈联则进一步描写双方在从容不迫地谈话的情况,由于双方谈

11、话从容不迫,所以诗人才意外地发现青虫(此处青牛是指一种青色的虫)卧于叶底,白鹤眠于松枝。而这些景色,又进一步反过来烘托了雍尊师的逍遥放旷和两人谈话之投机融洽。故而不知不觉间,日色已晚,李白只得结束谈话了。诗人独自下山时,冲冒着山中的寒烟,虽然觉得别有情趣,但他舍不得离开高人雍尊师的惆怅之情,也是无法掩抑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唐 李 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 桥落彩虹。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 公?“江城如画里” ,劈头一句总写宣城如画的美景给诗人留下的极其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有笼罩全诗的作用。 “山晚望晴空” ,是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登上陵阳山的谢朓北楼

12、远眺时所见。当时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更显得“江城如画”啊!宣城有宛溪、句溪二水绕城而流,溪水清澈明净,象两面宝光鉴人的镜子,夹护着宣城,所以有“两水夹明镜”句:宛溪又有凤凰、济川双桥横卧其上,倒影投在水中,恰如彩虹从天上掉下来一样,所以有“双桥落彩虹”句。桥影倒映在溪水中,纤毫毕现,把“明镜”衬托得更加清澈。第三联的感情来了个骤然的转变,从恬静怡悦一下子转为凄清伤感:“秋季的来临促使梧桐变老。这样写,是为了抒发诗人浓重的潦倒迟暮之感。尾联用反诘句 ,言外是说如今怀念谢朓的人太少了,因而诗人更为感伤。 塞下曲(选一) (唐 李 白)其 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

13、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 为斩楼兰。此诗描写边塞将士生活极为艰苦,但是他们充满杀敌报国豪情。前四句写塞下苦寒:刚到五月,南方还是初夏季节,天山便下起了鹅毛大雪,没有鲜花,只有酷寒:只能从凄凉的羌笛声中听到折杨柳曲子,算是有杨柳这样的跟春天沾边的事物,但其实这也完全是虚幻的,在边塞,春天的风光从来没有看到过。以上两联,是写自然条件的艰苦。颈联转笔写战斗生活的紧张艰苦,早上参加战斗听从金鼓号令,夜晚宿营时,不敢脱衣睡觉,而是抱着马鞍打盹,以戒备敌人突然来袭。尾联写将士们希望用腰下的宝剑,斩下敌首,为国立功。总之,此诗写得自然精致,不假雕饰,但真挚感人。送 友 人 (唐 李 白

14、)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这一首送友人尽管也是写的跟友人难分难舍之情。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点朋送别的地点。青山隐隐地横卧在郭墙的背后,白水澄澈地缭绕着美丽的宣城。中间两联转入抒怀。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蓬是水面无根之草,常随风飘荡。这两句是说,我们在这里分手以后,你将象孤蓬一样,飘泊万里,何时才能会面呢?“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随风游动而无定迹,好比游子到处飘泊而无固定的住处一样;而衔山的夕阳迟迟不肯隐没下去,好比老朋友之间的感情是不能遽然割断的。尾联转笔写分手时的情景:双方挥手告别,从此朋

15、友愈走愈远了,双方的马由于相处时间已久,现在分道扬镳,它们也产生了离群之悲,发出了萧萧长鸣。听蜀僧浚弹琴 (唐 李 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此诗描绘诗人欣赏一位法名叫浚的和尚弹琴的娴熟技艺。首联交代这位僧人来自蜀地的峨嵋山,抱着犹如司马相如绿绮琴那样的宝琴下山而来。李白家乡在四川,这位僧人来自诗人故乡,用的又是蜀人之典。蜀僧蜀琴来自蜀地,因而使诗人倍感亲切。中间两联具体描写诗人听琴的感觉。蜀僧挥手一弹琴,好象听到了万壑松声。这是直接摹写琴声,采用以松声比琴声的同类相此法,比较具体切实,因而描写较易。接着又写听琴的感受,

16、比较抽象,因而描写较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两句,表面的意思是说,我在客途中抑郁惆怅的情怀为之一洗而清,只觉琴声馀音袅袅,和寺庙中传来的钟声融和在一起了。 尾联以写景来暗示时间过得真快,更加重了对上面这层意思的抒写。行 路 难 (唐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 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 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 来垂 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起笔即以夸张手法写自己物质生活的丰厚。可李白是“心雄万夫”的人,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使他感到极端的痛苦,于是,投箸而起,拔剑四顾,可又心绪茫然,看不到前进的途路,再放目远望,大河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