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在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70630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在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plc在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plc在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plc在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plc在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lc在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在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剖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控学院【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PLC在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班级:姓名:学号:日期:课题: PLC在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 工艺过程在工业生产自动控制中,为了生产安全或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对于温度,压力,流量,成分,速度等一些重要的被控参数,通常需要进行自动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控制,以反复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必要时采取紧急措施。温度是工业生产对象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本设计以一个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为例,来说明PLC在模拟量信号监测与控制中的应用问题。2 系统控制要求PLC在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中的逻辑流程图如图所示: 具体控制要求如下: 将被控系统的温度控制在50度-60度之

2、间,当温度低于50度或高于60度时,应能自动进行调整,当调整3分钟后仍不能脱离不正常状态,则应采用声光报警,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排除故障。 系统设置一个启动按纽-启动控制程序,设置绿,红,黄3个指示灯来指示温度状态。被控温度在要求范围内,绿灯亮,表示系统运行正常。当被控温度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时,经调整3分钟后仍不能回到正常范围,则红灯或黄灯亮,并有声音报警,表示温度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在被控系统中设置4个温度测量点,温度信号经变送器变成05V的电信号(对应温度0100度),送入4个模拟量输入通道。PLC读入四路温度值后,再取其平均值作为被控系统的实际值。若被测温度超过允许范围,按控制算法运算后,

3、通过模拟两输出通道,向被控系统送出010V的模拟量温度控制信号。PLC通过输入端口连接启动按钮,通过输出端口控制绿灯的亮灭,通过输出端口控制红灯的亮灭,通过输出端口控制黄灯的亮灭。系统要求温度控制在50度60度的范围内,为了控制方便,设定一个温度较佳值(本题设为50度),并以此作为被控温度的基准值。另外,还需要设定输出控制信号时的调节基准量,正常情况下,输出基准量时被控制温度接近较佳值。本例设定的基准调节量相当于PLC(输出6V)。加热炉一类的温度控制对象,其系统本身的动态特性基本上属于一阶滞后环节,在控制算法上可以采用PLD控制或在林算法。由于本系统温度控制要求不高,为了简化起件,本例按P(

4、比例)控制算法进行运算采样调节周期高为1秒。实现温度检测懒惰控制的过程包括:PLC投入运行时,通过特殊辅助继电器M71产生的初始化脉冲进行初始化,包括将温度较佳值和基准调节存入有关数据寄存器,使计时用的两个计数器复位。按启动按钮(X500),控制系统投入运行。采样时间到,则将待测的四点温度值读入PLC,然后按算术平均的办法求出四点温度的平均值Q。将Q与Qmax(温度允许上限)比较,若也未低于下限,则说明温度正常,等待下一次采样。若QQmax,进行上限处理:计算Q与上限温度偏差,计算调节量(比例系数设为2),发出调节命令,并判断调节时间,若调节时间太长,进行声光(红灯亮);若调节时间未到3分钟,

5、则准备下次继续采样及调节。当采样温度低于下限,即QQmax时,进行下限处理:计算Q与下限温度偏差,计算调节量,发出调节命令,并判断调节时间,若调节时间太长,进行声光(黄灯亮);若调节时间未到3分钟,则准备下次继续采样及调节。3.控制系统的I/O点及地址分配控制系统的模块号,输入/输出端子号,地址号,信号名称,说明如表:模块号输入端子号输出端子号地址号信号名称说明CPU2261I0.0总启动开关, 按扭1Q0.1加热器输出, 加温2Q0.2红灯,”1”有效指示灯3Q0.3绿灯, ”1”有效指示灯4Q0.4黄灯, ”1”有效指示灯EM2221I0.1总停止开关, 按扭1Q0.5喇叭输出, ”1”有

6、效声报警器EM2351AIW0远程电压输入12AIW2远程电压输入23AIW4远程电压输入34AIW6远程电压输入41AQW0远程电压输出1控制系统的序号,名称,地址,注释如表:序号名称地址注释序号名称地址注释1总启动开关I0.0上升沿有效14过程变量VD032BIT2总停止开关I0.1上升沿有效15设定值VD432BIT3加热器Q0.1“1”有效16偏差值VD832BIT4红灯Q0.2“1”有效17增益VD1232BIT5绿灯Q0.3“1”有效18采样时间VD1632BIT6黄灯Q0.4“1”有效19积分时间VD2032BIT7喇叭Q0.5“1”有效20微分时间VD2432BIT8远程电压输

7、入1AIW012BIT21积分前项VD2832BIT9远程电压输入2AIW212BIT22过程前值VD3232BIT10远程电压输入3AIW412BIT23运行标志M0.0“1”有效11远程电压输入4AIW612BIT24平均值VD4032BIT12电压信号输出1AQW012BIT25PID输出VW4012BIT13PID表首地址VB08BIT264.PLC系统选型参照西门子ST-200产品目录及市场实际价格,选用主机为CPU222(8/6继电器输出)一台,加上一台扩展模块EM222(8继电器输出),再扩展一个模拟量模块EM235(4AI/1AO)。这样的配置是最经济的。整个PLC系统的配置如

8、图所示。5.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 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包括主电路图,控制电路图及PLC外围接线图。 1) 主电路图如图所示为电控系统主电路。一台加热器为M1。接触器KM1控制着M1正常运行,FR1为加热器过载保护用的热继电器;QF1为断路器;FU1为主电路的熔断器,VVVF为简单的一般变频器。2) 控制电路图 如图所示, 3) PLC外围接线图 6.主程序及梯形图 1) 主程序OB11.总启动与总停止LD SM0.0A I0.0S Q0.1, 12.正常范围显示LD SM0.0AR= VD40, 2.5S Q0.3, 1S M0.1, 13.调用子程序0以便控制LD I0.0S M0.0, 1CA

9、LL SBR_04.超过上下限启动定时器LD M0.0LDR VD40, 3.0ALDA M0.1TON T101, 18005.定时到还不在规定范围内则报警.LD SM0.0A T101LPSAR VD40, 3.0S Q0.2, 1S Q0.5, 1R Q0.3, 1LPPAR VD40, 2.5S Q0.4, 1S Q0.5, 1R Q0. 3, 16.正常情况下的指示LD SM0.0A I0.1R M0.1, 1R Q0.1, 1R Q0.2, 1R Q0.3, 1R Q0.4, 1R Q0.5, 12)设计PID参数LD M0.0MOVR 2.75, VD4MOVR 2.0, VD1

10、2MOVR 1.0, VD16MOVR 0.0, VD20MOVR 0.0, VD24MOVB 100, SMB34ATCH INT_0, 10ENI3)取实际温度变量1. 四温度传感器电压值送内存LD SM0.0MOVW AIW0, VW0MOVW AIW2, VW2MOVW AIW4, VW4MOVW AIW6, VW62.温度实际电压值送内存LD SM0.0MOVW VW0, VW8+I VW2, VW8MOVW VW4, VW10+I VW6, VW10MOVW VW8, VW12+I VW10, VW12MOVW VW12, VW14/I +4, VW14ITD VW14, VD40

11、4)PID调节与输出1. 得到过程变量VD0LD M0.0CALL SBR_1MOVD VD40, AC0DTR AC0, AC0/R 32000.0, AC0MOVR AC0, VD02.VB0号PID表LD SM0.0PID VB0, 03.PID调节输出LD SM0.0MOVR VD8, AC0*R 32000.0, AC0ROUND AC0, AC0DTI AC0, VW40MOVW VW40, AQW七.结论本文阐述了以PLC为核心的硬件设计。在本系统中主要使用PLC控制器的控制功能,由于没有模拟量转化模块,所以就PLC与上位机、下位机的连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详细讨论了系统所要用

12、到的串口通信方式。考虑到PLC本身的局限性,在数据采集时,通过RS-232总线连接后传送给上位机,并利用监控软件组态王的监控能力,将数据在电脑上显示出来。本系统通过将控制系统(PLC)与工业组态软件结合,完成了对温度的监测与控制。这次设计过程中系统的学习了PLC的编程原理和技巧,同时对其发展、历史、前景及在我国发展的现状都进行了一定的了解。从课本上死板的没有灵性的东西,一下产生了活力,恢复了生机,使我对PLC有了较深层次的了解,我想这也就是本次设计的初衷吧。八.参考文献1于海生,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王兆义.可编程控制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3王冬青,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74松下中文编程手册,沈阳康创自动化设备公司 ,20045张毅刚,刘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66殷洪义:可编程序控制器选择设计与维护M,机械土业出版社,20037郭宗仁 吴亦锋 郭永: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及通信网络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8 钟肇新:可编程序控制器入门教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