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稠油水平井复合助排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586918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稠油水平井复合助排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超稠油水平井复合助排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超稠油水平井复合助排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超稠油水平井复合助排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超稠油水平井复合助排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稠油水平井复合助排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稠油水平井复合助排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稠油水平井复合助排技术研究与应用效果分析单 位: 特种油开发公司工艺研究所答辩人: 王鸽 组 别: 采油工艺组 二一一年十一月辽河油田第 28 届青年油水井分析论文答辩会论文目 录1 技术背景 .12 作用机理 .22.1 药剂的 主要成分 .22.2 施工过程 .22.3 主要作用机理 .23 现场试验情况及应用效果分析 .43.1 杜 84-兴 H302 井实施效果 .43.2 杜 84-兴 H307 井实施效果 .53.3 推广 效果 .64 经济效益 .74.1 完周井经济效益 .74.2 未完周井经济效益 .75 结论 .71 技术背景特油公司所辖的曙一区超稠油油藏,经多年开发,油

2、井轮次偏高,产量递减严重。近年来随着水平井开采技术的不断成熟,并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使水平井的建设规模迅速扩大。2010 年底特油公司共有吞吐水平井 154 口,占公司总井数的 13.3%,年产油达到 39.8104t,占总产量的 30%,为特油公司的持续稳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见图 1。试 采阶 段 103.9 119.8 118.6 122.9 123.5 118.1 100.1 86.7 79.5 64.6 59.839.839.248.142.235.617.57.42.91.5 1.6 1.80.7 2.21.425.123.018.016.78.73.425.8 39.857.0105

3、.4121.4120.4125.9130.9138.9144.4147.0148.3129.7128.0020406080100120140160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年 度年产油量/万吨直 井 水 平 井 SAGD 蒸 汽 驱 公 司以 直 井 为 主 的产 能 建 设 阶 段 水 平 井 规 模 实 施 阶 段试 采阶 段年 度年产油量万吨直 井 水 平 井 蒸 汽 驱 公 司以 直 井 为 主 的产 能 建 设 阶 段 水 平 井 规 模 实 施 阶 段图 1 特油公司历年

4、产量构成情况随着开发的深入,水平井陆续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逐渐暴露出油井吞吐效果变差、产量递减幅度大等问题,见图 2。图 2 特油公司水平井各轮生产情况26642035 32413688 3841 3875 3886 3143 26820.360.45 0.45 0.410.38 0.370.30 0.33 0.34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 2 3 4 5 6 7 8 9平 均 轮 次0.000.100.200.300.400.50注 汽 量 产 油 量 油 汽 比通过对超稠油蒸汽吞吐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导致油井吞吐效果变差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油层动用状况

5、不均,平面汽窜严重,大量地下原油得不到动用;二是地层亏空加大,地层压力下降,油层供液能力下降,表现为油井周期日产水平下降,生产期延长;三是受地下存水影响,蒸汽前缘的热水带加热温度低,影响蒸汽波及范围和利用效率。这些开发矛盾严重制约了水平井的高效开发。因此,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提高超稠油水平井工艺技术水平,对稳定特油公司原油产量至关重要。对于水平井生产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种种矛盾,采取了多项有针对性的进攻措施,先后试验了三元复合吞吐、综合调剖等措施手段,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但由于水平井措施费用较高,导致这些单一的化学措施投入产出比较低。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单一的增产措施已无法解决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多种矛盾

6、,因此,需要继续探索新型技术,确保水平井吞吐效果持续改善。通过前期的经验积累,对超稠油水平井生产特点进行分析,改变技术思路,确定了多种药剂协同作用的措施思路,利用药剂间的优势互补,达到改善蒸汽吞吐效果,提高周期产量的作用。2 作用机理2.1 药剂的主要成分复合助排技术的药剂主要有四种成分,其中碳酰二胺 85%、表面活性剂11%、聚丙烯酰胺 3%、引发剂 1%。2.2 施工过程施工工艺采用精细段塞式注入方式,将碳酰二胺、聚丙烯酰胺、引发剂按上述比例混合,配置成水溶液,正打入油井,注入一部分后停止注入。然后开始注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注入完成后,将剩余的碳酰二胺、聚丙烯酰胺混合溶液正打入油井,最后再

7、注入 35 吨表面活性剂,所有药剂注入完毕后,正替清水 15吨,反替清水 15 吨,施工完毕后即可注汽。2.3 主要作用机理超稠油水平井周期生产末期,井底压力降低,供液能力不足,且温度下降,原油粘度升高,流动困难,表现为周期末产量低,直至生产周期结束,此时,大量的原油聚积在近井地带。下一周期注汽前,按照施工要求,将混合药剂注入井底,与近井底带的原油进行混合,其中表面活性剂能产生大量的活性泡沫,增加药剂体系的波及体积,使之与原油充分混合,降低原油粘度。随着药剂的不断注入,近井地带的原油将向油层深处流动,最后注入的表面活性剂能够与近井地带的岩石接触,改变岩石润湿性,由亲油变为亲水,减小油井生产时原

8、油在近井地带的流动阻力。随着蒸汽的注入,各组分互相配合,发挥药剂的协同效应,药剂的具体作用如下所述。2.3.1 聚丙烯酰胺作用聚丙烯酰胺共两方面作用。一是调剖作用,由于溶液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常温下可形成液相凝胶,增加溶液粘弹性,混合溶液随蒸汽注入油层后,优先进入高渗层,填充大孔道,阻止后续注入的表面活性剂全部进入高渗层而损耗;二是可以起到增加泡沫强度的作用。2.3.2 碳酰二胺作用随着高温蒸汽的注入,当温度达到 150时,碳酰二胺分解,产生 CO2和NH3,其中部分 CO2与表面活性剂、凝胶混合,形成活性泡沫,增加蒸汽波及体积,提高蒸汽热利用率;另一部分 CO2可以溶于高温原油中,降低原油粘度

9、,并能随意进入液态活性剂无法进入的含油孔道中。NH 3溶于水后形成氨水,是一种弱碱液能与原油中的活性组分(主要是有机酸)发生反应,可以生成天然的表活剂,导致液相间界面张力降低,形成乳状液,降低整体粘度,增强流动性。并且原油中的特定组分,能与硅酸盐形成稳定的界面膜,水分子很难侵入岩石表面,碱水可以破坏原油与岩石表面的界面膜,将岩石表面的原油剥离开来,起到洗油的作用。2.3.3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该技术中应用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与 CO2、聚丙烯酰胺形成稳定的泡沫,起调剖作用。另一个是表面活性剂的降粘作用,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质(具有固定的亲油基团和亲水基团) ,使之易于在油水界面上

10、吸附,降低了界面张力,从而使本来不能混合在一起的油和水两种液体能够混合到一起,其中一相液体离散为许多微粒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成为乳状液,降低原油粘度,称之为乳化降粘;另一种为破乳降粘,由于地层中的原油是与水共同存在的,超稠油含水小于 25%时为 W/O 型乳状液,当含水大于 75%时为 O/W 型乳状液,介于 25%75%之间时属于不稳定区域。而 W/O 型乳状液粘度要远大于O/W 型乳状液,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大分子 W/O 型乳状液的界面张力,使之分散成多个小分子的 O/W 型乳状液,从而起到降粘作用。2.3.4 协同作用碳酰二胺、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可以形成 W/O 和 O/W 型乳状液,以

11、复合体系与近井地带原油混合,并不断向油层深处波及。由于聚合物的稠化和调剖作用,使碳酰二胺和表面活性剂不会完全进入高渗层。而碳酰二胺分解后形成 NH3和CO2,其中的 NH3为弱碱液能与原油中的有机酸发生反应,生成表面活性剂,能够与后加入的合成表面活性剂产生协同效应,使原油与注入水乳化效率提高,改变原油与后注入水的分离存在形式,以油水乳状液形式存在,采出水的同时也将油采出,缩短油井生产初期排水期。CO 2能溶于原油,大幅降低原油粘度,增加原油流动性。最后注入的表面活性剂用于改变近井地带岩石的润湿性,降低原油回流阻力。整个药剂体系起到调剖、降粘、乳化、助排、缩短排水期的功效。3 现场试验情况及应用

12、效果分析该技术于 2010 年底进入现场试验,选定杜 84-兴 H302、杜 84-兴 H307 进行现场试验,由于这两口井均为兴 I 组井,且均处于开发中后期,吞吐水平井矛盾集中、突出,主要表现为底层亏空严重,地层存水量大,具体如下图: 图 3 杜 84 块兴组水平井周期地下亏空图图 4 杜 84 块兴组水平井周期地下存水图图 5 杜 84 块兴组水平井周期地下存水图从图 3、图 4 及图 5 明显可以看出,随着轮次的增高,杜 84 块兴组水平井矛盾日益突出,水平井日产、周期产量及油气比都承下降趋势。因此选择兴组两口水平井作为试验井。-1163 327 4728 6309 8554 1304

13、4 15947 -300003000600090001200015000180001 2 3 4 5 6 7地下亏空t轮 次地 下 亏 空3510 6094 6962 9811 11590 11231 11616 050001000015000200001 2 3 4 5 6 7地下存水t轮 次2348 40735269 413232884430 40240.45 0.55 0.36 0.350.390.550.24020004000600080001 2 3 4 5 6 7轮 次产量t0.00.20.40.6油汽比周 期 产 油 油 汽 比3.1 杜 84-兴 H302 井实施效果84-兴 H302 井于 2006 年 5 月开始投产,生产兴 I 组,生产井段 1032.23-1512m,水平段长 480m。措施前已吞吐了 6 个周期,累计注汽量 53610 t,累计采油 21829t,平均油汽比 0.41。该井随着吞吐轮次的升高,注汽压力快速下降,日产水平下降,排水期长,且多次被邻井汽窜,导致水平段动用不均,影响开发效果,见图 6。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