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静心感悟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586889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静心感悟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己静心感悟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己静心感悟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己静心感悟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己静心感悟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静心感悟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致虚极守静笃,无思无虑即得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觉念之性,即为本性。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师兄,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无念后还用觉吗?就个觉一直都在,它就是我们的自性,没有它你怎么知道自己无念的?佛者觉也,说的就是它。保任就是:无念时也觉,有念时觉之即无念而觉在。有觉在,起不起念都不打紧,不怕念起,就怕觉迟。顽空,即是山河大地人我他一切没有,什么也没有。无记空,禅定中只此一念。真空是空空。观察者就是本心,观察使思维、情绪变无时,观察者就是本心。有觉无念即为本心。有观察者思维空白就是本心。佛是无念的观察者。 自己观察自己的思维是不是空白并使思维空白 ,如果自己观察到自己正在思维

2、,使之静下来不思维,如果观察到自己的思维空白,那么观察者还在,而无思维。在修行之路有两处非常关健。第一修定者须知顽空。无记空与真空之别。顽空短命切不可入天记空能长寿真空含万有。一切山河大地人我他具足。有不住有即空。佛家有个北方不空成就佛的法相说此真空。道家有句话唯有空空是大道。第二妄念与真念区分。妄即是真。真即是妄。真妄本一。真喻体的话。妄即用。体用不二。真因妄不动而现。妄动不住即真。此难解之事。细细叁之。西游记中真假悟空演议此事。诸大菩萨亦不识真假。唯如来知。菩萨如来在此不做神话人物想。不来不去即如来。自己不必抗争争执,一切随顺,自己静心不抗争,一切都是幻相,不必执著,自己静心随顺不思考,心

3、不必放在上,自己静心,不考虑,不争辩不争执,都是假相,心是安静的。一切都是假相,不必抗争。自己执著于好恶,就会追逐或抗争,最后白白劳苦自己。自己不思考心静才能安详清静。自己观察思维、思维空白;观察情绪、情绪也空白。一切心静。心静是无思无虑,内心没有思考,而不是身体动或不动。欲望空白。自己没有想法。自己不去谋略什么。一切都不长久,有想法都不长久都是白白劳苦最后一场空。自己有想法就会白白劳苦白白执着,而一切都不长久都是空,都是幻相。 自己观察思维使思维空白,自己去感觉空白的思维。一切事物都不长久都不可执着,所以任何事物都不必思维考虑,包括善恶对错是非。一切的本性都是湛然空寂的,都是幻相而已,不必考

4、虑思虑。自己静心无思不思考不思虑不争。一切都没有绝对的善恶是非,因为一切都是幻相最后都会灭亡,何必白白计较,内心不必思虑,一切随顺命运随缘不必考虑。有事时,自己无思考无思虑的静心做事,没事时,自己静心安静的恬淡的静心心静。自己内心有情绪时,只要有知觉觉照,觉照之心没有情绪是本心。在生活中,你糟心的事不少吧?那佛家就用上了时时觉察你的念头和情绪,它们是怎么自生自灭的,又是怎么在你不自知时绑架了你的。正是因为你没觉察到,才被五花大绑地推着往悬崖走。而觉察到了呢?佛说了:念起即觉,觉已不随。要想不被撕票,自个得琢磨怎么跑掉。知觉思维空白的知觉,是没有好坏优劣感情思想的和贪嗔情感的。自己不追求完美和顺

5、利,一切都是幻相都是假的,一切都不思考不考虑好坏对错,心静。自己恬淡、淡然、淡泊。对错没有什么是执着的,一切都会灭亡,不可执着。庄子大宗师古时候的真人,不拒绝微少,不自恃成功,不谋略事情;错过了时机也不后悔,顺利也不骄傲。登高不发抖。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时不忧愁,饮食不求精美。不欢喜生,不讨厌死,无拘无束的来去。事情来了欣然接受,这样就不用心智损害道。他心理忘怀了一切,他的容貌静寂安闲。万事万物都是一场空,再执着追求也得不到,只有不思考不思虑静心随顺才是本心。自己不必执着什么,思考什么,都是幻相,不必执著。大道无多子,唯在清静一法门。故静字诀,乃为修道第一诀,一切法门,均从此一法门下手。身静则生

6、阳,心静则生慧,气静则生神,神静则生精;而一以心静为头脑。大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静为基。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心虚则神守,心灭则神存。古真谓心死则神活,心生则神死。心死者,虚之谓也。心生者,实之谓也。 知道自己无思,觉知自己无思。自己觉知自己思维空白就没有妄想了。在我们练习正念的时候,我们需要保持专注的觉知能力,觉知我们的呼吸,觉知我们的身体,以及觉知我们的思维等等所有的在我们内部的感知。我们为什么要保持觉知呢?觉知可以让我们更贴近我们自己,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正感受到的是什么。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我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7、我们所感受到的东西,那么就问一问自己,当自己每日应酬外在时候,是不是有压抑自己各种愤怒、悲伤、厌倦、焦虑等等各种负面的情绪,以致当我们空闲下来享受一些余暇时光的时候是不是没有办法体会这些愉快的片段,在你睡不着觉的时候,你又能否知道自己这时的感受如何,还只是用难受一语带过。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当我们关心这个系统的时候,这个系统才会喜欢我们并为我们服务,觉知就相当于这个系统的反馈调节装置,如果你不清楚你目前的状态,这个系统就会生锈出问题,有时候我们可以让他持续高效运转,就好像我们一直顶着压力在应付外在一样,可是一部没有反馈的机器过度使用和崩溃的危险会非常巨大。有人不免会担心,如果去觉察这些感受,自

8、己会不会陷入这些感受无法自拔,就好像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些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的人那样。这样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多多少少有一些掩耳盗铃的味道,难道你不去觉察,这些感受就不会存在了吗?它们依然会在那里,只不过被暂时的否认掉了,如果不试图去觉察它,早晚会给你带来更大的伤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把我们的本性和小我混淆了,把“了解感情”跟“将感情付诸行动”混淆在一块。我们必须试图看清在我们身体里面存有的这些经年累月累积起来的各种感受,当我们可以意识到这些来来去去的复杂感受,就能在这些感受生起的时候问问自己“难道这些就是真正的我”。若我们能带着坚定的勇气来觉知这些感受,并做到用宽广的心灵来容纳它们,那

9、么我们原先的这些纷繁复杂以致混乱的感受会得到全新的转化。如果你想获得解脱,试图看清人生的真相,那就从现在开始你付出你持续的努力来用觉知穿透你的皮相之下的心灵。 止思维,显自性,是正确的见性之道。心地清净方为道,原来退步是向前。不论外界事物怎么样,都是幻相,都不长久,都不可执着。即使外界没有发生事,而自己忧心忡忡,也相当于发生了,因为一切都是幻相都是假相,自己认幻相当真了。所以,不论外界事物发生什么,自己心永远静,因为一切都幻相都不长久都是假相,不可执着。复次,禅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一切不着,无用心处。而参话头正是有用心处。有处用心皆是着相;无用心处,方是正用心。如僧问古德:本来面目如何用心参

10、耶?答曰:本来面目无你用心处!“参”正是用心处!问曰:如是无用心处,如何用心耶?答曰:无处用心,方是正用心;有处用心,皆是着相!问曰:无处用心,岂不落空耶?答曰:知落空者是谁?曰:是我也。曰:此既是你,岂落空耶?问曰:即将此知落空者为我可否?答曰:不可!问曰:为甚不可?答曰:金屑虽贵,落眼成翳! 本来佛已经勉强说了,我们再去解,是不是加法?心体无念 2016/6/19 21:16:12不过你悟的静心很好啊!21:16:31心体无念 2016/6/19 21:16:31就那么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消息的!心体无念 2016/6/19 21:16:43贵在坚持都在说知见,其实只有那个没有知见的知见,才是。说出来的都是名相。由名相入道相,才有点用处。把学佛搞成佛学,在那里使劲学习,探讨,研究,争论,岂不知这反成障碍,所知障,越装离道越远。布袋和尚有首著名的禅诗,大家都会背。“手把秧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原来退步是向前”。说的是什么?说不论何时何地,行住坐卧,守本真心,念念清静,干净,自自在在,清清凉凉,那就是在见道,行道,成道。大道至简,明明是做减法的事,偏偏弄成加法。念是今心,当下的心,在佛那里,在自己的心那里,那就是念佛,行佛道。这么简单的事,弄的复复杂杂,云里雾里。让人无语,令人心痛。水中天,就是大方广,识此,达此,就是明心见性。入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