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要点.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60838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教育学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教育学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教育学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教育学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要点.(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复习要点绪论一、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个阶段)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我国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战国末期,儒家思孟学派,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包括:道而弗牵-引导而不拉;强而弗抑-鼓励而非批评;开而弗达-启发而非直接告诉;教学相长-教学与学习相互促进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捷克 教育学家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内容:A.普及初等教育

2、B.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 C.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D.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 E.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 F.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德国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9C50y以来)1861年 英 斯宾塞教育论 著名实证主义者他了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他主张启发性学生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实验教育学”-20世纪初,欧美的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出现了“实验教育学”,于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次。而德国教育家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

3、教育学的系统论述。19C末20C初 美国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的经验主义的色彩一条线索:西方教育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苏联 凯洛夫 教育学中国 新民主主义时期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20C50y)1956 美国 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的层次

4、,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他的分类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细致地去确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人们观察教育过程、分析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框架。1963 美 布鲁纳教育过程主张务必使学生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结构化教育思想)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发现法教育)。苏联 赞可夫 教育与发展 苏联 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法、2.调查法、3.实验法、4.统计法、 5.信息论基本方法 6.系统论的基本方法 7. 控制论基本方法第一章教育的概念第一节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一)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

5、于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教育的永恒性: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且随着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教育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但阶级性并不是教育所独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特征。阶级性只是在阶级社会中教育的一种属性,并非教育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历史性: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统治阶级制度密切相关,并随之变化而变化发展的。(二)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

6、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2.动物的养护与抚育是程序化了的动作反射系列,是一种本能。它们不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不会进行劳动,也没有语言来传授经验,不可能产生有目的的教育活动。3.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客观世界的认识,自觉地去支配世界,改造世界,将改造世界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从而产生有目的的教育活动。4.认为在动物界也有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是反科学的。(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

7、、受教育者、教育措施1.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但学校教育产生后,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教育者是教育活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阐述学生的特点,并分析学生是教育过程主体的理由。3.教育措施:它包括教育的内容(体、智、德、美、劳)和教育手段。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教育的整个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

8、其达到预期的目的。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形态一、原始的教育形态二、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把古代文明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统称为古代学校教育。1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 从奴隶社会起,教育便具有了阶级性,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学在宫府”中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特点,教育与权力被宫府把持,文化典籍被宫府把持 “六艺”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奴隶社会教育的目的-使奴隶主的子弟学习一套管理国家,镇压奴隶与作战的本领轻视体力劳动欧洲奴隶社会中的斯巴达体育体系:体操、军事训练;欧洲奴隶社会中的雅典教育体系:体操、军事训练、读、写、算、音乐、文学、政治和哲学,以使其子弟具有从事商业

9、和政治活动的能力2.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我国:我国封建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唐朝学制”-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此外地方设州学、府学、县学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是维系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儒家“学而优则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内容“四书”“五经”也包括一些算学、天文、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教育方法-崇尚书本,死记硬背,棍棒纪律教育 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育 选士制度和科举制欧洲封建教育:两种类型: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 欧洲中世纪教育内容-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的内容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行会学校的出现标志着新兴的

10、市民教育开始三、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形态的统称)教育的含义:A.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B.狭义的教育指的是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一、 人的发展的含义1 个体的发展的含义2 人的发展的特点:未完成性和能动性3

11、 人的发展的规律性: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时间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人的遗传素质的 发展过程也因人的生活条件不同,可以提前或推迟(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外因)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不以培养人为目的)1. 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

12、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2. 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3、环境对人的影响离不开人的能动性(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外因)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2. 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3. 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总之,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的,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我们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来分析每一个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它们之间的性质的差异、力量的强弱、不同的组合,不断地

13、发展变化,致使人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色,我们应该以系统论的观点,从动态上来研究和把握各因素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三)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二、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1. 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2. 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3. 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第二节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

14、设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战略:科教兴国和国兴科教从义务教育角度分析教育公平问题、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第四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一、概念1、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定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题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2、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也最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社会的需要3、个人本位论:1.主张教育的目

15、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 2.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对其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4、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坚持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2.要求全面发展。定义: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