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练习题.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44352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论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唯物论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唯物论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唯物论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唯物论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物论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论练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唯物论复习案 编号:02【最新考点】四、1、物质决定意识哲理 2、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哲理 3、物质与运动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关系五、1、意识的起源; 2、意识的生理基础;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4、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5、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易错易混,指出错误并改正】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2、规律是客观的,因而规律是永恒存在的、万古不变的。3、规律有好坏之分。4、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5、意识来源于人脑。6、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是指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引起客观事物具体形态变化。【唯物论常用原理】1.自然

2、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

3、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3. 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4、。【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4.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5、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

5、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总之,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选择题】1、(2015江苏单科)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世界是物质的A. B. C. D. 2、(2015广东文综)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A. B

6、. C. D. 3、(2015江苏卷)2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B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 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3、(2014新课标2)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起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

7、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 B. C. D. 4、(2013海南单科)2012年12月,“海南绿色崛起论坛”在海南举行。会议提出,推动海南绿色崛起,需要依靠和充分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守住这个全世界都追求的“时尚”,凸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地方样本。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 强调海南绿色崛起以发挥独特优势为基础 主张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特点来利用规律 倡导适用于我国各地

8、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模式 认为工作中心应由经济建设转向生态文明建设 A B C D 5(2015重庆).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A. 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D.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 6、(2015福建卷)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滴水穿石 根系沃土 敬德保民 犬吠非主A. B. C. D. 7、(2015新课标2)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

9、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 B C D 8、(2015新课标1)21.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

10、质就会不同A. B. C. D.9、2014海南卷20. 山海经中追日的“夸父”,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聊斋志异中一个个善良的“狐仙”,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这是因为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观念中的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具有同一性观念中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发展A B C D102014江苏卷27. 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

11、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11、(2013新课标1)21.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 B. C. D.12、(2013新课标2)2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

12、,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 B. C. D.13、(2015石家庄一模)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

13、析正确的是 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A B c D14、【济宁一模15】34从HG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到星际迷航中的“光炮”,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激发出人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一些科幻设想已经成为现实。这说明A意识具有超前性,可以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B意识具有目的性,可以制定事物发展的规则C意识具有创造性,可以创造出本不存在的事物D意识具有主观性,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人而异15、【2015聊城一模】35、2014年11月12日,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所搭载的登陆器“菲莱”在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核上成功登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说明 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人类能够根据需要改造世界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自然界终究会被人类所征服A、 B、 C、 D、16、(2015年青岛一模2)30. 2014年,科学家首次成功利用人类细胞制造出了可分化发育成精子和卵子的人类原始生殖细胞,这一成果将有助于了解胚胎早期发育机制,甚至开发新型生殖技术。这一科研成果说明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人类可以穷尽对世界的认识 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