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39958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程代码: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自 学 辅 导 材 料 配套教材: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主 编:张雷声 出 版 社:外语教学与研究 版 次:2012年版 适应层次:本 科内部教学使用目 录第一部分 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见教材中的自学考试大纲第二部分 复习思考题一单选题 1二填空题 19三名词解释题 23四简答题 26五论述题 28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30二填空题 31三名词解释35四简答题 39五论述题 47第一部分 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见教材中的自学考试大纲第二部分 复习思考题一单选题: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C、客观经济规律 D、

2、物质资料生产2生产资料是指( )。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和B、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之和C、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之和D、劳动对象和劳动过程之和3下列生产资料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A、机器设备 B、原料C、燃料 D、辅助材料费4在生产力中起最根本作用的是( )。A、人的劳动 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 D、科学技术5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 B、分配C、交换 D、消费6社会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 D、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统一7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之间( )。A、

3、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表面的、偶然的联系C、内在的、不可捉摸的联系 D、人们有意识安排的联系8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创造经济规律 B、消灭经济规律C、利用经济规律 D、改造经济规律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 )。A、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B、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C、人类各个社会普遍的经济规律 D、某几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10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 )。A、封建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 B、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C、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 D、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11在几个社会经济制度中发生作用的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 B、资

4、本积累规律C、按劳分配规律 D、价值规律1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首先是从( )。A、货币关系开始的 B、资本主义所有制开始的C、商品关系开始的 D、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开始的13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是( )。A、自然经济 B、产品经济C、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14在诸多市场机制中,核心机制是( )。A、竞争机制 B、价格机制C、供求机制 D、利息机制15商品的二因素是(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C、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 D、交换价值和价值16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是由( )。A、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B、商品的社会性质决定的C、商品的交换价值

5、决定的 D、商品的价值决定的17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 B、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C、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D、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18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1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20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剩余价值 B、创造新价值C、创造使用价值 D、创造生产资料的价值2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使用价值决定的 B、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6、C、供求关系决定的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2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A、成正比 B、成反比C、没有关系 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23简单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 )。A、社会分工和个体私有制 B、社会分工和奴隶主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封建主私有制 D、社会分工和资本家私有制2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价值和使用价值 B、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25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经过商品交换 B、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C、出现了社会分工 D、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26就货币的起源来说,货币是(

7、)。A、由少数经常交换商品的人发明的 B、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C、由贵金属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D、在商品没有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的27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 )。A、商品的成本 B、商品的效用C、商品的价格 D、商品的盈利28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所以商品的( )。A、价格和价值始终一致 B、价格和价值完全不一致C、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无关 D、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有关29商品价格的变化同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是( )。A、成反比例的 B、成正比例的C、在方向上一致的 D、无关的30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31货币执行流通手段

8、的职能( )。A、可以用想象的货币 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C、必须是金属货币 D、必须是支付债务的货币32纸币是价值符号,因而纸币能执行( )。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C、贮藏手段的职能 D、世界货币的职能33在简单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 B、商品价格经常与价值一致C、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D、商品价格经常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4通常所说“物以稀为贵”,应该理解为(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C、价值决定使用价值 D、使用价值决定价值35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剩余价值资本化 B、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剥夺C、用暴

9、力迫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 D、剥夺剥夺者36资本的本质是( )。A、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购买商品的价值C、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 D、购买劳动力的货币37剩余价值是(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与流通领域完全无关B、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C、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D、既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又在流通领域中产生3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劳动力成为商品C、劳动者本身成为商品 D、劳动成为商品39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能( )。A、转移资本的价值 B、保存资本的价值C、转移自身的价值 D、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40资本主义

10、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B、价值形成过程与使用价值创造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D、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4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A、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 B、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C、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42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枢纽是( )。A、商品二因素学说 B、剩余价值学说C、阶级斗争学说 D、劳动二重性学说43不变资本是指( )。A、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资本家的货币资本C、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 D、资本家的商品资本44雇佣劳动者在生产商品的劳动中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 )。A、剩余价值 B、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C、劳动力价值 D、商品的全部价值45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是( )。A、利润率 B、平均利润率C、超额利润率 D、剩余价值率46正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A、工人工资的多少 B、资本家获得利润的多少C、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47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