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重点.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28396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5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重点.(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11月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节 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基础心理学所总结出来的规律,来自于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又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3、普遍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4、认知: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人们通过各个感觉器官认识了作用于它的事物的一个一个属性,产生了感觉。人们又把各

2、个感觉结合起来,产生对事物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知觉。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阶段。6、需要反映的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能力说明了人对某种活动的适应性,气质和性格则表现了个人的人格特征。7、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这种态度和体验与人的需要(好恶)有关,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8、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我们常以支配力量的强弱来评价意志力的强弱。9、认知、情绪和情感和意志是以心理过程的形

3、式表现出来的,个人心理特性既表现在他心理活动的动力上,也表现在他的能力和人格上。人格又是由气质和性格组成的。10、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11、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12、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如是否积极、乐观、依他、意志等。13、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现象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只有有了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了心理。像环节动物只有一条简单的神经索,它们只具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大脑,它们有了知

4、觉的心理现象,能够对事物外部的整体加以认识了;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有了思维的萌芽。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有了意识。14、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似的机械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15、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的,可以采用内省实验的方法来研究。17、19世纪以来心理学观点及代表人物:构造心理学冯特及其学生铁钦钠,企图用意识经验的构造方面来研究,而不考虑意识的来源、意义和作用。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和安吉尔,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故重视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和

5、作用行为主义美华生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直接去研究行为,查明刺激和反应间的规律性关系(即),以预测行为,并通过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墨、克勒和科夫卡,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精神分析奥地利弗洛伊德,不仅注重对意识的研究,而且开始了对潜意识研究(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冲动),他还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18、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领会):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认为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被称为区别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的第三势力,重视人自身的价

6、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认知心理学。当前,认知心理学开始与认知神经学相结合,把行为水平的研究与相应的大脑神经过程结合起来。生理心理学,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1、神经系统的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和外周神经系统。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分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和中间神经元。3、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脑神经:12对(包括各种感觉和运动机能的神经)脊神经:31对,分管颈部以下身体相关部位的感觉和运动。从功能上,可以将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主要分布在

7、内脏)。自主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节有机体能量。后者的功能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机能平衡。4、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脑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脑干:脑的最古老部位,也是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三部分。延脑中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桥脑是神经纤维上下行的通道,中脑里有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脑干上的网状结构调节脑的兴奋水平,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间脑:主要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丘脑是调节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上丘脑参与嗅觉的激素调节,下丘脑:调节内脏系统

8、的活动,底丘脑调节肌张力。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5、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颞上回和颞中回),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枕叶的枕极),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中央后回),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边缘叶是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也是情绪情感的调节中枢。6、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称“单侧化”。左半球(右利手):言语功能占优势,如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右半球:不需言语参加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如音乐、美术活动,情绪的表达和识别等。美斯佩里做的“割裂脑”实验,进一步证明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9、,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1、感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分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与感受性成反比。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也与感受性成反比。2、韦伯定律,指差别阈限与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费希纳定律指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呈正比。两者都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3、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觉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对暗适应是感觉性提高的过程。感觉后像指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各种感觉器官都能产生感觉后像。4、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

10、器官,使感觉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如彩色对比、明度对比、味觉对比等。5、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如广告设计效应、环境色彩装饰引起的心理感觉等。6、视觉的适宜刺激是380-780纳米间的电磁波。锥体视觉神经细胞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这是明视觉。杆体细胞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这是暗视觉。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色觉异常的人看到的是物体的明度,而非颜色,色盲检查表的原理即明度相同而色调不同。7、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空气振动在中音时(1000-4000赫兹)时,听觉的阈限值最低,即此区域人对声音最敏感,耐受性也较高。在声音的持续作用

11、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叫听觉适应,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干扰,使听觉的阈限升高的现象叫声音掩蔽,声音强度太大或声音作用时间太长,引起听觉感觉性降低的现象叫听觉疲劳。老年人先丧失高频声音的听觉,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音调由声波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8、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最基本的味觉有甜、咸、酸和苦四种,痛觉遍布全身,皮肤对痛觉难以适应。痛觉没有适宜的刺激,只要对机体造成了伤害,都会引起痛觉,痛觉对机体有保护性的作用。痛觉的感觉性差异与个人的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9、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

12、不同于感觉的特点:是关于对象整体的印象;知觉对某种感受具有选择性;知觉的映像相对稳定即恒常性;对外界物体的经验解释即知觉的理解倾向。10、空间知觉:对物体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看东西时越近越费劲,是双眼视轴辐合的作用。相对位移时,近物移动快,远物移动慢,叫运动视差。两眼看同一样东西,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并不一样,这就是双眼视差,立体摄影、立体电影即应用此原理。生物钟即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的变化所引起的机体外部行为节律性的变化。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节律,一般是以24小时为一个单位11、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当物体在空间并没有发

13、生位移,却被错觉为运动,叫似动现象,电影、霓虹灯动感、路牌广告中画面变化都应用此原理,运动错觉还包括诱导运动、自主运动、飞行员翻转飞行导致的倒飞错觉等。12、知觉与感觉的区别:知觉是整体的反应,感觉是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而感觉是个别感觉器官参与活动;知觉受知识、经验的影响,感觉受刺激物的性质影响。13、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14、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知觉带来固定的倾向, 是客观存在的。第四节 记忆1、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2、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再认即识记过的材料

14、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这叫遗忘。艾宾浩斯是对记忆进行实验和研究的创始人,后人根据他的研究,画了保持曲线。保持曲线即保持量与间隔时间关系是负加速度型曲线,速度先快后慢。4、表象是对过感知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表象既具有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又具有概括性,这使它起到了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的作用。5、认知心理学是把记忆看做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根据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不同,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15、长时记忆三个系统。6、瞬时记忆的特点,第一是记住信息的方式是以形象为主,以感觉后像的形式存在,第二是瞬时记忆容量很大(9-20比特),保留时间很短,在4秒以内, 第三是若对瞬时记忆中和信息加以注意,可转入短时记忆。7、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具有以下特点:(1)容量有限,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易受干扰,发生遗忘。(2)语言文字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住的是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形象。()短时记忆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可被意识到。其来源有瞬时记忆转来的信息,也有从长时记忆提取出来的信息。()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系统。8、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其特点是:()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还是数量都是无限的。()长时记忆的编码有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种。()长时记忆储存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人们是意识不到的。()长时记忆的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的。前摄抑制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反之。系列开头或末尾的材料中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叫首因效应或近因效应。第五节 思维、语言及想象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它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2、根据思维的的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