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信的礼仪要求「精选」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5804571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职信的礼仪要求「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求职信的礼仪要求「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求职信的礼仪要求「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求职信的礼仪要求「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求职信的礼仪要求「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职信的礼仪要求「精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求职信的礼仪要求精选 在我们书写求职信的时候不仅要格式正确还要注重书写时的一些礼仪知识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求职信的礼仪要求【精选】欢迎阅读 称呼要准确要有礼貌 一般来说收信人应该是单位里有实权录用你的人要特别注意此人的姓名和职务书写要准确万万马虎不得因为他们第一眼从信件中接触到的就是称呼最初的印象如何对于这份求职信件的最终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而要慎重为之因为求职信往往是首次交往未必对用人单位有关人员的姓名熟悉所以在求职信件中可以直接称职务头衔等如“上海煤气总公司负责人”、“国发公司经理”、“北京配件厂长”求职信的目的在于求职带有“私”事公办的意味因而称呼要求严肃谨慎不可

2、过分亲见以免给人以“套近乎”或者阿谀、唐突之嫌当然礼貌性的致辞还是可以适当使用的 称呼之后一般还要加提称语即用来提高称谓的词语如对尊长用“尊鉴”、“赐鉴”、“钧鉴、“崇鉴”;对平辈用“台鉴”“大鉴”、“惠鉴”;对女士用“芳鉴”、“淑鉴”、“懿鉴”(对年高者);对方是夫妇用“俪鉴”、“同鉴”、“均鉴”等书信中的这种请察阅敬语要注意与称呼相配合 抬头之后的应酬语(承启语)起开场白的作用无论是经常通信的还是素昧平生的信的开头应有问候语向对方问候一声是必不可少的礼仪问候语可长可短即使短到“您好”两字也体现出写信人的一片真诚而不是“应景文章”问候要切合双方关系交浅不宜言深以简捷、自然为宜 内容须清楚、准

3、确正文是书信的主体即写信人要说的事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格书信的内容尽管各不相同写法也多种多样但都要以内容清楚、叙事准确、文辞通畅、字迹工整为原则此外还要谦恭有利即根据收信人的特点及写信人与收信人的特定关系进行措词(包括敬语谦词的选择语调的掌握等) 正文后的问候祝颂语虽然只几个字但表示写信人对受信人的祝愿、钦敬也有不可忽视的礼仪作用祝领语有格式上的规范要求一般分两行书写上一行前空两格下一行顶格祝颂语可以套用约定俗成的句式如“此致”、“敬礼”、“祝您健康”之类也可以另辟蹊径即景生情以更能表示出对收信人的良好祝愿如对尊长可写“敬请福安”、“敬请金安”、“敬请大安、“恭请平安”;给平辈的

4、信则用“顺颂时棋”春天可写“敬颂春安”逢年可写“即请年安”、“此请岁安”平时用“敬颂时绥”之类;按对方职业可选用不同的祝颂语对学界可选用“敬请学安”、“撰安”、“编安”、“文祺”、“教安”、诲安”;对政界可选用“恭请钧安”、“勋安”;对商界可选用“敬请筹安”、“筹绥”、“商安”、“财祺”等 笺文的最后要署上写信人的名字和写信日期为表示礼貌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弟子”、“受业”;给用人单位领导写信可写“求职者”或“您未来的部下”名字之下还要选用适当的礼告敬辞如对尊长在署名后应加“叩上”、“敬亲”“叩禀”、“拜上”、“敬启”、“肃上”等;对平辈在署名后加“敬白”、“谨启”、“敬上”、“拜启”等 信

5、皮(封文)的主要内容除要清楚、准确地写明收信人地址及邮政编码、收信人姓名、发信人地址及姓名以外还要恰当地选用对收信人的的礼貌语词首先要注意收信人的称呼封皮是写给邮递员看的因此应根据收信人的职衔、年龄等写上“经理(或总经理)”、“厂长”、“人事资源部长”、”人事经理”或“先生”、“同志”、“女士”等其次要讲究“启封辞”、“缄封辞”选择“启封辞”是请收信人拆封的礼貌语词它表示发信人对收信人的感情和态度一般对高龄者长用“安启”、“福启”对其余长辈用“钧启”“赐启”;对平辈可依照受信人的身份、性别分别用“力启”(对军人)、“文启”(对教师)、“芳启”(对女士);“缄”字的用法也有讲究给长辈的信宜用“谨缄”对平辈用“缄”明信片、贺年卡等因无封套因而无所谓“启”和“缄”求职者须注意切忌用挂号或快件寄来职资料以克劳神费时 更多相关文章: 1.求职信礼仪要求 2.求职信要求礼仪 3.求职信的礼仪要求 4.求职信求职信礼仪要求 5.求职信礼仪:求职信礼仪要求 6.求职信礼仪:求职信的相关礼仪要求 7.求职信的礼仪要求介绍 8.求职信礼仪要求细节 9.求职信礼仪要求要点 10.求职信的相关礼仪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礼仪/庆典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