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第三讲浸出制剂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775903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剂第三讲浸出制剂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中药药剂第三讲浸出制剂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中药药剂第三讲浸出制剂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中药药剂第三讲浸出制剂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中药药剂第三讲浸出制剂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药剂第三讲浸出制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剂第三讲浸出制剂(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讲 浸出制剂,2,本章学习要求:,1. 了解粉碎的目的、设备;掌握粉碎的方法;重点掌握低温粉碎、超细粉碎。 2.掌握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浸出溶剂及浸出辅助剂;常用浓缩与干燥方法。 3.重点掌握浸提原理与影响因素;常用浸提、分离方法与精制方法。 4.了解煮散及茶剂; 5.掌握煎膏剂、袋泡剂;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 6.重点掌握浸出药剂的概念、特点及种类;汤剂、中药合剂(含口服液)、颗粒剂、糖浆剂、酒剂与酊剂、流浸膏剂及浸膏剂的特点、制法。,3,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P151) 第二节 粉碎(P59-65) 第三节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P94-130) 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P

2、131-150) 第五节 常见的浸出药剂(P151-183),4,第一节 概述(P151),一、浸出药剂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指采用适宜的浸出溶剂和方法浸提药材中有效成分,直接制得或再经一定制备工艺过程而制得的一类药剂,可供内服或外用。,5,特点: 1、体现方药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如补中益气汤能调整小肠蠕动,把方中升麻、柴胡去掉,则小肠蠕动明显减弱,但升麻、柴胡对肠蠕动无直接作用。 2、减少服用量 3、部分浸出药剂可作其他制剂的原料,如浸膏剂等。,6,二、浸出药剂的种类 1、水浸出剂型:汤剂、合剂 2、含醇浸出剂型:药酒、酊剂、流浸膏 3、含糖浸出剂型:煎膏剂、糖浆剂 4、无菌浸出剂型:注

3、射剂 5、其他浸出剂型:片剂、胶囊剂,7,第二节 粉碎(P59),一、粉碎的目的 粉碎是指将大块固体物质碎成规定细度的操作过程。 1、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便于调剂和服用 3、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和溶出 4、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础,8,二、粉碎的基本原理 粉碎的过程就是将机械能转变成表面能的过程。 筛目 10 20 50 65 80 100 120 150 200 筛号 一号 二号 三号 四号 五号 六号 七号 八号 九号 筛目以每平方英寸(2.54cm2)有多少孔来表示,每平方英寸有120个孔的筛120目筛。筛目数越大,筛孔内径越小,粉末越细。

4、,9,三、粉碎的方法 (一)干法粉碎:含水量5%,最常用。 (二)湿法粉碎:加入的液体可降低分子内聚力;避免粉尘飞扬(尤其适用于刺激性大和毒性药物)。 樟脑、冰片、薄荷脑加水 朱砂、珍珠、炉甘石加水水飞法 麝香加水称打潮易于研碎,10,(三)低温粉碎 低温时物料脆性增加,易于粉碎,是一种粉碎的新方法。 1、适用于在常温下粉碎困难的软化点低、熔点低及可塑性物料。 2、含水、含油虽少,但富含糖分,具一定黏性的药物。 3、可获得更细的粉末。 4、能保留挥发性成分。,11,(四)超细粉碎 超细粉体通常为微米级(1mm)、亚微米级(0.11mm)及纳米级(1-100nm)。 超细粉碎的关键是方法和设备,

5、以及粉碎后的粉体分级,即不仅要求粉体极细,且粒径分布要窄。 药物超细粉碎后可增加其利用效率,提高疗效,同时也为剂型改变创造了条件。,12,四、粉碎设备 1、柴田式粉碎机:膛瓦与打板起粉碎作用,药粉用风扇吹出,适用于黏性、油润、纤维性及坚硬类药物。,13,2、万能磨粉机:在钢齿间起到劈裂、撕裂、研磨作用,产热较大,不适用于挥发性或具黏性药物,14,3、球磨机: 一般采用临界转速的75%, 至,15,4、流能磨:利用高速弹性流体使药物的颗粒之间、颗粒与室壁之间产生强烈的粉碎作用。(压力170.6207.3kPa)粉5mm,16,5、振动磨:利用研磨介质,在振动筒体内作高频振动产生冲击、摩擦、剪切等

6、作用,将物料磨细。,17,五、粉碎规则 1、粉碎后应保持药物的组成和药理作用不变。 2、根据应用目的和药物剂型控制适当的粉碎程度。 3、粉碎过程应及时过筛,以免部分药物过度粉碎。 4、必须全部粉碎应用,较难粉碎部分不应随意丢弃。,18,第三节 中药的浸提、 分离与精制(P94-130),一、概述 (一)药材成分 1、有效成分:起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挥发油、苷。 2、辅助成分:本身无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作用的物质,或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或增强制剂稳定性的物质。大黄中鞣质、葛根中的淀粉。 3、无效成分:蛋白质、鞣质、脂肪、淀粉、果胶、树脂。 4、组织物质:纤维素、石细胞。,19,(

7、二)浸提、精制、分离的目的 1、尽量浸提出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最低限度地浸出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 2、减少服用量 3、增加制剂的稳定性 4、提高疗效,20,二、中药的浸提 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使药材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浸出的操作。 以扩散原理为基础 浸出的关键在于保持最大浓度梯度 一般可分为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等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21,(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1、浸润与渗透阶段: 药材与溶剂之间的附着力大于溶剂分子间的内聚力药材易被润湿 帮助溶剂润湿药材的方法 1) 含脂肪量高的药材先用石油醚脱脂或加入表面活性剂。 2) 药材表面不平整吸附空气表面形成气膜不易润湿 强力搅拌。,

8、22,2、解吸与溶解阶段 解吸:解除药材中成分之间或成分与细胞壁之间的相互吸附作用。 溶解:有效成分以分子、离子或胶体粒子等形式或状态分散于溶剂中,遵循“相似相溶”的规律。 具解吸能力的溶剂,水,乙醇。,23,3、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细胞内高浓度的液体向细胞外扩散 符合Ficks公式 dt为扩散时间 ds为dt时间内物质扩散量 F为扩散面 dc/dx为浓度梯度 D为扩散系数 -表示扩散趋向平衡时浓度降低,24,(二)影响浸提的因素 1、药材粒度 影响渗透与扩散阶段二个阶段。 药材应具有适宜的粒度。 过细渗透效果增强,吸附作用增强扩散速度降低 过细药材组织中大量细胞破裂大量不溶物与树脂混入 浸出杂

9、质增加 过细渗漉法中不适用,造成渗漉困难,25,2、药材成分 小分子的成分由于分子半径小,而有较大的扩散系数,比大分子成分易于浸出。 浸出速度还与成分的溶解性有关。 易于浸出的成分主要在最初部分浸出液内。,26,3、浸提温度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组织软化、膨胀,加速溶剂对药材的渗透及对成分的解吸、溶解,同时促进成分的扩散。 应注意对热不稳定成分、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情况。,27,4、浸提时间 浸出的每一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达到平衡后,时间即不起作用。 过长时间会带入过多杂质及某些不稳定成分的降解。,28,5、浓度梯度 Ficks公式中的dc/dx,指的是组织内的溶液与外部溶液的浓度差。 是

10、扩散的主要动力。 保持较大浓度梯度的措施 1)搅拌或强制循环 2)更换新溶剂或采用流动溶剂,29,6、浸提溶剂 根据被浸出物质的理化性质选择,符合“相似相容”规律。 对酸、碱类成分还可适当调节溶剂的pH值。,30,7、浸提压力 提高浸提压力可加速溶剂对药材的浸润与渗透过程,提前进入扩散阶段。,31,8、新技术的应用 超声波、流化浸出、电磁场浸出、电磁振动浸出、脉冲浸出等 加快浸提过程,缩短浸提时间。,32,(三)常用浸出溶剂 浸提溶剂的选择: 最大限度地浸出有效成分,最低限度地浸出无效成分或有害物质 不影响活性成分 安全无毒 价廉易得,33,1、水 特点: 溶解范围广,选择性差。生物碱盐类、苷

11、、有机酸盐、鞣质、蛋白质、糖、树胶、色素、多糖、酶等。 易于霉变、水解等不易贮存。,34,2、乙醇 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可以通过调节乙醇的浓度,选择性地浸提药材中某些成分。 90%:挥发油、有机酸、树脂、叶绿素 5070%:生物碱、苷类 40%:延缓许多成分的水解 20%:具有防腐作用 易燃、具有药理作用。,35,3、其他 有机溶剂 一般易燃、易爆或有毒性,应用较少,用于纯化精制。,36,(四)浸提辅助剂 1、酸:提取碱性成分时选择。 2、碱:提取酸性成分时选择。 3、表面活性剂:提高浸出效能的同时也增加浸出液中杂质,需慎用。,37,(五)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 1、煎煮法 符合中医传统用药

12、习惯。 适用于对湿、热稳定的成分的浸出。 杂质较多,用于粗提。 浸泡煮沸过滤,38,多能提取罐,39,2、浸渍法 用定量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将药材浸泡一定时间,以提取药材成分。 冷浸渍法:室温,3-5日或规定时间。 热浸渍法:40-60 。 重浸渍法:将溶剂分2-3次浸渍药材,以减少药渣吸附。,40,浸渍法适用范围: 黏性药物、无组织结构药材、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 不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剂。 浸渍完成后要压榨残渣,并静置过滤除杂。,41,3、渗漉法 将药材粗粉置渗漉器内,溶剂连续从渗漉器的上部加入,渗漉液不断地从其下部流出,从而浸出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方法。

13、 药材粉碎 药材润湿 装筒 排气 浸渍 收集,42,1)单渗漉法 粉碎药材:药材的粒度应适宜,过细易堵塞,吸附性增强,浸出效果差;过粗不易压紧,粉柱增高,减少粉粒与溶剂的接触面,不仅浸出效果差,而且溶剂耗量大。一般药材以用中国药典中等粉或粗粉为宜。,43,润湿药材:药粉在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浸提溶剂润湿,使其充分膨胀。一般加药粉一倍量的溶剂拌匀后,密闭放置15分钟至6小时,以药粉充分地均匀润湿和膨胀。,44,药材装筒: 膨胀性大的药粉宜选用圆锥形渗漉筒。 膨胀性不太大的药粉可选圆柱形渗漉筒。 一般药粉装量为其容积的2/3; 适量脱脂棉轻垫于渗漉筒底部; 已润湿膨胀的药粉分次装入,每次投入后,均要压

14、平,松紧适宜; 装完后,用纱布或滤纸将上部覆盖,加稍重物体压住,以防止添加溶剂时药粉冲起。,45,46,排除气泡: 先打开渗漉液出口,再添加溶剂,以利于排除气泡,防止溶剂冲动粉柱,影响渗漉效果。 加入的溶剂必须始终保持浸没药粉表面。 排除筒内剩余空气,待漉液自出口处流出时,关闭活塞。,47,浸渍药材: 排除气泡后继续添加溶剂至浸没药粉表面数厘米,加盖放置2448小时,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 可以提高初漉液中有效成分的浓度。,48,收集渗漉液: 1000g药材的漉速,每分钟在13ml。 保持液面一定高度,高过药材表面。 溶剂用量一般为药材量的48倍。 制备流浸膏时,先收集药材量的85的初漉液另器保

15、存,然后收集续漉液浓缩后与初漉液混合调整至规定标准。 制备浓度较低的酊剂时,先收集药材量3/4的渗漉液,停止渗漉,压榨药渣后压榨液与渗漉液合并,然后静置过滤。,49,2) 重渗漉法 3) 加压渗漉法 4) 逆流渗漉法 渗漉法属动态浸出,溶剂利用率高。 适用范围 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的提取。 不适用于新鲜药材、易膨胀、无组织结构药材。,50,4、 回流法 回流法是用乙醇等挥发性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被加热,挥发性溶剂馏出后又被冷凝,重复流回浸出器中浸提药材,这样周而复始,直至有效成分回流提取完全的方法。,51,1) 回流热浸法: 通常需更换新溶剂23次,溶剂用

16、量较多。 2) 回流冷浸法: 回流冷浸法溶剂既可循环使用,又能不断更新,故溶剂用量较回流热浸法少,也较渗漉法的溶剂用量少,且浸提更完全。 回流法由于连续加热,浸提液受热时间较长,故不适用于受热易被破坏的药材成分的浸提。,52,53,5、水蒸气蒸馏法 本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道尔顿定律,相互不溶也不起化学作用的液体混合物的蒸气总压,等于该温度下各组分饱和蒸气压(即分压)之和。 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又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如挥发油的提取。 共水蒸馏法(即直接加热法)、通水蒸气蒸馏法及水上蒸馏法。,54,6、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提取通常称为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SCFE)。 超临界流体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