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直流与交流电路分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775022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九直流与交流电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九直流与交流电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九直流与交流电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九直流与交流电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九直流与交流电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九直流与交流电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九直流与交流电路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九直流与交流电路分析【知识必备】(本专题对应学生用书第3739页)知 识 必 备一、 恒定电流1. 闭合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关系:E=U外+U内,I=,U=E-Ir.2. 闭合电路中的功率关系:P总=EI,P内=I2r,P出=IU=I2R=P总-P内.3. 直流电路中的能量关系:电功W=qU=UIt,电热Q=I2Rt.纯电阻电路中W=Q,非纯电阻电路中WQ.二、 交变电流1. 交变电流的“四值”(1) 最大值:为Um、Im,即交变电流的峰值.(2) 瞬时值:反映交变电流每瞬间的值,如e=Emsin t.(3) 有效值: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为E=、U=、I=;非正弦式交变电

2、流的有效值必须根据电流的热效应,用等效的思想来求解.计算交变电流的电功、电功率和测定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都是指有效值.(4) 平均值:反映交变电流的某物理量在t时间内的平均大小,如平均电动势E=n.2. 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式(1) 功率关系:P入=P出;(2) 电压关系:=;(3) 电流关系:=.3. 远距离输电常用关系式(如右图所示)(1) 功率关系:P1=P2,P3=P4,P2=P线+P3.(2) 电压损失:U损=I2R线=U2-U3.(3) 输电电流:I线=.(4) 输电导线上损耗的电功率:P损=I线U损=R线=R线.【能力呈现】应试指导【考情分析】2014 20152016直流电路和

3、交流电路T3:变压器、远距离输电T1:理想变压器T13:电阻定律T4: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T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备考策略】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是高考的热点,重点考查电路的功率计算、动态过程分析等;交流电路部分由于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的频率较高,重点考查交变电流的“四值”、变压器的有关知识.题型一般以选择为主,有时也与电磁感应结合在计算题中进行考查,难度不大.复习时要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含义,交变电流的“四值”含义和变压器、远距离输电的原理.能力摸底1. (多选)(2016苏北四市三模)如图所示,A为巨磁电阻,当它周围的磁场增强时,其阻值增

4、大,C为电容器.当有磁铁靠近A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 电容器C的电荷量增大C.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 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大【答案】 AB【解析】 开关闭合稳定时,等效电路图为:电流表、电阻R、巨磁电阻串联,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测路端电压,电容器右极板带正电,左极板带负电,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等于路端电压,当有磁铁靠近A时,巨磁电阻阻值增大,电路总阻值增大,回路电流减小,则电流表的示数减小,A项正确;回路电流减小,内电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电容器C的电荷量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项正确,C项错误;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内=I2r,回路电流减小,则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小

5、,D项错误.2. (2016镇江一模)如图甲所示,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流电动势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线圈内阻为1.0,外接灯泡的电阻为9.0.则()A. 交流电压表V的示数为20VB.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5次C. 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36WD. 电动势e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20cos(10t)V【答案】 C【解析】 电压表的示数为路端电压的有效值,应该是18V,A项错误;周期为0.2s,每秒电流方向改变10次,B项错误;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P= W=36W,C项正确;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0 V,D项错误.3. (2016全国卷)一含有理

6、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3 、1 和4 ,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A. 2 B. 3 C. 4 D. 5【答案】 B【解析】 开关断开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通过R2的电流I2=,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I2(R2+R3)=,由=可得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5I,则U=U1+IR1=5I+3I,开关闭合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通过R2的电流I2=,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I2R2=,由=可得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4I,则U=U1+

7、4IR1=4I+12I,解得=3,选项B正确.4. (多选)(2016江苏卷)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为2,四个电阻的阻值已在图中标出.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路端电压为10 VB. 电源的总功率为10 WC. a、b间电压的大小为5 VD. a、b间用导线连接后,电路的总电流为1 A【答案】 AC【解析】 闭合开关,外电路的总电阻为10,干路上的电流为1A,内电压为2V,则路端电压为10V,A项正确;电源的总功率P=EI=12W,B项错误;设电源负极处接地,则a点电势为7.5V,b点电势为 2.5V,a、b两端电势差为a-b=5V,C项正确;a、b间用导线连接

8、后,外电路的总电阻为7.5,则电路的总电流为 A1A,D项错误.【能力提升】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基本思路是“部分整体部分”,即从阻值的变化入手,由串、并联规律判定R总的变化情况,再由欧姆定律判断I总和U端的变化情况,最后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等规律判断各部分的变化情况.注意:(1) 电源的内电压一般由U内=I内r确定.(2) 电源的外电压(路端电压)一般由U外=E-U内确定.例题1(2016南师附中)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源为恒流源,不管外电路的电阻如何变化,它都能够提供持续的定值电流.电压表、电流表都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向右滑动时,电压表V1、V2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

9、别为U1和U2,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绝对值为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V1示数减小,A示数增大,=R2B. V1示数减小,A示数减小,=R1C. V2示数减小,A示数增大,=R1D. V2示数不变,A示数增大,=R【答案】 A【解析】 滑动变阻器触头向右滑动时,阻值减小,R2和R并联电阻减小,并联电压减小,则流过R2电流减小,总电流恒定,则流过电流表电流增大,流过R1电流不变,则V2示数不变,V1测量路端电压,外电阻减小,V1示数减小.设电源提供恒定电流为I0,则电压表V2示数U2=I0R1为定值,电流表示数为I,则有I0=I+,整理得U1=(U2-R2I0)+R2I,其中U2、R1、I

10、0均为定值,则U1与I成线性关系,斜率即为=R2,故A正确,B、C、D错误.变式1(多选)(2016苏州一模)如图所示为一直流电路,电源内阻小于R0,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小于R.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右端滑向最左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电压表的示数一直增大B. 电流表的示数一直增大C. 电阻R0消耗的功率一直增大D. 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BCD【解析】 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小于R,故滑片从最右端向最左端滑动过程中,总电阻一直变大,总电流变小,B项错误;内电压和R0两端电压都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A项正确;总电流变小,R0消耗的功率变小,C项错误;由于电源内

11、阻小于R0,根据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图象可知电源的输出功率一直变小,D项错误.含容直流电路分析方法1. 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通过稳定的两个状态来了解不稳定中间的变化过程.2. 只有当电容器充、放电时,电容器支路中才会有电流,当电路稳定时,电容器可看做是断路.3. 电路稳定时,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为等势体,电容器的电压为与之并联的电阻电压.4. 在计算出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后,必须同时判定两板的极性,并标在图上.5. 在充电或放电时,电容器两根引线上的电流方向总是相同的,所以可以根据正极板电荷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电流方向.6. 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同,那么通过每根引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

12、容器电荷量的差值;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改变,那么通过每根引线的电荷量等于电容器始末状态的电荷量之和.例题2(2016全国卷)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A. B. C. D. 【答案】 C【解析】 由已知条件及电容定义式C=可得:Q1=U1C,Q2=U2C,则=.S断开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U1=E=E;S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U2=E=E.则=,故C正确. 甲 乙变式2(2016南京、盐城一模)可变电容器C1、C2和可变电阻

13、器R1、R2以及电源E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S,当R1的滑片在图示位置时,C1、C2所带的电荷量相等.现要使C1所带的电荷量大于C2所带的电荷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 只增大R2的电阻B. 只增大C2的电容C. 只增大C1的电容D. 只将R1的滑片向A端移动【答案】 C【解析】 滑片在图示位置,C1和C2带电荷量相等,说明滑片左右两侧的电阻值相等,只增大R2的电阻,总电流变小,C1和C2两端电压都变小,但两者带电荷量还是相等,A项错误;只增大C2的电容,C2带电荷量大于C1带电荷量,B项错误;只增大C1的电容,C1带电荷量大于C2带电荷量,C项正确;只将滑片向左移动,C1两端电压变小,C

14、2两端电压变大,D项错误.交变电流的四值及应用1. 最大值:分析电容器的耐压值.2. 瞬时值:计算闪光电器的闪光时间、线圈某时刻的受力情况.3. 有效值:电表的读数,计算电热、电功、电功率及保险丝的熔断电流.4. 平均值:计算通过电路截面的电荷量.例题3(多选)(2016全国卷)如图所示,M为半圆形导线框,圆心为OM;N是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导线框,圆心为ON;两导线框在同一竖直面(纸面)内;两圆弧半径相等;过直线OMON的水平面上方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现使线框M、N在t=0时从图示位置开始,分别绕垂直于纸面、且过OM和ON的轴,以相同的周期T逆时针匀速转动,则()A. 两导线框中

15、均会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B. 两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周期都等于TC. 在t=时,两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D. 两导线框的电阻相等时,两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也相等【答案】 BC【解析】 设导线框半径为l,角速度为,两导线框切割磁感线的等效长度始终等于圆弧半径,因此在产生感应电动势时其瞬时感应电动势大小始终为E=Bl2,但进磁场和出磁场时电流方向相反,所以线框中应该产生方波式交变电流,如图所示,A错误;由T=可知,两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周期相同,均为T,B正确;在t=时,两导线框均在切割磁感线,故两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均为Bl2,C正确;对于线框M,有+=T,解得U有M=E,对于线框N,有+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