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我国手工印染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57721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我国手工印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我国手工印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我国手工印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我国手工印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我国手工印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我国手工印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我国手工印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工印染一、手工印染的含义手工印染是相对于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机械化印染产品而言,一般是指以传统手工技艺所制作的染色印花以及绘制等工艺和产品。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可观的农业生产,而纺织与染色技术,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从西安半坡原始社会的遗址中所发现的石纺锤和斜纹编织印纹就足以证实,我国的纺织技术就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随之而产生的染色、印花等工艺技术也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古代,将染色和印表等工艺技术和产品统称为“染缬”。从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研究中,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有着多种精湛的染色及印花技术,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扎染、蜡染、丝网印以及手工绘染等。二、手工印染织物较常用的手工印染织

2、物,一般都是由各种纺织纤维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生产而成的。手工印染织物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天然纤维制成的织物,另一类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织物。手工印染织物天然纤维织物 化学纤维织物 混纺纤织物人造纤维织物 合成纤维织物植物纤维织物 动物纤维织物棉织物(棉花、木棉)麻织物:亚麻、黄麻、大麻毛织物:丝织物:蚕丝柞蚕丝羊毛、兔毛、牛毛等羊绒、兔绒、牛绒等人造棉织物人造丝织物锦纶丙纶腈纶涤纶氨纶棉织物是手工印染最好的织物,品种多样,经济实惠,又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耐热耐摩擦力强,并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常见品种有:平布、府绸灯芯绒、帆布、斜纹布、针织布等,适合制作多种复试用品和室内装饰用品。麻织物

3、吸湿性强,强度高,结实耐用、服用效果凉爽,伸缩性和耐酸性较差,染色效果良好。毛织物轻软柔和,保温性好,弹性强,吸湿性好,染色效果良好,属于高档织物。人造棉和人造丝,耐热、吸湿性强,手感平滑、柔和,悬垂性较好,染色效果良好,经济实惠,是较常见的手工印染织物之一。合成纤维织物和混纺织物中,除个别之外,其它都因染色需特殊设备要求等原因,一般在学习时不常使用。三、手工印染的染色剂手工印染的染色剂可分为染料和涂料。一般地说,染料指含色素能溶于水,配制成染液,并能直接染或或通过助染剂染着在纤维上,与纤维有较强的亲和力,能被纤维充分的吸收,使织物内外都能获得牢固染色效果的染色材料。涂料指不溶于水,只能附着在

4、织物表面的着色材料。一般来说,其色牢固度和染色后织物的手感均差于染料的染色效果。手工印染染色剂可以分为染色剂天然染料:植物、动物、矿物合成燃料:直接、酸性、活性、硫化染料 涂料 :印染、油画、丙烯、油漆四、织物处理工艺在染色之前,必须将备用的织物进行处理,除去织物上所残存的浆料、油污以及化学药品等杂质,以便达到理想的着色效果。一般常用的有两种工艺:1.织物:100 克烧碱:3 克水: 3000-2000 克工艺流程:烧碱-加水-投入织物-浸泡-煮 5-10 分钟-清洗-晾干-熨平2. 织物 100 克洗衣粉:3-5 克水:3000-2000 克工艺流程:洗衣粉-水-投入织物-浸泡-加温-清洗-

5、晾干-熨平手工印染品种繁多,包括蜡染、手绘、扎染等。其中扎染最具特色,是印度民族服装广泛使用的染制方法之一,其“卷扎法”扎染工艺产量居世界首位。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起源扎染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是出于新疆地区。据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公元408 年东晋时期的作品,扎染这种工艺早在东晋时期就已经成熟了。当时绞缬产品,有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蝴蝶、腊梅、海棠等;也有整幅图案花样,如白色小圆点的“鱼子缬”,圆点稍大的

6、“玛瑙缬”,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缬”等。蜡 染1蜡染存在的形态性主要表现在形式、抽象、装饰等三方面二形式形态是不以任何物象为描写对象,它与抽象形态之间有规律地组合,装饰形态是对表现的物象进行夸张、变形、几何化、多利 1 物象组合加二处理的蜡染艺术形态。2蜡染存在的审美性在于观念美和艺术美。蜡染的审美个性存在于:其一是蜡染的形式美是具有直观性视觉形式的美,用视觉可以感受蜡染的图案、色彩及冰纹的对象。其二是指蜡染的技艺与材料媒介性。蜡染从设汁到制作完成的过程是一个运用蜡、布、浸染、脱蜡的过程,这些媒介的表现手段把民间艺人的审美观念、意象传达出来的制作过程,需要技艺和技巧。其三是蜡染的历史文

7、化的积淀。民间艺人在制作蜡染审美创造过程中使用的蜡染语言、视觉艺术形式,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带有一定的地域历史文化积淀。例如在苗族蜡染形式中积淀着苗族历史文化内涵,积淀着苗族社会普遍认同的审美通感。其四是蜡染的创造性与雷同性。蜡染作品往往是民间艺人独特的审美创造,表现的是独特的审美认识和独特的审美个性。在现实民间,生活服饰中,同一支系民族,同一区域民族,其蜡染图案在祖传下来时有固定雷同的图案,她们会去创造个性的差异。3蜡染存在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蜡染与自给经济、民俗文化、民俗生活、民间生产的关系等方面。蜡染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 L 和民俗文化环境之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蜡染的产生

8、和发展以及各个历史阶段蜡染的内容和形态,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民俗文化环境。其它生活用品蜡染的载体多为服饰、幡旗以及其它生活用品,如帐檐、枕巾、背包、包袱布、盖篮帕、手帕、挎包、床单、被面、门帘、丧葬单等生活用品,种类繁多,造型、纹饰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其图案主要有自然纹和几何纹两大类。自然纹样中以花、鸟、鱼、人物、龙、鸡、牛、蝴蝶、石榴变形纹饰,其图案设计遵循传统,造型生动,富于夸张,特别是鸟形、龙形的变化最为丰富,想象力大胆。此外,老人去世后使用葬单,一般均为严谨、庄重的几何图形,主要有“梨花”、“马蹄花”、“铜鼓纹”等几何纹饰,还有在床单四边用连续几何纹样作边饰。传统枫香染

9、图案古朴,构图饱满,在结构布局上常以连续纹样和适合纹样有机组成,纹样以花草、鱼鸟等自然纹样为主,空问用小点布满,边线常用简单的几何纹样构成花边。由于用毛笔作绘制工具,其线条流畅舒展,绘画感较强。其典型的图案有“双风朝 J 阳”、 “鲤鱼串珠”、 “大瓶花”、 “小月亮化”、“大月亮花”等。这些都是沿袭老一辈的传统图案。二、蜡染工艺技术贵州蜡染作为美化生活、托物言志、表达思想情感的形象化的载体,它的制作一般南妇女完成,足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在经历漫长历史的发展进程史的发展进程中,贵州民族民问蜡染闪地域不同和民族支系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风格特征,虽然蜡染制作过程基本相似,但其工艺技术

10、存在一定的差异。(一)防染材料贵州苗族、布依族、水族等民族的传统蜡染防染材料常用蜂蜡、枫香脂和石蜡,蜂蜡属于动物性,黏性强,不易碎裂,用来捕绘细线条最佳,适宜作细腻的捕绘。枫香脂属植物性,黏性强,不易脱落,使用时,一般用枫香脂和牛油(有的地区按 1:3,有的地区按 l:1)加热搅拌混合而成。石蜡属矿物质,黏性度稍小,易断裂、脱落,一般加温到 58以上面蜡最佳。(二)制作工具在我国民族地区,蜡染工具,一般用木炭加热或煤炉里加热,有条件的地方用电加热熔蜡。熔蜡一般用金属碗、砂锅及陶瓷容器。不同地区蜡染风格不同,用线的粗细不同取决于绘蜡工具。使用蜡画笔和蜡画刀较多。苗族以前画蜡主要是用竹子削成绘蜡刀

11、,近年来已经改成金属绘蜡刀,不易散热,可以描绘出精细的线条。使用铝、铜蜡刀会出来的线条精细流畅,一套铜刀多达十多支,可根据线条粗细来选择刀具。雷公山和月亮山地区的苗族,用鸡、鸭毛管,管芯穿上一缕头发绳,沾蜡画于布上,线条较为粗犷、厚实。熟练的民间艺人们绘蜡时并不需要在底布上画好底样,而是直接用蜡刀描绘图案,具有高超娴熟的造型能力和图案勾画能力。初学者可先用纸画好设计稿,再拓印到棉布上,然后在上面绘蜡。(三)传统蜡染蓝靛染色工艺传统蜡染浸染主要以植物蓼蓝制成蓝靛浆为染料,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染色方法。植物蓝靛发酵起缸,各地有不同种方法。普遍采用大木缸、大陶瓷或大塑料缸作浸染染缸。起缸发酵方法:一般

12、用糯米草灰或桐仔皮灰,在经过纱布滤后的灰水中,放入适量的生石灰、酸汤杆、食用酒与蓝靛浆混合使用,在一定的时间内制成发酵染水,有的用食用碱代替石灰。一般制作发酵染液和浸染过程必须在温暖的春、夏、秋季节进行,冬天太冷,容易使发酵染液变质,影响染色效果。在浸泡过程中,各地区少数民族蜡染浸染大体相同。首先用温水(1525 。 C)将蜡画织品打湿,使浸染时均匀染色然后放人染缸浸染。适当摇动画织品,l5 小时再捞出染缸外,此时画蜡织品呈黄绿色,过 510 分钟,经过空气氧化,蜡画织品慢慢变成蓝色。通过氧化 30 分钟至数小时,再放人染缸浸染。浸染色彩深度,根据浸染时间和次数来决定,一般最少染 5,最高达

13、9 次。在浸染中,发现染液缸中出现白水泡,用门布条试染不佳时,及时添加植物蓝靛浆和食用酒,第二天再继续染。植物蓝靛浸染,最长时间需要 30 天左右,最短时问需要两天左右。浸染过程中,有的染了三四次后,在冷水里轻轻拍打清除液渣,不准搓织物。(四)褪蜡工艺染好的蜡染织品,一般用大铁锅加热煮沸水褪蜡,放少许苏打(食用碱)。蜡染织物放人锅里,蜡熔化后浮于水面用勺舀出或用纸、布沾蜡后再将蜡染布取出,再放人 100左右温水中进行二次褪蜡,最后进入水洗。用枫香脂绘制织品,有时褪不干净,可用金属刀刮残脂或将染织品上、下层各夹两层报纸,再用电熨斗加热将枫香脂吸到报纸上,不断更换报纸加热除脂,直到干净为止。五、蜡

14、染制作流程1制板:少数民族艺人把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图案加上自己的想象发挥,用大头针沾上蓝墨汁,把图案一针一针地刺在白布上。2画蜡:用铜片制的蜡刀蘸上正在加热的蜂蜡顺着刚刺好的图案重新勾一遍。3填色、封蜡:用植物染料(这道工序一般做彩色蜡染时才运用,如红、黄、绿等)把蜡染画所需要的颜色填在相应的位置,然后进行封蜡。封蜡就是用蜂蜡把填好颜色的地方重新盖一遍,这样可以分清图案的界线,使两种颜色不会混合在一起。4.蓝靛染色:将封好的蜡染画投入染缸多次染色,直到蓝色深度满意为止。且芏监巴怵腰 7 两恧刀止。5脱蜡:经高温水脱蜡,反复漂洗,一幅完整的蜡染成品制成。 苗族蜡染介绍苗族是我国仅有的几个人口超过

15、500 万的少数民族,也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要追溯到上古时代以蚩尤为代表的苗蛮集团,甚至是更早的九黎和三苗。苗族人民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技艺,其中的蜡染艺术作品和蜡染旅游工艺品在整个染织美术界久负盛名、独放异彩。蜡染特色既然蜡染能染出蓝底白花的花布,那么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见过红底白花、黄底白花、绿底白花的民间蜡染布呢(现代染色工艺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这一步了)?这是因为靛蓝染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只需要在普通的冷水中就可以进行;而红花素和栀子黄素等植物染料只能在较高温度的热水中才能上染棉布,否则就很容易掉色。而在这种高温下蜂蜡已经融化,无法保持防止染色的花形,因此古

16、代是很难做出其他颜色的蜡染花布来的。苗族原本擅长纺麻织布,织好的布用蓼蓝、红花、栀子、五倍子等草药就可以染成蓝、红、黄、黑各种颜色。苗族的蜡染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五溪地区的“点蜡幔” (蜡染) 已很盛行。明、清时代,黔中一带苗族也多服用蜡染衣料。在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 (古歌) ,代代传唱叙述着蜡染的起源的故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终日为此闷闷不乐。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久久发楞,办法没想出来却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一看,才知道刚才是睡着了,可是低头再看:花丛中的蜜蜂真的刚刚飞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