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之重点政治理论习题.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768920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考试之重点政治理论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考试之重点政治理论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考试之重点政治理论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考试之重点政治理论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考试之重点政治理论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考试之重点政治理论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考试之重点政治理论习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业单位考试之政治理论习题 1能够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是( )A朴素唯物论 B庸俗唯物论 C机械唯物论 D辩证唯物论2有的哲学家说,在大风扬起的尘土中,每一粒尘土的运动状况都是纯粹必然的。这是一种( )A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3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B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C它是社会发展规律D它是自然界规律4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产生

2、物质 B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1【解析】D。辩证唯物论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朴素唯物论试图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庸俗唯物论混淆物质和意识的严格界限,取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机械唯物论认为世界上物质的变化在根本上只有位置和数量的变化,都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因此本题答案为D。2【解析】C。机械决定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必然的原因决定的,把必然性等同于有原因,把偶然性等同于无原因,把必然性绝对化。本题答案为C。3【解析】A。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1)真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真理所研究的对象

3、-客观事物是客观的;(3)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本题B项是对“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曲解。真理不等同于客观规律,CD也是错误的。4【解析】D。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和古希腊哲学关于水、气、火等是万物本原的学说。“水是万物的本原”是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观点。水既是实物,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的唯物主义观点。5【解析】B。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这只

4、能以明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并不能得出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转化成物质”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1、每年3月,我国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汇集北京,共商国是。以下关于“”代表、委员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B. 代表参加制定国家法律,委员协商国家重大事务C. 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最高国家监督机关D. 人大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2、中华民族崇尚亲杜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

5、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在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阐释中,最能体现“黄金法则”的是( )。A. 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 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C. 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D. 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3、假如让你写篇集中反映中国2006年度外交活动的年终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独立自主和平共处文化渗透B和平发展战略结盟我国的独立和主权C多边外交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大国D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4、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A基层行政机关 B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基层群众性组

6、织5、“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掌舵,而不是划桨。”这一说法是指:A政府应该强化集权 B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决策,而不是执行C政府应该加强自身组织的建设 D政府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导航员1、【解析】正确答案为 B。委员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权利,而不是任务,A项表述不正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协不是最高国家监督机关,C项错误;政协是不能创建国家管理制度的,D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2、【解析】正确答案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最能体现这一“黄金法则”的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

7、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谐的共生关系,反映我国希望与各国和平共处的愿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3、【解析】正确答案为 C。“文化渗透”是贬义词,A项排除;中国现行的外交战略仍是20世纪80年代后确立的不结盟外交战略,B项排除;D项不能体现中国外交主张;C项用词最准确。4、【解析】正确答案为 C5、【解析】正确答案为 D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党和政府深刻分析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它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等为基本任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此,必须( )。A.创新体制机制,拓宽群

8、众参与渠道,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协同作用B.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C.加强和完善思想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社会诚信D.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A.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C.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D.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是人的本能反应3.“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的( )。A.政治路线B.群众路线C.经济路线D.文化路线4.(不定项选择)党的十六届五

9、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E.管理民主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是( )。A.是否承认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是否承认质量互变规律C.是否承认否定之否定规律D.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1.A选项体现的是创新体制机制,B选项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C选项要求加强和完善思想建设,D选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都是符合社会管理工作的举措,都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A、B、C、D。2.答案: B解析:理性认识是指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的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二者最核心的区别是对

10、本质的把握或对现象的认识,故正确答案为B。3.答案: B解析: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故正确答案为B。4.答案: ABCDE解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符合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

11、CDE5.答案: D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为:1.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的发展,而形而上学任务世界是孤立存在的,没有一个联系的整体。2.唯物辩证法以一个运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的进程,而形而上学则任务世界时静止的。3.两者是否承认矛盾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这是两者最根本上的对立,也是其他对立问题的根源。因为答案应该选择D项。1.下列选项中三国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错误的是( )。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B.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C.张飞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张郃矛盾是对立统一的D.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12、A.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扩大粮食种植面积B.增加对农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C.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D.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增加农民收入3.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A.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B.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D.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4.2013年11月9日到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

13、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的工作总基调是( )A.持续健康B.又好又快C.稳中求进D.效率公平5.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其实质和关键就是要求( )。A.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B.对商品经济进行重新认识,明确在中国到底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C.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吸取“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教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答案: D解析:

14、本题考查哲学常识。A选项对应正确:“士别三日”出自于三国志,意思是指人离开后不久。全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表达别人已有进步,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深刻意思。B选项对应正确:草船借箭、庖丁解牛、预测彗星的回归、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等,这些都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取得预期目的的典型事例。C选项对应正确:同样是饮酒,利用不当可致“战败弃城”,利用得当则可“战胜得利”,体现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D选项对应错误: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曹操行军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果实非常丰富,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们的口渴。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利用这个机会把士兵们带领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所以“望梅止渴”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故正确答案为D。2.答案: C解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意见指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故正确答案为C。3.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