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练习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105654440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WPS 页数:21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练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 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首选的抗凝剂是 A.EDTA-K2 B.肝素 C.双草酸盐 D.草酸盐 E.枸橼酸钠 答案:A 解析: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可与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由于其对血 细胞形态影响很小,根据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Standard of Hematology,ICSH)建议,血液分析首选的抗凝剂为 EDTA-K2。 2.在正常人血涂片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嗜酸性粒细胞

2、的参考范围是 A.20%40% B.01% C.5%10% D.0.5%5% E.3%8% 2.答案:D 3.下列疾病中哪种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疾病类型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慢性白血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急性溶血性贫血 3.答案:D 解析:缺铁性贫血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疾病类型。 4.血涂片显微镜检计数100 个白细胞时见到 10 个有核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值为 22109/L,则白细胞计数的真实值为 A.4109/L B.5109/L C.10109/L D.15109/L E.20109/L 4.答案:E 解析:由于有核红细胞会干扰白细胞计数,

3、故需要对白细胞计数值进行校正。校正公式为:校 正后白细胞数/L=校正前白细胞数 100/(100+Y),式中 Y为白细胞分类计数时 100 个白细胞中 有核红细胞的数量。 5.正常粪便中可以出现的是 A.夏科-莱登结晶 B.菱形血晶 C.红细胞 D.淀粉颗粒 E.大吞噬细胞 5.答案:D 解析:阿米巴痢疾、 钩虫病和过敏性肠炎时,可出现夏科莱登结晶;菱形血晶见于胃肠道出血; 红细胞见于消化道出血;大吞噬细胞见于急性菌痢、 急性出血性肠炎等;正常粪便中偶见淀粉 颗粒 6.关于类便中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人粪便中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厌氧杆菌和肠球菌为主 B.健康婴幼儿粪便中可有酵母菌 C.粪

4、便中细菌较多,约占干重的一半以上 D.婴幼儿粪便中细菌主要为双歧杆菌、拟杆菌、葡萄球菌等 E.粪便革兰阴性杆菌严重减低,球菌或真菌明显增多时,可出现假膜性肠炎 6.答案:C 解析:粪便革兰阴性杆菌严重减低,葡萄球菌或真菌明显增多,提示肠道菌群紊乱,可出现假 膜性肠炎。粪便中细菌较多,约占干重的 1/3 7.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时,如果确诊为单纯的 ABO溶血,该患儿血型为 A型 Rh阳性,则采 用下列哪种搭配为最好 A.A 型红细胞+AB型血浆 B.O 型红细胞+AB型血浆 C.O 型红细胞+O 型血浆 D.A 型红细胞+A 型血浆 E.O 型红细胞+A 型血浆 7.答案:B 解析:换血疗法是

5、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快速有效的疗法。单纯 ABO溶血采用 O 型红细胞士 AB 型血浆;单纯 Rh 溶血采用Rh 血型同母亲而 ABO血型同患儿;同时存在 ABO和 Rh溶血时采用 Rh阴性 O 型红细胞+AB型血浆。 8.人类发育过程中,骨髓造血始于 A.第二周 B.第六周 C.第三个月 D.第八个月 E.出生后 8.答案:C 解析:人类造血始于胚胎第 2周,至第 6周均为卵黄囊造血;此后至第 7个月,主要由胚肝造 血;骨髓造血始于第 3个月,它是人类出生后的主要造血器官。 9.以下MDS 患者CFU-GM 培养结果,预后最好的是 A.细胞簇与集落数比值正常 B.细胞簇与集落数比值增高 C.生

6、长型为小细胞型 D.细胞培养为大细胞簇型 E.细胞培养为无生长型 9.答案:A 解析:MDS患者 CFU-GM形成能力减低集落密度减少、“流产”或无生长,形成许多小细胞簇, 集簇/集落比值增高,集落细胞成熟障碍。能形成集落和小簇者预后较好,无集落和形成大簇 者易演变为白血病。 10.下列细胞内不可能出现染色体的是 A.粒细胞 B.浆细胞 C.幼红细胞 D.幼单细胞 E.巨核细胞 10.答案:B 11.下列疾病骨髓活检可出现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P)的是 A.AML B.ITP C.PNH D.MDS E.MM 11.答案:D 解析:MDS的主要病理学特征为: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

7、。 12.患者红细胞在缺氧时变成镰形,是因为其血红蛋白为 A.HbA B.HbaA C.HbBart D.HBF E.HbS 12.答案:E 解析:镰形细胞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 Hbs 形成,其在脱氧状态下形成多聚体。 纤维多聚体排列方向与细胞膜平行,并与之紧密接触,当有足够的多聚体形成时,红细胞即会 “镰变”。 1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涂片易见 A.球形红细胞 B.靶形红细胞 C.口形红细胞 D.有核红细胞 E.点彩细胞 13.答案:D 解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增生性贫血中的一种,血涂片易见有核红细胞。 14.当骨髓象中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值为 1:1时,可判定骨髓增生程度为

8、 A.增生极度活跃 B.增生明显活跃 C.增生活跃 D.增生低下 E.增生极度低下 14.答案:A 解析:骨髓增生程度增生极度活跃、 增生明显活跃、 增生活跃、 增生低下、 增生极度低下,其有 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值分别为1:1、1:10、1:20、1:50、1:200。 15.区分中性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A.胞体大小 B.胞质多少 C.胞核的凹陷程度 D.胞质中颗粒的多少 E.胞质的染色 15.答案:C 解析:其他选项的答案在三种细胞的区分上虽然都有重要性,但是都不如胞核凹陷程度 16.血小板膜糖蛋白中数量最多的是 A.GPIa/a B.GPb/a C.GP D

9、.GPV E.GPIb/ 16.答案:B 17.有关血小板致密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比a 颗粒小 B.每个血小板中有48 个 C.其高电子密度是由于含有较多的钙 D.颗粒内ATP 与ADP比例为 2:1 E.血小板活化时会释放致密颗粒中的 ADP 17.答案:D 解析:血小板致密颗粒比 a颗粒小,每个血小板中有 48个,其高电子密度是由于含有较多的 钙,血小板中 80%的 ADP 存在于致密颗粒中,ADP 与 ATP的比值为2:1,血小板活化时会释放致 密颗粒中的ADP。 18.出血时间延长通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血友病甲 B.血友病乙 C.因子缺乏症不出 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过敏

10、性紫癜 18.答案:D 解析:出血时间主要反映一期止血状况,其延长表明血管或血小板异常。 19.外周免疫器官的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 B.淋巴细胞居住休整增殖的场所 C.淋巴细胞和其他细胞信号传导的基地 D.淋巴细胞和其他细胞相互作用的基地 E.淋巴细胞再循环的起点、中途站和归巢的终点 19.答案:A 解析:淋巴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为中枢淋巴器官,由骨髓及胸腺组成 20.淋巴结中的 B淋巴细胞区是淋巴结的 A.皮质区 B.浅皮质区 C.深皮质区 D.副皮质区 E.髓窦 20.答案:B 解析:淋巴结分为皮质区和髓质区。皮质区的浅层主要为 B淋巴细胞,深层为副皮质区,

11、主要 为T 淋巴细胞 21.具有免疫记忆功能的细胞是 A.NK细胞 B.巨噬细胞 C.T 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21.答案:C 解析:机体对特异性抗原初次应答后,所接受的活化信息和产生的效应信息可存于机体免疫 系统,当该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则存留的信息将被迅速调动,激活特异性免疫,产生比初次 应答更为迅速强烈、持久地应答。T 细胞具有免疫记忆功能。 22.患儿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血清IG标准碳酸氢盐(SB)考虑 93.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考虑 94.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且正常值,表明 92.答案:B 93.答案:D 94.答案:A 9

12、5.答案:C (9698题共用备选答案) A.FAD 示 B.NAD+及 NADP+ C.辅酶A D.磷酸吡哆醛 E.TPP 96.肝脏中维生素 PP 由上述哪些维生素转化而来 97.肝脏中维生素 B6由上述哪些维生素转化而来 98.肝脏中维生素 B2由上述哪些维生素转化而来 96.答案:B 97.答案:D 98.答案:A (99100 题共用备选答案) A.精密度、灵敏度、特异性 B.精密度、准确度 C.准确度、灵敏度 D.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 E.精密度、准确度、结果可报告范围 99.临床实验室若对检测系统进行性能核实,需要进行哪些实验 100.临床实验室若对检测系统进行性能确认,需要进

13、行哪些实验幻灯片 176 99.答案:B 100.答案:E 解析:如果实验室准备采用的检测系统具有溯源性,并已被许多实验室广泛应用, 因而实验室只是核实该系统业已被认可的性能,这样的评估称为核实实验。核实实验只需要 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用以说明该系统可以得到与厂商报告一致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 与该系统的其他用户的性能一致。 若实验室采用的检测系统仅仅由厂家对分析性能进行了详 细评价而将被推出,则在检测患者标本前要进行确认试验,包括精密度、 准确度和结果可报告 范围的实验,以证实该系统具有预期的水平,从而满足实验室要求。 对于一个新的检测系统或 改变原有的检测系统的任何组分,都必须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价。评价试验包括精密 度准确度、结果可报告范围、分析灵敏度、分析特异性和参考区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