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653480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学检验老师给的重点,自己总结的,当复习资料看看吧。第1章 绪论1、 临床免疫学检验是研究免疫学检验的理论、技术、应用,以及临床免疫学性疾病发病机制、免疫诊断与防治的一门医学应用性学科。2、 临床免疫学(clinical immunology)是利用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来研究临床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以及疾病预防等多个分支学科的总称。3、 免疫学检验建立的基础第2章 抗原抗体反应1、 抗原抗体反应(antigen-antibody)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可发生于体内,也可发生于体外。2、 抗原抗体防御的原理是什么?具有哪些特点?

2、原理:基于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分子间的结构互补性与亲和性,抗原与抗体间的结合是非共价键结合,通过静电场力、范德华引力(作用最小)、氢键结合力(最具特异性)、疏水作用力(作用最大)等分子间的引力结合在一起,在特异性的基础上形成非共价键由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特点: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3、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哪些?反应物自身因素 抗原(理化性状、分子量、表位的种类和数目)、抗体(来源、浓度、特异性与亲和力)。环境因素 电解质、酸碱度(一般在6-8之间为宜)、温度(一般为15-40,常用抗原抗体反应为37)。对照的设置 阴性对照、阳性对照、空白对照、标准品对照4、 亲合力(avidity

3、):抗体结合部位与抗原表位之间结合的强度,与抗体结合价直接相关即所谓多价优势。5、 亲和力(affinity):是指抗体分子单一抗原结合部位与抗原分子表面一个相应抗原决定簇(表位)之间的结合强度,它是抗原抗体之间固有的结合力。第3章 免疫原和抗体的制备1、 抗体制备类型: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技术。2、 各类抗体的制备原理和应用?单克隆抗体,原理: 将抗原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具有体外长期繁殖能力的小鼠骨髓瘤细胞通过融合剂(聚乙二醇,PEG)融为一体,在HAT选择性培养基的作用下,只让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生长,经过反复的免疫学检测、筛选和单个细胞培养(克隆化),最终获得既能产生所需单克隆

4、抗体,又能体外长期繁殖的杂交瘤细胞系,将这种杂交瘤细胞扩大培养,接种于小鼠腹腔,从小鼠腹腔积液中获取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 应用:1检验医学诊断试剂。作为检验医学实验室的诊断试剂,单克隆抗体以其特异性强、纯度高、均一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分析、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等技术。并且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商品化试剂盒的发展2蛋白质的提纯,单克隆抗体是亲和层析中重要的配体。3 肿瘤的导向治疗和放射免疫显像技术,将针对某一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化疗药物或放疗物质连接,利用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将药物或放疗物质携带至靶器官,直接杀伤靶细胞,称为肿瘤导向治疗。另外,将放射性

5、标记物与单克隆抗体连接,注入患者体内可进行放射免疫显像,协助肿瘤的诊断。多克隆抗体,原理:抗原通常是由多个抗原决定簇组成的,由多种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相应地就产生各种各样的单克隆抗体,这些单克隆抗体混杂在一起就是多克隆抗体,机体内所产生的抗体就是多克隆抗体;除了抗原决定簇的多样性以外,同样一类抗原决定簇,也可刺激机体产生IgG、IgM、IgA、IgE和IgD等五类抗体。即使是同一个抗原决定簇,在机体内也可以由好几种克隆来产生抗体,形成好几种单克隆抗体混杂物,称为多克隆抗体。当将抗原注射入实验动物体内时,一系列抗体生成细胞会不同程度的与抗原结合,受抗原刺激后在血液中产生不同类型的抗体,这种由一种

6、抗原刺激产生的抗体称为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中不同的抗体分子可以以不同的亲和能力与抗原分子表面不同的部分抗原决定簇相结合。将抗原导入敏感动物体内后,可刺激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尤其是淋巴结和脾脏中的淋巴细胞大量增殖。通常初次免疫应答往往比较弱,尤其是针对于易代谢,可溶性的抗原。首次注射后大约7天,在血清中可以观察到抗体但抗体的浓度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大约10天左右抗体的滴度会达到最大值。但同种抗原注射而产生的二次免疫应答的结果明显不同,和初次免疫应答相比抗体的合成速度明显增加并且保留时间也长。免疫应答的动力学结果取决于抗原和免疫动物的种类,但初次和二次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是免疫应答的一个重要特点

7、。三次或以后的抗原注射所产生的应答和二次应答结果相似:抗体的滴度明显增加并且血清中抗体的种类和性质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被称为免疫应答的成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常在抗原注射4-6周后会产生具有高亲和力的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应用DNA重组及蛋白工程技术对编码抗体基因按不同需要进行改造和装配,导入适当的受体细胞后重新表达的抗体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8、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所谓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它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障碍。基因工程应用举例1与医药卫生 (1)生产基因工程药

9、品 优点:高质量、低成本 举例:胰岛素、干扰素、乙肝疫苗等60多种 (2)基因诊断 含义: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上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举例:用DNA探针检测出肝炎患者的病毒,为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方法。 成果:已能够检测出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多种病毒;在诊断遗传病方面发展尤为迅速;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取得重要成果。 (3)基因治疗 含义: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举例:半乳糖血症(病因、研究成果) 发展前景:许多遗传病及疑难病症将被人类征服。 2与农牧业、食品工业 (1)农业

10、:培育高产、优质或具特殊用途的动植物新品种。 (2)畜牧养殖业:培育体型巨大(如超级小鼠、超级绵羊、超级鱼等)、品质优良(如具有抗病能力、高产仔率、高产奶率和高质量的皮毛等)的转基因动物;利用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的表达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如激素、抗体及酶类等。 (3)食品工业:为人类开辟新的食物来源。 3与环境保护 (1)用于环境监测:用DNA探针可检测饮水中病毒的含量 方法:使用一个特定的DNA片段制成探针,与被检测的病毒DNA杂交,从而把病毒检测出来。 特点:快速、灵敏 (2)用于被污染环境的净化: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吞噬”汞和降解土壤中DDT的细菌;能够净化镉污染的植物;构

11、建新的杀虫剂;回收、利用工业废物等3、 佐剂:预先或与抗原一起注射于机体,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4、 抗体的临床用途有哪些?抗体的主要功能是与抗原(包括外来的和自身的)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清除侵入机体内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异物,抗体(antibody)是一种应答抗原产生的、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每种抗体与特定的抗原决定基结合。这种结合可以使抗原失活,也可能无效但有时也会对机体造成病理性损害,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一些自身抗体的产生,对人体可造成危害。5、 抗体的质量要求?如何鉴定和保存?鉴定抗体特异性、效价、纯度、亲和力等保存方法:4度保存

12、:可保存三个月或半年冷冻保存:可保存23年 真空干燥保存:510年,保存时间最长。第4章 凝集反应1、 凝集反应指颗粒性抗原(如细菌、红细胞等)或覆盖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的颗粒性载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后出现的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可用于定性和半定量。2、 凝集反应的特点灵敏度高,方法简便。类型大致分为3类,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抗球蛋白实验。3、 直接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加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当两者比例适当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颗粒。4、 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偶联在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当电解质作用下,出现的特异

13、性凝集现象。5、 抗球蛋白试验的原理、类型及应用:原理 机体受某些抗原刺激后,产生不完全抗体,这类抗体因体积小,长度短,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不出现凝集现象,但能封闭抗原决定簇,使其不能再与完全抗体相结合。此时加入抗IgG球蛋白的抗体后,出现可见的凝集现象,称为。分类和用途:直接抗球蛋白实验 用于检测表面集合的不完全抗体。如新生儿溶血症和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额检查。间接抗球蛋白实验 用于检测母体Rh(D)抗体,有助于及早发现及避免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第5章 沉淀反应1、 沉淀反应概念指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的抗原和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后形成沉淀物的现象。2、 哪些沉淀反应技术是能定量的:免疫浊度测定

14、、胶乳增强免疫浊度测定、单扩散试验、火箭电泳。3、 免疫比浊概念、技术特点、有哪些技术类型概念:是利用抗原、抗体在液相中特异性结合,形成小分子免疫复合物,在增浊剂作用下,形成较大的免疫复合物,使反应液出现浊度。特点:灵敏度高、快速简便、易于自动化,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种微量物质测定。分类;按检测方式不同分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前者是测定液相中免疫复合物对透射光所衰减的光量;后者是测量免疫复合物对入射光成一定角度散射的光量)。散射免疫比浊法又分为终点散射比浊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抗原与抗体反应的速度或免疫复合物形成的量。4、 免疫浊度分析类型、影响因素。基本原理是:抗原抗

15、体在特殊缓冲液中快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当反应液中保持抗体过量时,形成的复合物随抗原量地增加而增加,反应液的浊度亦随之增加,与一系列的标准品对照,即可计算出受检物和含量。三种类型:1.免疫透射浊度测定法;2.免疫胶乳浊度测定法;3.免疫散射浊度测定法免疫浊度分析的影响因素(一)抗体的质量1.抗体质量 免疫比浊测定法要求抗体的特异性强,效价高,亲和力强。特异性差的抗血清由于含有大量杂抗体,反应后可形成非特异性浊度(“伪浊度”),出现假性升高,使用低效价(1:20)抗体,会使试剂消耗增多,同时也增加伪浊度的产生。2.抗体类型 R型抗体亲和力较强,与抗原结合后不易解离,在抗体过剩时

16、亦形成大而稳定的复合物,但抗原过剩时,则形成可溶性复合物。H型抗体亲和力弱,抗原抗体结合后极易解离,而且抗原或抗体过剩易形成可溶性复合物。R型抗体是用于免疫比浊测定的较为理想的试剂。(二)抗原抗体比例抗原和抗体的比例是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抗原和抗体必须在适当的浓度才会出现最高结合率。免疫浊度测定的反应体系中必须始终保持抗体过量,以保证免疫复合物的生成量与浊度的改变一致。(三)反应的条件抗原抗体反应液的最适Ph值为6.5-8.5,超过此限度则不易形成复合物,甚至可引起复合物解离。在一定范围内,离子强度大复合物形成快,离子强度过低或无电解质存在,则不易出现可见的沉淀反应,离子的种类也可影响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四)增浊剂的作用(五)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