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题目与答案(明天的下午的)(修订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564959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考试题目与答案(明天的下午的)(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考试题目与答案(明天的下午的)(修订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考试题目与答案(明天的下午的)(修订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考试题目与答案(明天的下午的)(修订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考试题目与答案(明天的下午的)(修订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考试题目与答案(明天的下午的)(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考试题目与答案(明天的下午的)(修订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诗经六艺?诗经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2孔子的治学方法? 1、从智力来讲,人分为三种,上智、下愚、中人。 2、谦虚。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好学。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公冶长 ) 4、学习为自己。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宪问 ) 5、学习是为了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 6、专与博,博更重要。 “君子不器”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 7、多闻阙疑。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8、复习。 “温故而知新,

2、可以为师矣。 9、学与思的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0、为学四忌。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1、知识的贯通。对子贡说,你以为我是“多学而识之者”吗?不是。我是靠“一以贯之。 ”(卫灵公 ) 教学方法: 1、有教无类。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2、因才施教。 3、循循善诱。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3 对孔子“仁”的理解?1、 论语提倡的最高价值和道德要求。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克己复礼为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子张问仁:恭、宽、信、敏、惠 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樊迟问仁:爱人。 修己安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仁与礼的关系: 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 仁以礼为准则,礼以仁为根据。 仁是核、里,礼是表、外。 仁为本,礼为用。个人道德以仁,人际交往用礼, “不学礼,无以立” (尧曰仁即人,意思是“爱”。儒家思想的根本和基础就是“仁爱”,因为孔子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天下你争我夺,战乱不止的原因是因为人之间“不爱”了,由此产生的仁爱的思想,希望用仁爱思想拯救社会。这个思想的逻辑是这样的“亲亲之爱”即亲情,是天生的,是

4、基础的爱。然后逐级会减弱,比如爱自己比还家人多,爱家人比爱邻居多,爱邻居比爱国人多,爱国人比爱它国人多。所以仁爱是有差别和等级了。如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找到了理论依据。“礼”除了礼仪外,更重要的是礼乐制度,这种制度正是上述差别和等级的体现。什么样的身份享受什么样的待遇都是有严格规定的,比如天子听音乐是八佾(即八排乐手),诸侯六佾.这是孔子重点推崇的。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

5、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 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二、“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

6、达达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三、“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

7、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四、“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

8、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

9、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4孔子的统制之术? 以德治国,以礼治国,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治国 “道之以政有耻有格” 为政首重正名。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 , “野哉由也无所苟而已矣。 ” 刑与礼的关系。5请以薛宝钗和林黛玉为例说明红楼中的象征手法?1.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株寂寞林说宝钗是山中高士,大气、高贵,雪喻其冷;林妹妹是世外仙株

10、,神仙,不食人间烟火。3.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大家玩擎花名的游戏。恁是无情也动人艳冠群芳牡丹宝钗宝钗美人,但是是冷美人,吃的药是冷香丸。无情是她的一种特征。而牡丹象征富贵。宝钗是有富贵之相,也有牡丹一样高贵气质的。所以众人说,你也原配牡丹。莫怨东风当自嗟风露清愁芙蓉黛玉黛玉是身世凄凉的,命运也凄凉,所以莫怨东风当自嗟。黛玉总是与水与愁相关的,所以是风露清愁。黛玉的美,冰清玉洁、出淤泥而不染,所以除了她,别人不配作芙蓉。 象征:用具体的形象或事物,去表现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第 22 回的谜语 (1)金玉与木石 第五回的红楼梦曲误终身:“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 孟子:舜

11、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晋阮籍大人先生传:人不可与为俦,不若与木石为邻。 唐柳宗元与肖翰林俛书:思与木石为徒。 清袁枚 心与木石交,家与老农居。 (秋夜杂诗 ) 宁与木石居,不与俗子俱。 (偶然作 ) 北宋苏轼木石图 (2)翠竹与草蔓 潇湘馆: 竹 17 回: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 26 回:宝玉“来至一个院门前,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潇湘馆三字。 35 回:黛玉“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只见窗外竹影映入纱窗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 40 回:(贾母与刘姥姥等)一进门,只见两

12、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 45 回:(黛玉)又听见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不觉又滴下泪来。 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郑板桥题画: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草蔓 17 回“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 第 40

13、 回“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 (3)先天之症: 第三回: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 第七回: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钱呢。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他说我是从胎里带来的热毒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

14、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了。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天的露水十二钱,霜降之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6 阮籍咏怀两首鉴赏详见 P184(阮公咏怀 ,反复凌乱,兴寄无端,和愉哀怨,杂集于中,令读者莫求归趣,此其所以为阮公之诗也。必求时事以实之,则凿之。 )阮籍的诗大量运用了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

15、,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 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这是阮籍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中的第一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不过,尽管

16、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直接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蕴在形象的描写中。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 “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但是那股“忧思”仅仅是一种情绪、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人们可以领略到其中蕴涵的孤独、悲苦之味,却难以把握其具体的内容。“言在耳日之内,情寄八荒之外”,即是此诗显著的特点。其实,如果能透彻地了解阮籍其人,此诗也并不难解。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