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训练(高一学生稿)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564837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综合训练(高一学生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综合训练(高一学生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综合训练(高一学生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综合训练(高一学生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综合训练(高一学生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综合训练(高一学生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综合训练(高一学生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语文综合训练(高一学生稿)【现代文阅读检测】一、阅读下文,完成 1-6 题。 (16 分)“美丽中国”不能雾霾重重1978 年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持续 30 年以上时间9%的年均 GDP 增长率也超过了当年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增长时间。显然,持续超高速的经济增长,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为实现“以人为本”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但是,超高的经济增长同时带来了自然资源的极大消耗。早在 2002 年,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编写的2002 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就尖锐指出,环境问题使中国损失 GDP 的 3.5%8%。但这 10 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

2、速增长,中国的资源消耗、尤其是对环境因素影响巨大的能源消耗一直处于“亢奋”阶段。2011 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 34.8 亿吨标准煤,成为世界第一。研究表明,中国单位产值的矿产资源消耗与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值的 3倍,单位产值的废物排放量,是世界平均值的数倍。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同时,自然界已经不断发出警报:荒漠化扩展、耕地流失、草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加剧等等。这些都说明中国生态环境维持经济增长正在、或者已经达到负荷极限。从雾霾的成因看,除了天气本身的因素外,主要就是与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有关。而各种排放污染物与 GDP 密切相关。GDP 首先造成制造业的一次和二次污染,特别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排放的污

3、染物成倍增加就难以避免。各种排放污染物也与 GDP 和收入增长有关。当收入随着 GDP 大幅度上升的时候(当然是好事) ,生活消耗也大幅度递增,甚至超过了收入增长。例如,在中国,2012 年与 2002 年相比,GDP 增长了 1.5 倍,而汽车生产和销售同期几乎增长了 5 倍。当汽车尾气等排放的污染物,在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的时候,雾霾就难以避免。此外,空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功率越来越大,使用越来越频繁,热度与冷度越来越离谱。这些与 GDP 密切相关的能量消耗和同步的污染排放,必然要受到自然界的警告甚至惩罚。人与自然的矛盾始终贯穿于人类发展史。

4、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能力越来越强大,人类对自然界“改变”越来越多人类甚至试图控制自然来为自己服务,但实际上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正以新的形式出现(例如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的“短缺”和“疾病” ) ,自然界对人类欲望的限制客观存在无法改变。自然界熵增现象明白无误地传达了一个信息:人类必须尊重自然,才能维持人类社会长久发展。近年来中国在力图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结构,保持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我们必须从思想观念上和行动方式上真正行动起来,否则将可能危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要改变社会发展的观念、要真正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特别是要认识到科技进步并不能改变人类属于自然之根本。虽然现代科学技

5、术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解放了人类的体力甚至脑力,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但是,科技进步现在不可能、将来也不可能改变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根本。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发展方式上,特别值得总结经验教训,真正贯彻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还有两点也很重要。一是对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重新认识。中国是否应该、是否有能力、有必要去做这个价值链低端的“世界工厂” ,值得中国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2共同研究、论证;另一点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问题。现在许多产业在“调结构”的大旗下,正不断向西部转移。而这些产业为东部地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东部地区环境也为此付出

6、了很大代价。而如果不在节能减排上下功夫,西部地区未来就有重蹈覆辙的可能。一旦广大的西部地区也像现在的中、东部一样雾霾连连,将十分可怕。“美丽中国” ,绝不能雾霾重重。熵(shng): 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ling)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1根据文意,可依次填入第段空格处的一项是( ) 。 (2 分)A.因为 所以 B.不仅 而且C.尽管 但是 D.只有 才能2第段中“亢奋”在文中指的是 。 (2 分)3文章的前三段均提及了中国的 GDP,其各自的目的是 。 (3 分)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3 分)A

7、.中国经济超高速增长的持续时间,超过了当年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B.自然界发出的警报说明中国生态环境维持经济增长已经达到负荷极限。C.从雾霾的成因看,除了天气本身的因素外,主要就是与 GDP 密切相关。D.科技进步在将来可能改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现在却是不可能的。5最后一段话有什么含义?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 分)6结合文意,概述中国要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从哪几方面做起?(3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12 题。 (21 分)灯下的月光简平我总以灯下的月光来指代自己的阅读。小时候,每天吃过晚饭后,外婆就会把饭桌擦得干干净净,随后,打开台灯,于是,我就和两个妹妹各坐饭桌的一边开

8、始看书。那时候,我家只有一间屋子,饭桌就是书桌,摆放在朝西的窗下,一边紧靠着墙面,这样,台灯就可以固定地搁在桌上。因为那台灯也紧靠着窗台,所以就像是从天上撒进来的月光。这是留在我脑海里的童年最温暖的记忆。3其实,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在等待夜晚来临。夜晚来了,月亮就会升起来,妈妈就会打开台灯,和孩子坐到灯下,一起读美丽的童话故事。这本身就如同童话般美丽。台灯下是一片橙黄的光,那是窗外的月亮撒下来的,月光把孩子们一个个接到迷人的书里去。这是我们人生漫步的开始。当我们扬起红帆前往金银岛,在柳林风声中与卖火柴的女孩和木木相遇,加入铁木儿和他的队伍,循着绿野仙踪,去探访大座钟的秘密善良、勇敢就这样通过阅

9、读注入了我们的血液,将我们带往未来的日子。我想,如果这是一幅真实的图景,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成长得特别健康,可是,这仅仅是我的一种憧憬,一份期待,其中掺和着许多的无奈。刘易斯布兹比在书店的灯光里写道:“记住一本书是记住读这本书的那个孩子看到一本儿时的旧书,深深地闻一下它的气息,刹那间你也成了活生生的普鲁斯特。 ”童年的阅读是至关重要的,童年美妙的阅读体验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它是一个人阅读经历的起点,它非但激发了求知的渴望,并因此形成观点,形成习惯,继续阅读。孩子的读书生活原本是包含了阅读的,但是,现实恰恰是一个悖论,阅读已经被繁重的课业给无情地挤走了,这让我无法理解。孩子们每天在读书,但却没

10、有每天在阅读,即便语文课本中也有不少的美文,但是那种宁静的倾向于内心的没有功利的阅读却难以存在。教学将美文的阅读享受淹没了,一篇文章,若把它全部拆解,从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直到用词用句,如此琐细地一一分析,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呢?这真是非常的可惜,倘若一个人在童年没能建立起阅读的品性,那么,对于以后长长的人生来说,是缺了一个很大的勾连之环的。这个勾连之环在前边是童年重要的记忆,在后边则是生命质素重要的延续和补充。阅读是帮助成长、提升人生的动力。阅读的丧失,不单单是不读书而已,那是进步的丧失,是幸福感的丧失,是内心世界支撑的丧失。如今,我早已长大,但我每天还是在等待夜晚来临。晚饭后,是我独处的时间,那

11、时,我会走到书桌前,随后,打开台灯,开始阅读。我已有了自己的书房,书桌上,是一本本我正在看的书,我的身后,是一排顶天立地的书柜,里面有我看过或者等待我去看的书。这时候的我,总是格外地惬意,心里有一种充实的感觉,一种富足的感觉。我同样相信,许多的成人跟我一样,也在等待夜晚来临。夜晚来了,月亮就会升起来,他们就会打开台灯,坐到灯下,捧起一本夹着书签的没有看完的书,继续读下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阅读需求,不可强求他人必须看点什么,但总有一本书可以为他带来启迪,带来宽慰,带来快乐。 如今,密集的信息已经蚕食了我们全部的空间,无穷的压力导致我们紧张、焦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疏离,如想摆脱这困扰,唯有开

12、拓内心的空间。而阅读正是开拓的爬犁,帮我们拓展出一方只属于自己的天地,让自己因此得以每天都有舒缓的一刻。 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刻灯下的光笼罩着我们,那是灯下的月光,清幽、宁和、温暖,像是一条纯净的月亮河,把白天的喧嚣、嘈杂、纷繁阻隔在了另外的一边。 我们的生命里是需要这样一片灯下的月光的。我想,或许,要不了多久,杞人忧天的事情真会到来:纸质的图书消失于一旦,成为翻过去的一页历史。但是,我坚信,阅读依旧存在,阅读不会消失,只不过换了别一种方式;而且,阅读的人只会越来越多,阅读的形式只会越来越丰富。4 千年万年,月光依旧。 万年千年,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会等待着夜晚来临,等待着灯下的月光铺撒开来,带

13、他们走进阅读的世界,带他们走向更远的地方。7文章第段作者描写小时候阅读情形的作用是什么?(2 分)8第段画线句的意思是 。 (3 分)9联系下文,说说第段加点词“无奈”的具体内容。 (3 分)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 (5 分)A第段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观点和习惯的养成取决于童年的阅读经历。B第段作者反对在教学中用琐细的拆解和分析破坏美文的阅读享受。C第段作者内心惬意、充实、富足的感觉源于读书,也源于丰赡的书。D第段作者相信每个人的阅读需求不同,所以阅读内容也因人而异。E第 段作者认为想要摆脱现实压力的唯一方法是借助阅读舒缓自己。F第 段作者对于未来纸质图书可能消失和

14、阅读形式变丰富态度乐观。11多角度赏析文章的标题,写一段不超过 150 字的文字。 (8 分)【诗歌鉴赏能力检测】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 1-3 题。 (8 分)菩萨蛮 王安石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 ,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注:此词是词人受旧党打击,晚年被迫隐居金陵半山而作。月偃:即偃月,半弦月。1王安石,字介甫,号 ;菩萨蛮是 。 (1 分)2有人说首句“闲”字用得极妙,那么词中哪些内容能够表现这个“闲”的意趣?(3 分)53.“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是写景,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文言文检测】阅读越人之剪发文身

15、,完成问题。 (20 分)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之臣曰“韩子” ,顾谓左右曰:“恶有以一枝梅,以遗列国之君者乎?请为二三子惭之。 ”出谓诸发曰:“大王有命,客冠则以礼见,不冠则否。 ”诸发曰:“彼越亦天子之封也。不得冀、兖之州,乃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今大国其命冠则见以礼,不冠则否。假令大国之使,时过弊邑,弊邑之君亦有命矣。曰:客必剪发文身,然后见之。 于大国何如?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如不安,愿无变国俗。 ”梁王闻之,披衣出,以见诸发。令逐韩子。诗曰:“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若此之谓也。1、解释句中加点词:(4 分)顾谓左右曰 ( ) 恶有以一枝梅 ( )屏外蕃以为居( ) 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 )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2 分)A.请为二三日惭之 B.客冠则以礼见C.意而安之 D.将避水神也3、与 “维君子使,媚于天子”句式相同的是( )(2 分)A.若此之谓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