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吴金铭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644956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课讲稿吴金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党课讲稿吴金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党课讲稿吴金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党课讲稿吴金铭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党课讲稿吴金铭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课讲稿吴金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吴金铭(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辉的历程 伟大的时代 美好的明天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走过91年的风雨历程。91载艰苦卓绝,91载历经辉煌。91年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崛起复兴的奋斗凯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1年里,承载了决定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谱写了无比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今天,我们回顾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带领中国各族人民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真理,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始

2、终是走向繁荣富强的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就一定能够更加幸福,我们的明天就一定更加美好。(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人民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新的道路。91年前,正是旧中国处于风雨飘摇的黑暗时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在中国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澎湃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长河里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不得不回顾那段屈辱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直到两百多年前的

3、明末清初时期,中国一直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之一,创造了浩如银河的璀璨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清朝康熙和乾隆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还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今天美国的地位。但是,从1840年开始,由于封建政治的落后,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中国开始落后了,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中国人民为了救中国、救民族,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抗争,但一次次又归于失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进步具

4、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最终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各族人民的悲惨命运。正在这时,1917年和1919年,俄国和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这就是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开始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第一次结合。1921年7月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和中国各族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军阀和反动统治,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

5、起来了!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1年,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30年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第二个30年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探索;第三个30年率领人民改革开放,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尤其是这30年来平均9.8%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世界500年来罕见的,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在即将跨入建党91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共产党已经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12名党员发展成为有着78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自信地迈向“百年大党”的历史新起点;中国已经发展成为经济总量5万亿美元的世界第二

6、大经济体,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航船驶到了新的历史节点。(二)解放前后中国共产党在阿坝州的发展。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中共中央的率领下翻越夹金山,同第四方面军在小金县达维桥胜利会师,把革命的火种带到了阿坝大地。两支红军主力部队在阿坝州境内活动长达16个月,还在金川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格勒得沙中央革命政府及各级苏维埃政权),5000多藏、羌、回、汉青年参加红军北上,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全州13县全部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县。阿坝州是红军长征途中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最多的地区,党中央先后在阿坝州召开了两河口、卓克基、芦花、沙窝、毛儿盖、巴西等1

7、0次政治局会议(含扩大会议、常委会议、非正式会议),这些会议确定了红军北上抗日等关系中国革命命运的重大战略方针。红军还在阿坝州先后翻越了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从此“雪山草地”成为人们永远的记忆,赋予阿坝浓重的红色印记。1950年1月,建立川西人民行政公署茂县专区专员公署,1952年阿坝州全境获得解放,1953年撤茂县专区建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更名为阿坝藏族自治州,1987年7月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州解放后,党的基层组织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青年参加了建设家乡的工作,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建设阿坝的骨干力量。(三)党在民主改

8、革时期的工作。1959年民主改革前,阿坝藏区处于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由官员、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组成的农奴主阶级对广大农奴和奴隶进行极其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藏区人民灾难深重、生存维艰,经济社会陷入极度贫穷落后和封闭萎缩的状态。据西藏民主改革前的调查,占人口总量不足的农奴主占有着西藏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垄断着西藏的物质精神财富,而占人口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遭受着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挣扎在极端贫困的悲惨境地中,阿坝藏区同样如此。1959年,在西方反华势力的策动下,西藏及川、甘、青藏区的反动上层发动了武装叛乱,以图谋维护旧有的反动统治,在遭到失败后达赖叛逃祖国出走印度

9、,从此走上了流亡的道路。随即,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广大藏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千百年来压迫在藏族人民身上的枷锁被彻底砸碎。实行民主改革,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更是藏区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和广大藏族人民的迫切愿望。1959年,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和其他藏区开始实行民主改革,废除了极端腐朽、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超过100万以上的农奴得到解放,完成了西藏及广大藏区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深刻地改变了藏族人民的命运。实行民主改革、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所肩

10、负的历史使命,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民主改革完成后,阿坝州的发展历程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阿坝一步跨千年,从封建农奴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翻身农奴当家作主,各族人民的命运从此掌握在自己手里,开启了阿坝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纪元。(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阿坝州同全国一起又迎来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阿坝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全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到2010年,全州基层党组织已有40

11、47个,党员已发展达56842名,成为带领和加快阿坝州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10年来,阿坝州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这一时期,也是党的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先后结合阿坝州的实际,深入开展了“双同、感恩报国”教育活动、“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等,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受群众拥护,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2008年,我州先后发生了阿坝县“3.16”严重打砸抢烧事件和汶川特大地震。在这突如其来的两场斗争中,全州各级党委快速反应、一线指挥,各基层党组织紧急动员、行动迅速,广大共产党员挺身而出、

12、冲锋在前,体现了忠诚于党、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胜一切困难的战斗堡垒和中流砥柱。尤其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我们所经亲身历的这场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每一个党组织和每一名共产党员都经受住了严峻的重大考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州灾区群众没有被残酷的灾害所吓倒,刚刚从废墟中站立起来的人们就擦干眼泪、奋力自救,表现出坚强的意志,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在救援队伍尚未到达的最艰难日子里,灾区群众守望相助、生死与共,不离不弃、自救待援,所表现出的无畏勇气、无私大爱受到了全社会的充分认可,留给了人世间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救援力量开进灾区

13、后,我州各族群众全力以赴为救灾队伍提供支持,在绵延曲折的夹金山上,藏族群众就像当年欢迎红军一样真情奉献;在地震重灾区,灾区群众送饭送菜,用朴实的行动支撑起抗震救灾的滚滚铁流;在灾后重建中,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轻灾帮重灾、互帮互助、共渡难关。在这场惨烈悲壮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全州上下患难与共、生死与同,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汇聚起了战胜自然灾害、重建美好新家园的澎湃力量,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矗立在阿坝大地上的又一座丰碑。二、建州以来的巨大成就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阿坝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和空前的热情投身于建设新社会、创造新生活的伟大进程中,建立了民族区

14、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阿坝大地发生了从未有过的沧桑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这30多年,阿坝州深入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在西部大开发中奋起直追、勇于争先,创造了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骄人业绩,更是深刻地改变了阿坝大地的面貌。(一)基础设施从无到有。解放前的阿坝没有一寸公路,与外界往来靠的是人背马驮、羊肠小道,千回百折,路途艰险。解放后,阿坝州的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55年11月成阿公路通车,结束了阿坝地区“无一寸公路”的历史,彻底改变了旧阿坝闭塞落后的交通状况。2003年9月,历时2年零3个月的通县油路工程胜利竣工,阿坝交通实现20年的跨越。2003年9月,九黄

15、机场建成通航,银鹰降落雪域高原,与外界的联系近在咫尺。2009年5月,都汶高速公路都江堰映秀段建成通车,阿坝州进入了高速公路的时代。随着成兰铁路阿坝段的破土动工,古老的阿坝大地正在谱写交通建设的历史新篇章。到2010年底,全州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一个安全畅通、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初步建成。 与此同时,信息的发展更是迅猛,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今天的阿坝,无论是在高山村寨,还是在辽阔草原,电话、手机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互联网更是让远隔千里的人们近在眼前。全州固定电话机用户已达13.29万户,是1952年的264.8倍;移动电话用户39.61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60部

16、,现代通信已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出门靠走、说话靠吼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全州电网建设特别是农村电网实现普及,自来水接入家家户户,过去那种松竹照明、下河背水的记忆已成为历史。(二)文化生活极大繁荣。建州初期,全州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极度贫乏。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保护传承悠久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大力加强广播、电影、电视和出版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州现有文化市场经营点628个,公开发行刊物3种,公开发行报纸2种,内部资料性刊物12种。各类各级单体文物遗迹83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22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6个。黑水卡斯达温等12个项目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7个项目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7个项目入选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汶川、松潘2座城镇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老的民族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进入新时期,覆盖全州13县所有行政村的86套数字电影放映网络已经形成,近年来,为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