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4章题库.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575957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至4章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至4章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至4章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至4章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至4章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至4章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至4章题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至4章节题库单选题1.人体寄生虫学由哪三部分内容组成(A)P1A.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 B.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荫动物学C.医学吸虫学,医学绦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 D.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昆虫学E.医学蠕虫学,医学线虫学,医学昆虫学2.下列哪种寄生虫病不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培训研究特别计划署联合倡议要求重点防治的10种热带病之一(D)P1A血吸虫病 B.利什曼病 C.非洲锥虫病 D.弓形虫病 E.疟疾3.我国五大寄生虫病是(A)P2A.疟疾,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黑热病 B.血吸虫病,疟疾,阿米巴痢疾,蛔虫病C.血吸虫病,钩虫

2、病,疟疾,蛔虫病 D.血吸虫病,钩虫病,黑热病,疟疾E.蛔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4.对于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3A发展中国家远比发达国家严重 B发达国家比较严重C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样严重 D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不严重E发展中国家略比发达国家严重5.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指(D)P3A在人与野兽之间自然传播并引起感染的寄生虫病B在人与寄生虫之间自然传播并引起感染的疾病C在人与非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并引起感染的寄生虫病D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并引起感染的寄生虫病E在脊椎动物与非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并引起感染的寄生虫病6.共生指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的现象,根据共

3、生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可将共生现象分为(E)P5A共栖,互利共生,依赖 B合作,互利共生,寄生C共生,寄生,非寄生 D依赖,非依赖,寄生 E共栖,互利共生,寄生7.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A)P5A寄生 B互利共生 C依赖 D共栖 E合作8.为适应寄生生活,寄生虫的基因,形态及功能均可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类变化(B)P5A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B繁殖能力的退化C侵袭力的变化 D免疫逃避功能的形成E基因变异或重组9.寄生虫的生活是是指(A)P6A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完整过程B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

4、和成熟的完整过程C寄生虫完成一代发育和成熟的完整过程D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和发育的完整过程E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和繁殖的完整过程10.根据寄生虫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可将其分为(C)P6A中间型和非中间型 B中间宿主性和非中间宿主型C直接性和间接型 D原虫型和线虫型E直线型和非直线型11.生活史的各个时期或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不然就不能生存的寄生虫是(C)P6A体内寄生虫 B体外寄生虫 C专性寄生虫 D兼性寄生虫 E暂时性寄生虫12.寄生与宿主体内器官或组织,细胞内的寄生虫是(A)P6A体内寄生虫 B体外寄生虫 C专性寄生虫 D兼性寄生虫 E暂时性寄生虫13.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在哪

5、一类宿主体内,其致病能力加强(C)P7A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 B免疫功能增强的宿主C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 D患有自身免疫疾病的宿主E患有过敏性疾病的宿主14.机会性寄生虫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体内时,不会出现的是(C)P7A虫体致病力增强 B虫体大量繁殖C虫体被完全清除 D宿主出现显著的临床表现E宿主体内虫体数量大大增加15.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繁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是(D)P7A保冲宿主 B终宿主 C转续宿主 D中间宿主 E储存宿主16.寄生虫哪一个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为终宿主(C)P7A无性繁殖阶段 B感染阶段 C成虫阶段 D二分裂阶段 E幼虫阶段17.机会致病寄生虫是指(C)P7A.偶然致病的体外寄

6、生虫 B.偶然机会引起疾病的寄生虫 C.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 D.暂时性寄生人体的寄生虫 E.偶然致病的自由生活阿米巴18.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中的动物宿主,在人体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上,它是寄生虫的(C)P3A.中间宿主 B.转续宿主 C.保虫宿主 D.终宿主 E.带虫者19.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双方均受益的关系称(B)P5A寄生 B互利共生 C共栖 D共生 E依赖20.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的关系称(B)P5A互利共生 B共栖 C寄生 D共生 E依赖21.粪类原线虫属于(B)P6A专性寄生虫 B兼性寄生虫 C体内寄生虫 D体外寄生虫 E机会性

7、致病寄生虫22.蚊,白蛉,虱,蚤等昆虫属于(D)P7A专性寄生虫 B兼性寄生虫 C体内寄生虫 D体外寄生虫 E机会性致病寄生虫23.对于转续宿主下列哪一项描述是不正确的(B)P7A是一种非适宜宿主 B是一种适宜宿主 C寄生虫在其体内长期维持幼虫状态 D寄生虫在其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E其体内寄生虫只有转换到适宜宿主体内才能发育成成虫24.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主要体现在哪三方面(A)P10A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和免疫损伤B致癌,机械性损伤,毒性和免疫损伤C掠夺营养,慢性炎症,毒性和免疫损伤D侵蚀内脏,机械性损伤,毒性和免疫损伤E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伤25.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的结果,下

8、列哪一种不可能实现(E)P10A宿主将寄生虫全部清除 B宿主清除了部分寄生虫 C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大量繁殖 D宿主不能有效地控制寄生虫 E宿主能有效地控制任何一种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26.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宿主下列哪一种因素无关(D)P10A营养状态 B遗传因素 C免疫功能 D性别 E寄生虫的种类和数量27.循环系统中的血吸虫抗原与宿主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可引起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属于寄生虫对宿主哪方面的损害(D)P10A慢性炎症 B掠夺营养 C机械性损伤 D毒性和免疫损伤 E化学性损伤28.根据宿主免疫系统对寄生虫的清除情况,宿主对寄生虫感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可分为(

9、C)P12A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C消除性免疫和非消除性免疫 D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E T细胞免疫和B细胞免疫29.对于宿主对寄生虫感染产生的非消除性免疫,下列哪种描述是正确的(B)P12A宿主能清除体内的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B虽可诱导宿主对在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C又到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能完全清除D虽不能清除体内寄生虫,但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E不能诱导宿主对在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也不能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能完全清除30.对于寄生虫的免疫逃避,下列哪种说法正确(C)P14A寄生虫能够优先选择免疫

10、功能低下的宿主寄生B寄生虫能够优先选择免疫功能较强的宿主寄生C寄生虫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后,能逃避宿主免疫攻击而继续生存D寄生虫可选择在宿主的免疫器官内生存E寄生虫可选择在宿主的非免疫器官内生存31.下列哪一项不是寄生虫免疫逃避的机制(E)P14A解剖位置的隔离 B抗原变异C表膜的脱落与更新 D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E强大的繁殖能力32.下列哪一项不是寄生虫抗原诱导宿主产生免疫抑制的机制(A)P14A天然免疫细胞的活化 B特异性B细胞克隆的耗竭C Treg细胞的诱导与激活 D封闭抗体的产生E虫源性淋巴细胞毒性因子33.寄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中,表面抗原的改变是如何实现的(B)P14A抗原变异,分

11、子替换,表面膜的脱落和更新B抗原变异,分子模拟和伪装,表面膜的脱落和更新C抗原变异,分子模拟和伪装,卵壳的破裂D抗原变异,分子融合,表面膜的脱落和更新E抗原消失,分子模拟和伪装,表面膜的脱落和更新34.寄生虫往往可以诱导宿主产生超敏反应,这对宿主有何不利影响(D)P15A宿主免疫力下降 B可清除宿主体内的寄生虫C不轻易清除体内寄生虫 D造成验证反应和组织损伤E造成宿主免疫功能损伤多选题1.人体寄生虫学包括哪三部分内容(ACD)P1A医学原虫学 B医学线虫学 C医学蠕虫学 D医学昆虫学 E医学节肢动物学2. .下列哪些寄生虫病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培训研究特别计划署联合

12、倡议要求重点防治的10种热带病中的(ACDE)P1A疟疾 B蛲虫病 C血吸虫病 D淋巴丝虫病 E盘尾丝虫病3.根据共生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可将共生现象分为(BDE)P5 A合作 B共栖 C依赖 D互利共生 E寄生4.下列关于寄生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C)P5A寄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影响B寄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C寄生关系中的两种生物有时也会相互依靠,彼此受益D寄生关系中的两种生物一方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另一方E寄生关系中的两种生物一方为寄生物,另一方为宿主5.寄生虫为了适应寄生生活可能在哪方面发生变化(ABCDE)P5A形态结构 B生理功能 C繁殖能力 D侵袭力 E基因6.下列关于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的叙述错误的是(BE)P7A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B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就有临床症状C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D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力强E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是机会性致病寄生虫造成的7.下列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