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5432541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一、教材依据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第15课二、设计思想本课是七年级语文第一篇古代诗歌教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诵读贯穿学诗。因此,让学生掌握朗读诗歌的方法是本课的一大重点,在朗读训练上,要层层推进,从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重音上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每读一遍都有收获。有感情的朗读不妨放在诗歌赏析之后,在把握诗人的情感后再次朗读会更有效果。两首诗歌朗读可先详后略,重在方法的指导。就两首诗歌的赏析可各安排一个侧重点,如观沧海可将细读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设为重点。次北固山下可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从炼字角度捕捉诗人抒发的感情。小结时要加以归纳,

2、让学生能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一些诗歌赏析的方法。课堂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课外的诗歌加以训练,既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能够提升一些学生欣赏的水平。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过程与方法:1、 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2、 在诗歌赏析中归纳一些赏析方法,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欣赏诗歌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1、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2、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四、教学重点1、诵读诗歌2、品味语言五、教学难点1、细读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2、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从炼字角度捕捉诗人抒发的感情。六、教学准

3、备教师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2、制作课件。学生准备1、预习,解决生字词,初通诗意。2、搜集与秋天有关的诗歌。七、教学过程观沧海一、导入1、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秋天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中国是诗的国度,你学过哪些描写秋的诗句呢?2、 学生举例,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3、 欣赏过秋天的叶红于花,感受过秋天的夜凉如水,你见过秋天的沧海么?大海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要求用一个词概括大海的形象)4、 学生回答 如:宏伟、波涛汹涌、蔚蓝等5、 我们今天就来欣赏曹操的观沧海,看看他眼中的大海

4、是什么样子的。二、作者简介1、 关于曹操,我们并不陌生,请用一句话对曹操作一个评价。2、 学生回答3、 曹操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我们学过他的哪首诗?能不能背诵一下。4、 学生背诵龟虽瘦。5、 幻灯概括曹操简介及诗歌特点三、诗歌朗读1、 读准字音(1)幻灯出示“碣石”、“澹澹”、“竦峙”,请学生读准字音后,小声自读诗歌。(2)请一位学生朗读全诗,全班齐读2、 注意节奏(1)幻灯出示“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请学生划分节奏后朗读该句。教师总结四言诗停顿规律。(2)全班齐读诗歌3、 注意重音(1)幻灯出示“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

5、起。”请学生读出该句重音,并找出诗中其他重读的词语(2)全班齐读四、诗歌赏析1、诗题为观沧海,诗人在何处“观”?“观”到什么景物?(学生回答:在碣石上“观”,列举景物,如大海、山岛等)2、景物描写当中分为眼前所见的(实景),和想象虚构的(虚景),思考:诗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学生回答:“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实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虚景。)3、除了虚实相结合之外,写景之中常有动景与静景相结合的方式,思考:哪些景物是动态的,哪些是静态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运用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诗中的画面(要求:尽量用散文化的

6、语言描述)5、思考:诗歌借沧海抒发了曹操什么样的情怀?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表达曹操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情怀。)6、诗中哪些景物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可由学生自由选取景物回答,教师引导。如“水何澹澹”,用大海的广阔来写诗人的胸怀;用日月星辰,来表达作者希望像日月一样建立不朽功勋等)五、理解了曹操的情感以后,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可由学生先个读,再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六、诗歌小结本诗虚实结合,动静相配。借景抒情,描写了沧海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次北固山下一、导入江山多娇,诗人多情。壮丽的河山可以激起他们心中的抱负,寻常的风景也常常打动他们敏锐的心灵

7、。时间到了唐代,一位洛阳的诗人王湾南下游历,途径北固山,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传世佳作次北固山下二、作家简介(学生读幻灯片内容)三、诗歌朗读1、幻灯出示节奏和重读练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请学生先划分节奏,再标出重读2、全班齐读诗歌。三、诗歌赏析1、标题中“次”是什么意思?文中有哪些与之相应的词?(学生回答“次”:停泊。相应的词如行舟,江,潮,帆等)2、第一首诗观赏景物的立足点是碣石,本诗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写景的呢? (船上)3、请从诗人的角度,以“我看到了 ”描述一下诗中的景色(要求语言尽量优美)(学生描述,教师板书)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从诗中哪些词语

8、看出的?(学生回答;思乡之情。从“乡书”、“归雁”等地方看出来)5、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思考:(1)“生”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换成升好不好?(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不好,因为“生”有诞生、新生之意,是黑夜孕育了日出;而“升”只是一个动作。)(2)“入”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妙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入”字在这里是进入、闯入的意思。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动感,写出了春天迫不及待的样子)(3)这句诗蕴涵着什么哲理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蕴涵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普遍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乐观的鼓舞力量。)四、带着淡淡的乡愁,我们再次朗读一下诗歌。(可由学生先个读,再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9、)五、诗歌小结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独特的江南景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诗歌景中有情,景中含理。拓展提升1、学完了两首诗歌,你有没有悟出一些赏析诗歌的方法?(学生回答,如抓住景物描写,品味诗人情感等)2、教师归纳(1)、细读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2)、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捕捉诗人抒发的感情。(3)、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品析诗人的感情。3、结合这三种方法,我们来试着赏析一下唐代韦应物的闻雁 闻雁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4、 学生利用上述方法赏析,教师点拨。课堂小结本堂课我们在曹操丰富的想象中欣赏了雄伟壮

10、丽的沧海,在王湾淡淡的乡愁里品味了冬尽春来的江南。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愿大家多读诗歌,感受诗歌之美,让生活增添诗意。作业布置1、熟背观沧海、次北固山下2、完成评价手册P.53板书设计观沧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湾借 青山绿水景 虚实结合 触 潮 帆抒 动静结合 景 日 春情:一统天下,建功立业 生 南雁北归情 乡愁 理 新旧交替八、教学反思在七年级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重点放在读懂诗歌,能描绘诗中的画面,理解诗人的感情上,避免让学生过早涉及意象、意境、艺术风格的理论,削弱了诗歌本身的艺术美感。赏析诗歌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不能因教师的理解而放弃学生的二次创作,要遵照“诗无达诂”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