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谈谈《边城》的理想化色彩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54016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谈谈《边城》的理想化色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谈谈《边城》的理想化色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谈谈《边城》的理想化色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谈谈《边城》的理想化色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谈谈《边城》的理想化色彩(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边城的理想化色彩 再读边城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论述边城的理想化色彩。这些理想化色彩的主要体现在作者对于湘西的自然环境描写、民俗风情描写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极力赞扬的人性美等这些方面。作者之所以要运用虚构的笔法来创作,主要是与作者的经历密不可分,作者想要通过这种理想化的描写有所寄托。 关键词 : 边城 民俗 人性美 理想化 寄托 边城 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也是其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核心之作。关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 人生的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

2、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个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 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可以说,沈从文的这个创作意图在边城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每一次阅读边城的时候,我都对边城中描写的那种桃源式的生活情景而向往不已。这次再读边城 ,这种感觉便越发得深刻。 在作者的创作动机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作者虽然不愿意刻意地去描写桃源的生活,但是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仍然感受到边城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而且具体分起来,这种理想化色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民风民俗的刻画与人性的表现。 一、 理想化的民风民俗 沈从文是一位奇特的作家,他出生与湘西的行伍世家,湘西秀丽的自然风光赋予了他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在其作品中表露

3、无疑。他的作品主要以农村题材为主,大多描写他的家乡 湘西。 三三 、 边城 、 长河等作品共同构筑了他的“湘西世界”,我们之所以称之为“湘西世界” ,主要是他作品中那种浓厚的民俗气息,而边城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是其湘西世界的奠基之作。 这位从“边城”走向世界的“乡下人”,对自己的家乡十分熟悉,对家乡的民俗风情更是有着优先的发言权。因此, 边城给我的一个最深的印象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加上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散发着清新纯朴的民间气息。而这一切都要归公于作品中民俗的描写。 我们都知道, “民俗” 又称为“风俗”、 “习俗”,指民间风俗,也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一

4、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按照道理来讲,对于民俗的描写应该是非常客观的,不会有虚构之处,但是我觉得,沈从文的民风民俗描写,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本来是实写的民俗描写蒙上了一层理想化的色彩。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具体地分析一下沈从文在边城里是怎样进行民俗风情描写的。 首先,搭建民俗的“ 舞台”。民俗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民俗。作者在作品中搭建的一个“ 舞台”便是湘西的一个美丽边城。作者在作品的前三章用了大量的、带有虚构色彩的笔墨描写了湘西边城美丽的风光:这里有幽碧的远山、清澈的溪水、挺立的白塔等等。将近万字的篇幅勾勒出乌托邦式的世外桃源。一方水土养育一

5、方人,清新的风景必然养育出淳朴的民风。正如作品中所描写的那样:“这里的人无不轻利重义,守信自约;酒家屠户,来往渡客,人人均有君子之风” , “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绅士还更可信任。 ”总之, “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因此,美丽如画的风景和淳朴的民风相互融合,交错成网,就构成了民俗“表演”的“舞台”。 但是,在上面我也提到,这种描写带有虚构性,是作者理想化的产物。因为“边城”是作家的一种感性形式。对于现代的人来讲,它永远是那么陌生,那么遥不可及,完全是一个由语言构筑的子虚乌有的世界。近代湘西社会作为边城的底本,并非那么浑厚、淳朴;并非是一个村落区,现代文明

6、的冲击圈早已波及到这里,早已荡去了人类早期遗留下来的那种原始情调。基于这种社会现实,再来看一下作者的描写,虚构、理想化的色彩有多么浓厚便一目了然了。 其次,湘西的各种民俗悉数“登台” 。作者虚构出了这种民俗的“舞台”之后,便开始了他极为擅长的民俗描写。在整部作品中,作者穿插描写了对歌、提亲、陪嫁、丧葬、赛龙舟、捉鸭子等苗族的风俗,这些民俗描写给这座美丽的边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更增添了一份温馨与和谐。 在这些众多的民俗之中,作者写得最精彩、最成功的还是端午节和苗族的婚俗。 根据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中记载:端午节又名“端阳节 ”、 “重午节”、 “浴兰节”等,与春节、中秋节共同构成了我国民间的

7、三大节日,至今而不衰。龙舟竞渡更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游乐项目。在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之后就开始了龙舟比赛,无数人前往观看,场面十分壮观。 边城中对这种活动给予了再现,而且描写得十分生动细致。值得关注的是,在整部作品中,端午节这种风俗的描写将近占了整部作品的 1/3 篇幅,而且几乎贯穿了作品的始终。翠翠与傩送、天保兄弟的相识,傩送对翠翠一见钟情等故事都发生在先后的几个端午节里。可以这么说,端午节这一民俗的描写推动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 除了端午节之外,男女对山歌等一些风俗的描写还是苗族婚俗的写照。据记载,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成婚是苗族的婚俗。这一点可以从翠翠母亲那段美丽得令人感动的恋情以及翠翠的爱情上可以

8、体现出来。先是翠翠的母亲从溪头山间互诉衷肠到私下相爱,直到孕育出爱的结晶。仿佛一个优美古老的爱情传说。但是最终的结局却是一个令人断肠的悲剧:一个伴随着自己爱之梦的幻灭而随风飘散;一个“ 举身赴清池”,到水中去寻找真爱。后来主人公翠翠又鬼使神差般地在母亲当年的心路历程上跋涉,但她还没有来得及品尝爱情的果实,悲剧却已降临。一个古老的婚俗,两段凄美的爱情,在沈从文笔下写得栩栩如生。 可以说,沈从文对于这些风俗的描写是符合实际的,因为这些风俗在当地确实存在。但是这些民俗是建立在作者虚构的那种“ 边城”世界上的,这就使得它们不可避免地感染上理想化的色彩。 总之,沈从文对于民俗的描写是十分成功的,使得整部

9、作品洋溢着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但是它们都沾染上了虚幻的、理想化的色彩。也许艺术的真实正是作者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艺术的真实比历史的真实更能吸引人,更能打动人。我想,这也许正是我们之所以对边城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桃源仙境式的生活倍感亲切,而无任何虚假之感的缘故吧? 二、 理想化的人性表现 边城的主题是表现人性之美。沈从文曾告白读者:“我准备创造一点纯粹的诗,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情感上积压下来的一点东西,家庭和生活并不能完全中和它、消耗它,我需要一点传奇,一种出于不朽的痛苦经验,一分从我过去负责所必然发生的悲剧。换言之,即完美爱情生活并不调整我的生命,还要用一种温柔的笔调来写爱情,写那种和我目前生活完

10、全相反,然而与我过去情感十分相近的牧歌,方渴望使生命得到平衡。 ”从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有意地在作品中去表现人性之美。 边城人性美的集中体现者是主人公翠翠。可以这么说,翠翠是作者倾注 “爱”与“美”的理想的化身。 翠翠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她的“爱”,单纯、自然、真挚,因此她是一个十足的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形象。她对傩送的爱情大体上经过了萌生、觉悟与追求的过程。萌生阶段是从她和傩送的初次相遇开始的。她在小镇看龙舟初遇傩送,傩送便邀翠翠到他家等爷爷,翠翠误以为要她到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心里觉得受了侮辱,就轻声骂他:“你这个悖时砍脑壳的!”傩送不但不恼她,还打发家里的伙计举火

11、把送她回家。这件事让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爱情的种子就这样在这个少女的心里萌发了。在这个阶段,充分显示了她天真无邪的一面。而在后来的觉悟和追求阶段更加显示了她对于爱情的忠贞,特别是最后她等着傩送的归来。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作者在翠翠身上倾注了同情与讴歌的激情,流露出作者理想化的色彩。而作者想要表现人性之美的目的是达到了。 作者极力展现人性之美,是否事实果真如此?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和现实情况我们可以知道,在当地,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即便是少数民族之间也偶有矛盾爆发,有时甚至相当尖锐。然而作者却故意将这些矛盾掩而不提,转

12、而大加赞扬当地人民的人性之美,不能不说是作者理想化了的,是经过作者处理过的。 三、 有所寄托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作者对于民俗风情的描写、对于人性美的表现都是经过了虚构、打上了理想化色彩的烙印。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作者这样做的目的何在?答案很简单,作者在这个故事中有所寄托。 茶峒地区原是“ 汉代五夷蛮”,偏僻、蛮荒,为历史上犯人流放之地;而土家族、苗族在这里耕作,过着原始的、自由自在的牧歌生活。但是 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派在这里实行黑暗统治,残酷镇压苗民起义,大肆屠杀无辜的人民。青少年时代的沈从文经常目睹家乡的饥荒、暴乱与杀人越货的情景,使得他从小就产生了非暴力、抗

13、恶的人性、人道主义思想。 从沈从文的经历来看,不难想象,沈从文之所以用虚构、理想化的笔法把一个世外桃源式的“边城”展现在读者面前,是因为其中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针对湘西非人性、非人道、满目疮痍的“ 现在” ,呼唤着自由的、美好的、 “牧歌式”的社会的回归;并以此对湘西的封建宗法制度进行批判。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在那样的时代,作者的呼唤与批判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作者希望美好社会的回归,因此他在作品中极力赞扬人性之美;对现实的无奈和焦虑又使得作者不得不将故事的结局处理为悲剧,留下了一段传奇让后人细细地品味与思考。 总之, 边城带有作者浓重的理想化色彩,但也许正是这种理想

14、化色彩,包含了万千令人回味的内容,寄托了作者无数的美好理想,才使得边城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坛上时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 ,1998,上海文艺出版社。 2、王景琳等: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 ,1997,中国文联出版社。 3、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1982,花城出版社。 4、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九卷,1982,花城出版社。 5、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十卷,1982,花城出版社。 6、芮逸夫、凌纯声: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1947,商务印书馆。 7、吴周文: 论边城与长河 , 扬州大学学报1999 年第 2 期。 8、方维保: 乡土乌托邦的破坏与重建读解边城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 年 第 28 卷第 3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