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海洋渔业发展初探.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26009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江县海洋渔业发展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连江县海洋渔业发展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连江县海洋渔业发展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连江县海洋渔业发展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连江县海洋渔业发展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江县海洋渔业发展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江县海洋渔业发展初探.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江县海洋渔业发展初探摘要:本文从连江县海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出发,运用SWOT方法,对连江县发展海洋渔业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连江县海洋渔业的发展的对策及发展前景展望。 关键词:连江县,海洋渔业,SWOT分析,发展对策 二十一世纪,世界进入了海洋资源现代开发世纪,海洋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建设海洋强省已成为福建省新世纪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海洋渔业作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历史重任。改革开放20多年来,福建省的海洋渔业经济与全国国民经济一样,持续快速发展。2002年福建省的海洋渔业总产值155.02亿元,是1990年的3.67倍,年递增12.54。近年来,海

2、洋渔业经济在大农业经济中的地位越显重要,19912002年,海洋渔业经济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从15.81增加到23.95。福建省的人均水产品从44kg增加到161.2kg,增长了2.66倍,人均纯收入从1279元增加到4941元,增加了2.86倍,全省水产品总产量在全国排位第三,全省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居全国首位1。 连江县做为福建省的水产大县,2004年全县水产品总量达66万吨,渔业总产值达42.85亿元,占全县生产总产值约50,连续26年水产品总量列全省县级第1位,从2002年至今名列全国县级第2位,是全国闻名的水产大县,先后被列为福建省“现代渔业示范区”、“海洋开发试验区”、中科院海洋所的“

3、贝藻类养殖试验区”,实现海水养殖规模化、海洋捕捞远洋化、精深加工系列化,并已初步建立了以安凯高塘、文湾等船舶修造为主的临海工业基地雏型3。连江县的海洋渔业经济已成为连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部分。然而,目前连江县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却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资源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连江县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2。因此,如何有效地克服这些制约因素,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了发展连江县海洋渔业经济的关键。1连江县海洋渔业发展的现状分析1.1连江基本概况 连江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东与台湾、马祖一衣带水,马祖列岛与黄岐最近处仅距8公里,西傍省会福州,北靠罗源,南与琅岐经济开发区隔江

4、相望。同三高速公路贯穿全县境内,县城离省城福州48公里,距福州国际机场行程时间只要半小时。建县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始称“温麻县”,距今有1720多年历史。全县陆域面积1168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268个村镇,总人口约62万,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其中,渔业人口20.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3。全县海岸线长209公里,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2.7倍,滩涂面积广阔,20米深浅以内浅海面积6727公顷,海洋资源丰富3。境内著名的“三湾三口”(黄岐湾、罗源湾、定海湾、闽江口、敖江口、可门口)是福建省重要的水产生产区,2900公顷的大官坂垦区是全省最大的对虾、贝类养殖基地

5、,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位于罗源湾的可门港以及闽江口的粗芦岛都是天然深水良港,水产业已成为连江县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连江县确立了“工业立县、农业稳县、水产旺县、港口兴县”发展战略,正举全县之力,规划建设以可门港为中心的可门港组团经济和以城关为中心大城关组团经济,并以先行启动建设可门港组团经济,力争把未来的可门港区建设成福建省最大的能源和冶金材料供应基地,以冶金、机械为主的临海工业基地,闽浙赣和部分内陆省份出海大通道,形成开放型现代化港口新城。 1.2连江海洋渔业的基本情况 连江县是一个水产大县,渔业总产值近20年来连续排名福建省县级第一,而且势头良好。2004年,连江县生产总值万元,农林渔业总产值

6、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56.5%。以下是2004年连江县农林牧渔各业所占比例,见图1,从图1中可见,连江县渔业产值达万元,占农林渔业总产值79.8%。 连江县水产业由三大部分组成: 1.2.1水产养殖 全县海水养殖量34万吨,养殖面积达13900公顷,主要为海水养殖,面积达1667公顷,拥有全省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三湾三口”(黄岐湾、罗源湾、定海湾、闽江口、敖江口、可门口)和全省最大的对虾、贝类养殖基地。连江水产养殖产值约16亿元,占全县渔业总产值的37。以马鼻镇、坑园镇、筱埕镇为例,三镇均为水产养殖重镇,水产养殖面积占全县的55,主要以贝类养殖和网箱养鱼为主,目前三镇海水养殖产值占全县养殖总产

7、量的53。三镇海水养殖行业生产投资从1999年的1.8亿元增加到目前的3.8亿元4。 1.2.2水产捕捞 2004年海洋捕捞量31.3万吨。全县各种海洋捕捞船共3627艘,总运力达20多万吨,其中容量500吨以上的大型海上收鲜捕捞船100多艘。国内已开辟青岛、上海、台湾海峡等作业区域。在远洋捕捞方面,已有16对拖网渔轮入渔印尼、6艘金枪鱼钓船赴南太平洋海域,20艘渔船入渔巴布亚、新几内亚渔场。海洋捕捞产值约10.2亿元,占全县渔业总产值的234。以苔菜镇为例,该镇是连江县第一水产大镇,海洋捕捞为该镇重要支柱经济,其海洋捕捞量占全县海洋捕捞总量的46。目前,该镇共对各类海船投资约2.4亿元,加上

8、其他与海洋捕捞有关的制冰、鱼糜等加工业,该镇水产业总投资在4亿元以上。 1.2.3水产加工 2004年全县拥有水产加工企业共96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6家,7家企业已取得美国HACCP认证,6家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三资企业10家,形成冷冻加工、冷冻保鲜、料理食品、罐头食品、饲料加工等多层次加工体系4。主要加工产品有海带结、章鱼段、虾皮、丁香鱼、日本昆布卷等20多个品种,销往全国各大城市、日本、南韩以及东南亚各国。水产加工产值约17亿元,占全县渔业总产值的40,为水产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上规模企业共16家,约占加工企业总量204。 2连江县海洋

9、渔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优势 2.1.1区位优势独特 连江县地处福建省东部,依山面海,全县海岸线曲折,全长209公里,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2.7倍。沿海大小岛屿82个,岛岸线长151公里,浅海、滩涂辽阔,境内著名的“三湾三口”(黄岐湾、罗源湾、定海湾,闽江口、敖江口、可门口)是全县重要的水产生产区。大小海湾20多处,天然港湾47处,东临闽东渔场,与闽中渔场及台湾浅滩渔场相临。全县海滩面积为陆地面积的2.7倍,滩涂面积2773公顷。目前,连江县拥有2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6727公顷,其中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2767公顷,已利用的海水养殖面积1333公顷(2004年底

10、);全县滩涂面积1167公顷,其中已利用滩涂养殖面积500公顷。连江县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海洋鱼类有50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有100多种,虾蟹类10多种,贝藻类20多种,这为连江县发展海洋渔业提供优越条件3。 2.1.2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 连江县所辖22个乡镇中渔业乡镇13个,从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1/3,而且,从五十年代起,渔船“南征北战”,被到渤海,南到南海,不断大量的吸收沿海各省的的先进技术,使连江县捕鱼技术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同时,随着改革开发,打开国门,连江县海洋捕捞、养殖和加工业、运输业蓬勃发展,更有有一批渔民开赴印尼等国海域生产,为连江县培训了一批远洋渔业各种捕捞人才。从

11、1956年海带南移苗种培育成功以来,连江县养殖由传统贝类向多品种发展。特别是进入8090年代后,全县最大面积的大官坂垦区为连江县增加养殖面积133公顷,以主养对虾,鲍鱼等名贵品种,并推广套养,轮养,混养为主体的养殖技术,效益明显,闻名全省,更在实践中培养出了一批养殖人才。以下是2004年福建省渔业总产值前十位县(市)产值示意图(见图2)。由图可见,2004年全县水产品总量66.08万吨,渔业产值37.61亿元(现行价),显著高于其他同类县(市)4。 2.1.3作业种类繁多,多方面发展 连江县海洋捕捞有拖、围、张、流、钩、定六大类三十多种作业,全县有机动渔船6134艘,总吨位达27万吨,总马力9

12、.6万匹,其中海捕机动渔船4073艘,400匹以上钢质渔轮110对,已开辟印尼、南非等境外渔场进行远洋捕捞4。海洋捕捞的主要品种有鳗鱼、带鱼、昌鱼、马鲛鱼、虾蟹类等20多种,海洋捕捞31.3306万吨,淡水捕捞1238吨。其中鱼类26.8848万吨,虾蟹类2.846万吨,贝类1.1274万吨,其他(主要海蜇)4724吨,实现了海洋捕捞业稳定快速的发展3。 其次,海洋养殖业迅速发展。连江县水产养殖面积867公顷,2003年产量32.1万吨,实现水产养殖规模化、工厂化、产业化,初步建立了“八大水产养殖基地”,杂交海带育苗、对虾育苗等技术曾输向日本和台马地区4。目前连江县优高品种面积为:虾塘养殖16

13、66.67公顷;传统网箱养殖8万箱,其中发展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21组84只(其中升降式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10组);鲍鱼养殖目前存苗量1.4亿粒(去年存量6000万粒);牡蛎养殖4267公顷。全县海洋养殖水产量达34.00万吨、淡水养殖6347吨,其中贝类23.98万吨,藻类8.50万吨,鱼类9190吨,虾蟹类5990吨3。 2.1.4水产品加工运输业蓬勃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连江县拥有水产加工企业83家,水产品年加工量20.5万吨,产值达16.5亿元,形成冷冻加工、冷冻保鲜、料理食品、罐头食品、饲料加工等多层次加工体系,产品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及美国、日本、南韩和东南亚各国。 船舶修造业势头良好

14、。建立了以安凯高塘、文湾等为主的船舶修造基地,拥有大中小型船厂9家,形成了船泊工业基地的雏型。其中安凯文湾船舶修造厂拥有一个3万吨级的船坞,拥有私营6万吨级华东最大船坞。还有一个在建设的6万吨级船坞。 海运业迅猛发展。据分析,连江渔运服务船只总数可超过1000艘,可容纳从业人员4000人左右4。全县有10多家海运公司,拥有163艘运输货轮,总吨位达52万吨, 其中仅官头海运公司的总吨位就达45万吨,单艘货轮最大吨位达16万吨,辟有多条国内国际航线,北上京辽,南下港澳,成为东南沿海的一支海上运输劲旅4。 2.1.5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多年来,连江县举全县之力,聚八方之财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使连江县基

15、础设施由制约型向适应型乃至超前型转变。 陆上交通便利。104国道、同三高速公路贯穿全县,同三高速公路在县内开设3个互通口,到福州国际机场行程只需半小时。规划的福温铁路也穿越连江境内,并在县城东南方设有编组站。 港口条件优越。已建有官头3000吨对台贸易码头、黄岐千吨级码头,位于罗源湾的可门港、闽江口的粗芦岛天然深港码头也正在抓紧规划建设之中,拟建1-30万吨泊30多个。同时,拥有便捷发达通讯,市政设施建设逐步配套县城区,为连江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提供便利条件。 通讯便捷发达。全县程控电话容量达到6万多部,建立了无线电话通讯网络,城乡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0.3部,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64部。 县城日益完善。城区“三纵四横”主干路网基本形成,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8平方公里,各种城市化的功能服务设施齐全,随着南江滨路的开发建设,南北呼应的城市雏形已经显现。市政设施建设逐步配套,被评为省二级文明县城。 目前,连江县已建成敖江、官头、江南、丹阳等四个工业集中区。其中规划用地达13平方公里敖江工业集中区和10平方公里官头工业集中已初具规模,成为连江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