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应传承经典.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25913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材应传承经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教材应传承经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教材应传承经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教材应传承经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教材应传承经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材应传承经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材应传承经典.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蒋劲松:语文教材应传承经典蒋劲松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民国语文教材最近很火,叶圣陶当年在编教材时,万万想不到这些教材在21世纪居然还会重印,甚至热卖到脱销。这一奇妙现象的原因很复杂,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父母、孩子乃至全社会对当下语文教材的不满。今天的语文教材说教味道太浓,缺乏趣味,不考虑儿童的接受心理,令人生厌,有的甚至篡改历史,欺骗儿童。这样的教材,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语文能力,更会污染孩子的心灵。在这样糟糕的教材衬托之下,民国教材自然就会显得非常出色。老实说,这些老教材的确有许多方面值得借鉴。例如,当时教材编写并没有太多的行政干预,给编写者留下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各出版社可以百花齐

2、放,各有特色,让市场和学校选择。当时的社会也比今天更重视教育,教材是由叶圣陶、张元济、丰子恺这些名家编写的,这在今天难以想象。教材中浓郁的人文情怀,尤其是自然流露出的对亲情、大自然、小动物的热爱,是今天的社会极度缺乏的文化资源。但是,也不能过度神化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这种情绪性的反应对教材的改革并没有好处。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语文教材和教学的许多弊端,其实在民国教材中已经初露端倪。要彻底纠正今天教材的问题,必须追本溯源,从反思和批评民国语文教材的缺点开始。以叶圣陶主编的开明国语课本为例,受白话文运动偏见的影响,几乎全是白话文,没有文言文,所选的诗歌也全是白话诗歌。所有的文字都是叶圣陶创作

3、或重新创作的,没有一篇是经典的诗文。这种编写思路,既低估了儿童的理解能力,也反映了当时教育界对文言文的偏见。其实,如李白静夜思这样的经典名篇,儿童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诸如论语、道德经的某些篇章,也是儿童学习的好教材。不仅如此,这种排斥经典的教学理念,还导致小学生在记忆能力最强的年龄,丧失了接触中国文化传统经典的机会,影响了儿童对经典的学习,也影响了写作能力的提高,给后来的学习带来了负担。许多经典,儿童本可以先记忆背诵,然后再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逐步加深理解。儿童的心灵,正是接受经典教育的最佳土壤。一旦错过了早期教育的黄金时机,效果就差多了。胡适的高足唐德刚,当年有幸接受了传统的小学教育。他发现自

4、己对经典和汉语的掌握,远远领先于新式学堂的同龄孩子。民国语文教学的实践,体现了白话文运动和五四时期反传统的理念,使得儿童学习的内容过于幼稚浅俗,缺乏高远深刻境界的熏陶,今天看来是有严重缺陷的。当下,大陆各地兴起的儿童经典诵读实践,正是对民国以来语文教学缺失和对待传统文化偏颇态度的纠正,值得深思。在创建公民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也有条件从容思考近代以来支配中国文化的许多理念,重新反思过去不假思索的做法,以一种温情的态度,重新审视文化经典和传统教育方式,须知尊重传统文化是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各国的经验表明,传统文化越是得到充分继承,社会就越是稳定少动荡冲突,现代化的进程就越是顺利。语言文字

5、是民族精神最重要、最直接的载体,语文教育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应以戒慎敬畏之心,尊重凝结了历史文化积淀的经典,回到传承文明继往开来的教育本质上去。在语文教材编订和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应为一时风气的变化所干扰,应更加尊重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经典,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挖掘。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作品概览20世纪20年代初-1949年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初中国文选读收录了风波、故乡、鸭的喜剧、社戏等,是目前所知最早收入鲁迅作品的中学语文课本。有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以前,鲁迅作品共选入教科书25篇。当时,边区教科书中也选入了

6、鲁迅作品。笔者见到由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教育厅审定、华北新华书店出版的中等国文(1948年3版)第1册30篇课文中有3篇鲁迅作品,分别是大众并不如读书人想象的愚蠢、给颜黎明的信、一件小事。1949年-1966年有资料统计,这一时期所选入的鲁迅作品有31篇,实际上并不止这些。在各种文体中,杂文数量最多,作品选目如下:散文:好的故事、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11篇;杂文:呐喊自序、灯下漫笔等14篇;诗歌:自题小像、自嘲、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1966年-1976年有研究以“文革”期间北京市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写、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市中学试用教材语文为

7、例,指出该套教材的1966-1968年版无一篇鲁迅作品;1969年版开始收录鲁迅的答北斗杂志社问和“友邦惊诧”论两篇杂文;在之后的版本中,陆续出现了论“打落水狗”、文学和出汗、自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托洛斯基派的信等鲁迅作品。1977年-20世纪90年代初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语文教科书中选入的鲁迅作品有28篇,其中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拿来主义、流产与断种、鲁迅自传5篇为首次入选。90年代中期以后,又去掉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文学和出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政论性强的杂文。这一阶段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主要是对“文革”前17年大部分选目的恢复。20世纪90年代

8、中后期至今此时期,鲁迅研究进入一个多元化、全球化的学术研究阶段。有的小学语文课本只有少年闰土一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中最新鲁迅作品选目有雪、孔乙己、灯下漫笔等15篇文章。另外,香港中学语文课本中选编的鲁迅作品,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很少,只有孔乙己、一件小事、阿Q正传、风筝、伤逝、非攻等。台湾中学课本则几乎不选鲁迅作品,在最近出版的国文教科书中,只有风筝入选。语文教材撤经典篇目引争议 阿Q正传等消失阿Q正传雷雨等20余篇课文“消失”新学期伊始,语文教材收录了哪些文章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昨天,一则各地中学教材大换血,看看被踢出教材的课文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孔雀东南飞阿Q正传雷雨等20多篇承载

9、几代人记忆的课文从教材中消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正方:教材更新很正常“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经典,这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支持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网友表示,教材的更新很正常。“我们过去的教材编写不尊重学生的口味需求,不尊重教学需要,导致审美功能与人文精神缺失。而现在正在进行还原文学审美本质功能的一次尝试,更注重时代元素,更关注人文精神,更强调教材编选内容的丰富性,这实际是对现行语文教材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一位网友说。反方:教材求新是剑走偏锋不少网友强烈反对语文教材有如此大的改动。“编写教材,要用一种长远和宏观的目光来选择教材内容,既要能够传承文明,又能够面向未来。语文教材大换血可以,但不应把原先

10、拥有顽强生命力的传统篇目撤换殆尽,这对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啻为一种灾难。”中立:新增的篇目也挺好有网友认为应该客观地看待教材“换血”一事,他认为语文教材新增的篇目也有辛弃疾的水龙吟、戴望舒的雨巷等经典作品。编剧柏邦妮在博客上撰文说:“大家纷纷指责这么好的东西不应该全部抛弃。可是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问:拿出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取而代之的是什么?”看到事物的两个面,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让语文教材回归到人文”各地语文教材变化剔除: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雷雨南州六月荔枝丹陈焕生进城廉颇蔺相如列传触龙说赵太后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五人墓碑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背影狼牙山五壮士

1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牛郎织女新增: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杜甫的咏怀古迹、柳永的望海潮、苏轼的定风波、辛弃疾的水龙吟、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各地语文课本删除大量经典文章 鲁迅作品大撤退9月6日,编剧刘毅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20多篇经典课文一列出来,既让网友开始怀

12、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让网友唏嘘感慨,更有网友质疑,既然是“经典”,为何要撤?而本报记者从广东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编写人员处了解到,广东今年的语文教材也有改动,依然保留鲁迅作品,但是把药换成了祝福。遭遇“大撤退”网友为鲁迅叫屈很多网友认为,删除大量经典作品无论对于老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不利。一位叫做“阴谋小集团”的网友为鲁迅“叫屈”:“为什么鲁迅先生被踢掉这么多好的文章,从小他的文章就是重点学习的内容,现在突然来个大转弯,真的是对学生好吗?”一位叫“末小瓶”的网友愤愤地表示:“为什么药会被踢出来?!当年它带给我的震撼是相当大的!难道说如今再提人血馒头已经过时?还是不敢让祖国的花朵直面鲜血淋漓的人

13、生?”一位叫“官窑没人”的网友说:“中国教育需要改革,可是有点矫枉过正了,删除了不少佳作。”但也有相当部分网友力挺新语文教材。网友“本来老六”说:“那么多年课文一直不更改才叫人沮丧呢,哪怕这些作家其他的文章也可以用的啊。”网友“费舍”说:“很多文章到现在确实没有意义了,应该更换。”记者了解到,发轫于本世纪初的普通高中新课改,率先在广东、海南等四省(区)启动,按教育部规定的时间表,今年,重庆、四川、贵州、西藏、甘肃等也陆续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阶段。阿Q走了,余华来了巴金反思散文入选一位名叫彭博的四川教师拿到了人教的新教材。他透露,与此前相比,新课本“现当代作品及外国作品54篇,其中新选课文

14、35篇,占总数的64.8%”。尽管有不少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人物,比如“阿Q”,离开了新教材,但也有一些新面孔加入根据彭博的总结,现代文部分中,课本新增了反映“神舟六号”飞船升空的飞向太空的航程,呼唤奉献精神的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反映香港回归的通讯报道别了,不列颠尼亚等作品。散文方面,则有巴金的小狗包弟,这是一篇反映“文革”的“反思文学”,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该散文集中的许多文章是巴金用“自我忏悔的形式,从反省自己的软弱开始,逐渐进入对全民族的灵魂的拷问”。这是巴金写随想录的一个重要特点。而古代诗文也新增了诸如柳永的望海潮、杜甫的咏怀古迹、辛弃疾的水龙吟、李商隐的李贺小传等作品。

15、“小说部分,则选入了先锋派作家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是一篇荒诞小说,写的是一个18岁的年轻人第一次走出家门在外面的遭遇,全文都在用一个18岁孩子的口吻进行叙述。阅读这篇小说的高中生也差不多处于那个年龄阶段,所以他们会觉得有同感,读来很亲切。”彭博说。广东今年也有改动保留鲁迅祝福换药事实上,自高中课改以来,每年都会引起关于语文课文删改的争论。去年就曾经因为鲁迅的文章大幅减少,而引起舆论的广泛争议。今年,亦有专家提出应删除背影,理由竟是文章里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横穿轨道。此次引起争议的是“人教版”的语文教材。而早在2004年,当时广东省在选择高中课改的教材时,就首次打破了多年来高中教材由“人教版”一统天下的局面;广州市高一年级语文、物理两门课程选用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这也是解放以来,广东省第一套通过国家教育部审定的教材。当时,粤教版新版语文课本新课文占了54%,做了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