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仓房应用储粮新技术初探.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188826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仓房应用储粮新技术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仓房应用储粮新技术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老仓房应用储粮新技术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老仓房应用储粮新技术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仓房应用储粮新技术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仓房应用储粮新技术初探.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仓房应用储粮新技术初探张乃俊 张乃俊,江苏省海门市粮食局,经济师,。(海门市粮食局)摘要 在老仓房中改变传统的粮食保管模式,因地制宜,自行设计了包散两用的电子测温系统;推广和应用了粮面覆盖隔热技术、地上笼机械通风技术、磷化氢动态潮解膜下环流熏蒸技术、粮食装卸输送机械化技术、粮油质量、品质检验规范化技术等科学储粮新技术。可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确保储粮安全上都达到较好的效果。关键词 仓房 储粮 技术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油购销市场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的逐步形成,基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仓房和储粮设施,传统的装卸、运输、储存方式已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适时调整仓储布局,搞好仓储设施

2、的改造,提高科学保粮技术水平,确保各级储备粮的储存安全,发挥主渠道作用,完成政策性粮食的购销业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摆在粮食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我市储备规模比2002年增加了160%,帮助代储计划也有所增加,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为此,在近几年中,我们充分挖掘潜力,对老仓房进行维修和散装仓的改造,添置必须的储粮设施,就老仓房如何应用储粮新技术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1 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储设施的现状及采取的对策1.1 仓储设施现状1.1.1 部分仓储设施改做它用一是因当地政府城镇规划和道路建设需要,将部分粮库(站)整体或部分拆除。二是在粮食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为了妥善安排好

3、置换职工关系的费用,及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按照地方政府的安排,出售了部分粮库(站)。三是一些农村收储网点因粮食收购无利可图,将部分粮食仓库转包、租赁经营和改作它用。1 1 2 老仓房居多且年久失修,老化比较严重基层粮食购销企业的仓房多建于20世纪60-80年代。由于缺少资金加以逐年维修,导致相当数量的仓房屋面漏水、屋檐下塌、地坪和墙面防潮层脱落(部分出现裂缝)、四周下水道不畅、场地(跑道)破损。长期下去不但会影响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和粮食安全储存,而且容易发生其他安全性事故。1.1.3 仓储机械陈旧且量少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过去配备少量的仓储机械设备,一部分由于资金原因,出现故障后未及时维修已停

4、止使用;一部分因过时淘汰。严重影响粮食收购保管工作和储粮新技术的推广应用。1.2 采取的对策1.2.1 搞好调查摸底,梳理分类,确定基本仓库保护区为了适应“十一五”期间粮食产业化政策调整的需要,我们按照“设施完好、交通便利、调用灵活、保障需要”的原则,对全市40多个粮管所(库、站)的仓房、设施、交通等情况进行认真调查梳理,合理调整,实行分类管理。一类为长期收购储存各级储备粮和国家政策性粮食的粮库,仓容规模在本市偏大,符合粮食储藏技术规范要求,仓储设施完好,交通便捷,由粮食局直接管理。二类为仓储规模一般,但仓储设施较好,交通便捷,基本能长期收购储存的库(站),由各(中心)粮管所管理。三类为地处比

5、较偏僻,交通不够便捷,仓房和仓储设施都一般的库(站),按程序报批后,实行出租或改变用途。1.2.2 筹集资金,搞好仓房维修和改造,配套储粮设施随着粮油购销市场化的逐步形成,为了适应粮食现代物流规范化运作的要求,市局自筹和争取财政支持,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对确定为一类收储企业的仓房和仓储设施进行全面维修改造,并逐年配备了储粮设施和粮食出入库机械设备,为推广和应用科学保粮新技术,提高科学保粮水平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2 储粮新技术运用2.1 粮温检测系统运用我们围绕储粮实践中的经济性、有效性、简便性、安全性、可靠性这几个原则,运用新建粮库粮情自动检测原理1,结合老仓型既有散装又有包装储粮的实际,因

6、地制宜,自行设计了包散两用的电子测温系统,选用钢丝加强的聚乙烯绝缘护套测温电缆,根据不同仓型、粮堆高度,将测温电缆线合理、均匀地预埋粮堆内,用测温仪表随时进行自动检测粮温(电缆引线最好设在粮面上,便于保粮人员既能检查粮温,又能检查面层粮情)。做到经济有效,简便易行。通过几年的实践,效果理想,深受储粮工作的青睐。该技术被南通市粮食局推广使用;本人撰写的包装储粮使用电子测温技术初探论文分别于2005年8月和10月参加中国第四届绿色储粮技术研讨会、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成立20周年学术交流会交流,并被编入论文集。2.2 粮面稻壳压盖薄膜密闭隔热技术运用2延缓粮食品质的劣变,节约成本,确保储粮安全,是我

7、们仓储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来,我们选择适宜季节,通过自然和机械通风,降低粮温,并通过粮面压盖密闭隔热方法,控制粮堆温度,为其创造一个适宜的存储环境,从而达到抑制虫、霉生长、繁殖,降低损耗,并起到一定的保鲜效果。在粮面压盖密闭过程中,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采取自然和机械通风的方式,将粮堆温度降到5以下。为防止外界空气与粮堆对流传热,选择粮温较低的冬末春初季节,将经清理和杀虫处理过的稻壳装入麻袋缝口(每袋15公斤左右),按一定顺序平整地压盖在粮面上;随后用塑料薄膜密闭粮堆。利用粮温测控系统,定期检查分析粮情。在仓温达到30以上的高温季节,利用夜间低温时段,开启翻窗,排出仓内空间和仓顶积热

8、,减小仓温对表层粮温的影响。该技术应用的特点,一是隔热效果较好,采用稻壳压盖密闭隔热比常规密闭粮堆上层温度低4-5。二是保鲜效果较好,使储粮周期延长。三是因稻壳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在季节转换时,不易出现粮堆表层结露。四是具有安全、简便、经济、实用、有效的优点。2.3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运用2在老仓房改造和配置储粮机械通风过程中,根据不同仓型,设计为每个仓房2个进风接口和一机2道(或3道)的地上笼通风道,选用风量、风速、风压、功率较为适宜的离心通风机和轴流通风机。在降温通风时机的选择上,外温与仓内粮食温度之间温差大,通风降温的效果就好,但在粮温低到一定程度时,应及时停机,避免因无效通风而增加费用。因

9、低温储藏有利于保持粮食品质,减少干物质的损耗和储粮害虫的危害,因此,通风降温后,要及时做好粮堆隔热隔湿和保冷工作。使用地上笼通风时,应确保粮食入库时不移位,否则会造成通风不彻底,造成储粮隐患。在通风降温过程中,应及时观察整仓粮温平衡性和粮堆表层变化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翻倒粮面等措施,加快粮堆干冷气流窜过粮层的速度,有效进行气体交换,避免造成通风死角和粮面结露。2.4 膜下环流熏蒸技术运用3粮食熏蒸杀虫的三要素是仓房(粮堆)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药剂浓度在杀虫的致死剂量以上及达到该浓度的持续密闭时间。针对老仓房气密性差的实际情况,借鉴密闭储粮的经验,采用了薄膜密封粮面法,将密闭储粮技术与膜下环流

10、熏蒸技术有机结合,它既能保持粮堆薄膜密封良好的气密性能,又能在环流的作用下使粮堆内毒气达到快速均匀分布,弥补了仓房气密性差的缺陷,减少了熏蒸空间,降低了用药量,提高了杀虫效果。在膜下环流熏蒸技术实际运用中,我们选用0.16mm粮膜进行粮面覆盖,四周塑料嵌槽密封。膜下设置pvc管环流管道,主、支管直径、长度和支管间距,视仓房大小和粮堆体积确定。仓外连接移动式环流装置进行内环流熏蒸。磷化氢气体浓度的检测选用北京生产的HL-210型PH3气体测量仪。施药方法为粮面与通风口投药相结合,粮面投药用小布袋药包埋藏法均匀投入粮面下约10-15cm处(扎药包口的带字引出粮面,以便取药包时操作),通风口投药将药

11、包均匀地薄摊在托盘中置于通风口。熏蒸施药后定时进行磷化氢气体浓度检测,最低浓度保持100ml/m3以上,密闭熏蒸时间14天至21天。通过粮面密封、膜下环流动态潮解熏蒸技术的运用,我们体会到:一是粮面密封不但弥补了仓房气密性差的缺陷,减少因毒气泄露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缩小了熏蒸空间,减少了用药量,避免粮食害虫的感染,延缓储粮品质的劣变速度。二是采用磷化铝动态渐解产气法可不用co2气,不但节约了保管成本,而且简化了投药操作程序,解决了清理残渣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2.5 配齐装卸、运输、计量设备,搞好粮食“四散”技术运用应用“四散”流通技术,提高粮食出入库作业的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

12、降低费用,增加企业管理效益,是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首先从加大老仓房维修改造入手,分期分批对仓顶防漏,仓墙、地坪防潮,仓房门、窗,防雀网、防鼠板,仓房周围出水系统等进行全面维修。其次在配齐地上笼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温检测等设施基础上,逐步配备码头吸粮机、吊车、汽车电子衡、电子秤、胶带输送机、转向抛粮输送机、清理筛、自制散装自卸车、绞龙式出仓机等粮仓机械设备。对粮食的出入库进行机械化操作,对粮食的储藏进行科学化管理。从而提高了仓房利用率,减少包装物使用和粮食的损耗,提高了装卸和运输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能源的消耗,节约了成本,还有利于储粮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6恢复粮油检化验中心

13、,配全检化验仪器。利用原粮油中心化验室和储备库的化验仪器,添置配全必要的检化验设备,整合优良资源,恢复了局粮油中心化验室。不但对储备粮、托市收购粮、军供粮及自营粮出入库的质量检验,而且按照储备粮管理规定,每年对储备粮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全面检测2次,还能承担社会粮油检测的需要。3 结论老仓房改造后,不仅增强了仓房的隔热、保温、防潮、防水、机械通风的效能,而且改善了储粮条件,便于散粮装卸运输、机械通风、粮温测控、环流熏蒸等科学保粮技术的运用;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和储粮害虫的感染,降低了储粮成本,延缓了粮食劣变的速度,为确保储粮安全提供了条件,属于一次投入,长期收益。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粮食

14、局仓储司,储粮新技术教程,19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粮油储藏技术规范,19873 吴红岩,AIP低剂量动态潮解膜下环流熏蒸技术研究,粮食储藏,2004(4)26-29在多年收治肝病、出血热、麻疹、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临床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优势,因此在制定医院长期发展规划中,有步骤的增加中医药在整体医疗工作中的比重,不断加强中医学科建设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