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165583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素质教育应运而生,这就意味着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学生旧有的学习方式,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评价制度,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合格的公民。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 素质教育 评价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逐渐走上了政治舞台,教育乃国之根本,然而素质教育乃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使之成为合格的公民,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广大同仁所要思考的问题。然而,由于单一高考对高中教育导向的偏颇,高中教学“片面追求高考升

2、学率”之风愈演愈烈,“读高中就是为了读大学”的应试教育指导思想严重阻碍了高中教学的正常实施,大多数学生被忽视,学生整体素质不健全,偏科现象极为严重。这是极不正常和令人堪忧的。自2004年起,我国部分省份相继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运而生。按照教育部要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将与高考录取逐步“挂钩”。舆论普遍认为,此举会逐渐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全面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理念。但是在近年来各省(市)的具体实践中发现,实行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方式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地反馈了很多现实的问题。因此如何建立一种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

3、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及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从已经出台的高中新课改各省份高考方案来看,挂钩形式不外乎“硬挂钩”与“软挂钩”两种。采取硬挂钩的省市主要有:海南、江苏、黑龙江等,包括辽宁在内的其他省份大多采用软挂钩的形式。以硬挂钩的江苏为例,南京市08文科状元就曾经因为学业水平测试两门选修科目不是双A,而失去了报考北大的资格,最终只能被南京大学以破格的形式录取。在江苏这样的事例还有不少。有些学生高考成绩排进全省前2000名,但因为一个C,连上本二都悬。可以说,江苏的学业水平考试对现行高考制度的冲击还是很大的,然而社会和媒体也不乏质疑之声,主要集中在考试科目过多、个别题目偏难,因为很

4、多学校采取突击复习的方式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这种考试模式被考生和家长称为“小高考”一方面指出了其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学业水平考试无异于多加了一次高考,增加了考生的负担却不一定能够真实的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辽宁从2012年开始实行学业水平考试,采取的是和高考软挂钩的模式,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给高校,作为普通高校自主招生和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从学生反馈的情况看辽宁学业水平考试的难度要比高考容易很多。然而,考试压力还是使部分师生对学业水平考试产生反感和排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师生的教学、学业负担比较重,平时类似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名目繁多,这就使得教师尤其

5、是学生对过多的考试产生反感和排斥,不少人指责学业水平考试“劳民伤财”,把其看作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累赘,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其能否真实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待商榷。要想真正全面的实现素质化教育,我认为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做到如下转变。一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教育规律,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就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把学生推上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这也要求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要发生由旧到新的转变。(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说:“如果没有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学习,任何教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教育

6、效果。”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融入到学生中去,不能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是以知识的权威自居,那么学生将感受不到教师的爱,感受不到上课学习是一种享受,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唯有师生在人格上、地位上达到平等,才使师生的交往充满了亲和力和人情味。“亲其师,信其道”让教育真正的打动学生。(二)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预习、质疑、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

7、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我意识与合作意识,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在学习方法上,绝不能搞“一刀切”,要结合学生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课堂上师生间互动,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我校始终走在新课改的前沿,在近几年课改模式教学的尝试过程中也总结了不少经验。班级小组制度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学生和老师之间真正达到了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目的。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而平等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更好的发挥主动性,积极和老师研究、讨论问题

8、,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己的潜力,效果非常好。二 普通高中教育课程的转变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深化完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巩固课程改革成果,坚决将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底。具体措施如下(一)减少必修,增加选修。夯实基础,完善课程体系,建立校本化教材,制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学业质量标准。选修课程可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1)知识拓展类选修

9、课程包括必修内容的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介绍学科最新成果的课程和学科应用性课程等,旨在让学生形成更为扎实的知识基础。(2)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是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合作,从职业教育引入的职业教育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3)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为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发展个性特长的各类课程。(4)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指指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课程。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充分利用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及其它社会资源,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学校应尽量开全四类选修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二) 全面实施选课制。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特长和人生规划,自

10、主选择选修模块、模块数量、修习年级,允许学生跨班、跨年级、跨校选课,允许学生到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社会机构修习选修课程。(三) 进一步扩大学校课程自主权。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和办学特色,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体现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学校在确保每周课时总量不超过34课时,每学期开设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制定课程开设计划,合理安排课时与教学进度,推进课程的多样化建设。三 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转变现行的对学生学业评价方法,仍然是应试教育模式,评价方式以纸笔测验为主,没有体现学业评价的全面涵义。怎样改变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过

11、程评价,使素质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制订出相关的制度和要求,使各学科教师都能够根据学生平时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过程管理,促进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学校在重视抓学科质量的同时,重视学生各种素质的评价,以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质量观和评价标准,使得学业评价更加科学、合理。(一)真正认识评价的目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以调控改进功能为主导功能,要求评价不仅充当选拔、淘汰的工具,更应该成为教育的工具。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是为了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提供正确的信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教学调控服务。因此,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进行改革,就要树立评价目的

12、的全面观,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强调评价的教育性,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二)学生才是评价的主体在传统的评价中,教师是学生学业的主要评价者,甚至是唯一的评价者,教师的评价结论具有权威性,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已不适用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通过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完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独立自主、富有主见的人格特点。还要把学生的自评和老师、同学、家长的他评相结合,增强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更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有利于家长、教师正确看待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

13、服务。(三) 评价方法要多元化怎么能反映出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和学习个性呢?在评价方法上,应把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还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努力实现由只重视“掌握结果”的评价转变为既重视“掌握结果”,又重视“发展过程”的评价。“掌握结果”多属课本中的知识技能领域,容易用纸笔测验等形式给予客观评定,而“发展过程”属发展性领域,如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较难用纸笔测验加以测评,而在这方面却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用单一的、统一评判标准的纸笔测量方式评价学生,怎么能使教师重视学生认知建构的个体差异呢?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便会被统一的评价标准所抹杀。所以应该允许学

14、生在多样化的充满发展机会的宽松的评价环境中展示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四)拓展评价范围,强化试卷内容学业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因此我们应该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使我们进一步明确: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不能仅局限于考核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包括学生的能力、态度和情感。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贴近生活的,那么,考卷试题的内容也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到学习与自然及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便学生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五)改进评价结果的解释评价结

15、果的解释,是对评价结果的说明形式和方法,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呼声中,学业水平考试过程中对学生成绩的解释变成等级解释法,但两者并无实质性的区别,仍未摆脱“优劣”判断,评价的消极影响仍存在。日本在对小学生使用的评价“等级”并不是我们通常使用的“优、良、及格、不及格”,而是采用表示学生努力结果的词语,如“满意”、“基本满意”、“需要努力”等。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们在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快慢和深浅差异是必然的,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用优劣来评价学生发展的这种差异。否则,发展慢的学生就会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产生沮丧心理。评价内容应多元、评价方法应

16、多样,仅有评价等级解释评价结果还不够,还应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发展,用概括的、指导性强的、以激励为主的评语去描述学生的发展情况,让全体学生都有新的追求目标,激发学生超越目标的愿望。我们越是把评估作为教学工具运用的越好,所有学生取得的成绩就越好。科学的学业水平考试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过去,抱着旧有的教育观念不放,变则通,这个时代需要创新,在今后教育工作的道路上,我们还要继续摸索,使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的、具体的实现素质化教育。在多年收治肝病、出血热、麻疹、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临床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优势,因此在制定医院长期发展规划中,有步骤的增加中医药在整体医疗工作中的比重,不断加强中医学科建设County continuation records has examined and app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