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二克浅农村信用社帮扶农民走上致富路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080310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讷河二克浅农村信用社帮扶农民走上致富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讷河二克浅农村信用社帮扶农民走上致富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讷河二克浅农村信用社帮扶农民走上致富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讷河二克浅农村信用社帮扶农民走上致富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讷河二克浅农村信用社帮扶农民走上致富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讷河二克浅农村信用社帮扶农民走上致富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讷河二克浅农村信用社帮扶农民走上致富路(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讷河二克浅农村信用社帮扶农民走上致富路CCTV.com 2010年12月14日 16:26 进入复兴论坛来源:齐齐哈尔市政府网内容速览二克浅信用社自1996年以来,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支持农村经济,积极扶持困难农户走上致富之路。二克浅信用社主任李万全对记者说:“由于小额农贷户数多、笔数多、额度小、情况复杂,给信贷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二克浅农村信用社积极与各村的村干部联系,请他们支持信用社做好工作。在为农民发放小额贷款的同时,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对种植、养殖的信贷大户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多渠道 近日,讷河市二克浅农村信用社营业厅来了很多前来还贷款的村民。村民

2、们说,“多亏了信用社的帮扶,让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小额信用贷款非常方便,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作为一名信用户,我一定要珍惜与信用社的这份感情,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讷河市二克浅镇庆祥村农民姜力勇对记者说。 二克浅信用社自1996年以来,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支持农村经济,积极扶持困难农户走上致富之路。二克浅信用社主任李万全对记者说:“由于小额农贷户数多、笔数多、额度小、情况复杂,给信贷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二克浅农村信用社积极与各村的村干部联系,请他们支持信用社做好工作。在为农民发放小额贷款的同时,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对种植、养殖的信贷大户提供信息服务

3、和技术指导,多渠道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二克浅镇红旗村三组农民李富强,2005年刚刚成家时,家中只有两间草房,其父母也比较困难,无力帮他。为了过上好日子,李富强想到了贷款。二克浅信用社对李富强的人品和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李富强符合贷款条件,信用社了解到,李富强有水田40亩,还要种旱田20亩,决定向他发放2万元贷款,用于春耕生产。2005年秋季,李富强带着收获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来到信用社,提前归还全部贷款本息,用行动证明了他的能力和信誉,也证明了信用社投放支农贷款不分贫富,真正支持农民发家致富。李富强对记者说:“当时的两万元钱带给我的不只是经济效益,更是农民走向致富的坚强后盾。” 自20

4、05年到2009年,李富强依托信用社的扶持和自身的优势,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现在,他家已经从旧草房搬进了大砖房,而且拥有一台大马力拖拉机和一台水稻联合收割机,拥有的水田也从当初的40亩发展到了如今的90亩。 据了解,二克浅农村信用社今年为1800户农户贷款4000万元,近几年,通过小额信用贷款,二克浅镇的876户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走千寨,进万村,黔南州都匀市信用联社信贷员发扬挎包精神,送贷到田间地头,实实在在为农户办实事,办好事。本报记者姜冰编者按:近年来,贵州在全省开展“诚信农民建设”活动,致力于营造“诚信贵州”大环境,初步形成了“人人讲诚信、村村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1年5月

5、,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贵州视察调研,充分肯定了贵州“诚信农民建设”活动,并在贵州清镇市“诚信农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上作出了重要批示。而贵州省农村信用社以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抓手,在全省广泛开展了以“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主动把这一创建活动融入到“诚信农民建设”之中,既破解了农民“贷款难”,又推动了“诚信农民建设”,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自身发展能力。日前,本报记者深入贵州省的8个乡镇,历时一周,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围绕贵州省农村信用社的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情况,做了详实细致的调查。实践篇信用建设助力农村

6、产业结构调整在贵州省清镇市暗流乡信用社,记者看到,几位农民正在办理贷款,不到5分钟,第一位农户就拿到了5万元的贷款。轮到第二位农户了,柜台营业员就像办理取款业务一样,核对了农户的身份证、诚信卡和贷款申请书后,不到4分钟,第二位农户拿到了7000元的贷款。办理贷款如此方便快捷,带着疑惑和惊喜,记者找到了暗流信用社曾主任,他向记者的解释简单而且直接:“现在农户只拿诚信卡、身份证和借款申请书就可直接到我们柜台办理贷款了,像取款一样方便。”“暗流乡是贵州省清镇市中最穷的一个地方,在创建信用乡之前,全乡贷款余额不到1000万元,但是自从搞了信用工程以后,创建了信用乡,贷款余额已经达到6000多万元了。”

7、当地农村信用社的一位信贷员对记者介绍,“有了信贷资金的支持,几年来这里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当地具有经济价值的经果林种植成效显著;二是养殖产业发展迅猛。如当地养的娃娃鱼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特色产业;三是蔬菜的种植也颇具规模。虽然这些产业好多年前也在搞,但是在信用社的资金帮助下,这些产业的规模加大了,产量增加了,品种增多了,质量变好了,当地蔬菜的品牌影响力也提升了。”对于这位信贷员的介绍,记者提出想去看看具体的产业项目。在暗流乡下坝村,当地村干部很高兴地陪同记者转了一圈。记者看到,正如信贷员所述,这个村子的蔬菜基地建设、果树种植与养殖业的布局,均已初具规模。当地农户利用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

8、用贷款,加强了蔬菜基地的建设。下坝村的一位组长告诉记者,自从他利用小额信用贷款经营蔬菜项目后,几年的时间就将自家的平房变成了二层小楼,像他这样通过小额贷款而富裕起来的村民很多。这样的惠民情况不仅仅在清镇市存在。在安顺市的平坝县,县农村信用联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坝县有10个乡镇,190多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的信用贷款余额全部都是上百万元。全县的贷款农户有五万多户,其中夏云村、阿腰村、六车坝村、二官村等村的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做得比较好,这四个村的村民以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为主。平坝县的几个村中贷款最高的是天龙镇二官村,因为这个村子比较大,贷款余额高达1600多万元,六车坝村的贷款余额有700余万

9、元,阿腰村的贷款余额也有500余万元。现在,平坝县的贷款余额是14亿元,这就意味着现在有14亿元的贷款在农户手上,这些资金既有投在农村基本设施建设上的,也有投在产业发展项目上的。农村信用社资金瞄准特色农业在记者采访的几天中,安顺市关岭县政府部门正在召开一个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当记者赶到时,会议正热烈地进行中。关岭县的领导在做经验介绍时称,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现在是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有农业人口30余万。2006年,这个县开始启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截至今年9月末,这个县已为56626户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信用组有912个,信用村有144个,信用乡镇有10个,自下而

10、上的农村型信用工程组织体系已经建立。据介绍,当地信用社的贷款业务开展得比较突出,例如,各项存款由2006年初的2亿元,增加到2011年9月末的12亿元,年增幅25%,尤其是信用村农民储蓄存款稳定增长;各项贷款由2006年初的1.6亿元,增加到2011年9月末的10亿元,年增幅30%,农户普遍受益,农民不再贷款难,信用农户不再缺钱用;不良贷款率由2006年的30%下降到2011年9月末的4.9%,资产质量显著提升,经营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当地信用社的支农力度明显加大。记者查看资料发现,关岭县在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上,主要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通过发展养殖业与特色种植业,

11、确保了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目前这个县已成规模的农业基地有很多,比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优质米基地、生姜基地、花椒基地及火龙果基地等等,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并且已经走上了市场化、专业化、协会化和龙头化的路子。在沙营乡小寨村,有个村民叫姜厚合,他带领着90户农户搞订单疏菜种植,实现了户户增产增收;农民工王顺香在返乡后,通过养殖关岭黄牛实现了致富梦想;返乡农民工高飞办起了环保木炭加工厂;返乡农民工何顶俊创办了水晶加工厂等等。在这些利用信用贷款创业的示范带动下,当地的信用村正逐步呈现出更多的产业亮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得到了有效安排。在安顺市关岭县板贵乡,记者实地调查了花椒基地与火龙果基地的建设

12、情况。乡干部向记者介绍:“10年前,这个地方的人不知道种啥,后来有一位退休的老书记经过考察后,说这个地方的气候适宜种花椒,但是当时的老百姓不接受,这位老书记就自己种,搞了个示范田,结果示范获得了成功,后来老百姓就都接受了。”事实证明,板贵乡的花椒品质确实好。现在这位老书记自己办了个加工点,加工花椒油与花椒面。“我们也是受老书记的启发,就是想让在最贫困的地方所生产的最环保的产品,最终能够走出贵州,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这位乡干部说。这位乡干部还告诉记者,当地花椒的种植面积现在已经达到21000亩,目前,达到丰收期的花椒种植面积在18000亩左右。雨水充足时花椒产量就会很高。今年花椒的产量预计在

13、20万斤,按现在的市场销售价,干花椒1斤能卖到30元。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说,板贵乡花椒与砂仁两项产品,每年的收入在3000万元左右,所有产品算起来的话,收入在4000万元左右。在板贵香火龙果示范基地,记者了解到,基地的面积500余亩,有10个人负责种植,每亩年产七八千斤。这10个人结成了互助组,进行该项目的示范推广。目前这个项目还处于投入阶段,今年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产值只有200万元。乡干部告诉记者,火龙果可以从4月份采摘到7月底,其间可以采摘四次到五次。贵州省领导视察该项目后指示,要在二年内将火龙果基地的规模扩展到2万亩以上。目前火龙果在贵州省种植面积约有5万亩,未来将发展到40万亩。据了

14、解,火龙果属于仙人掌科类,它很耐旱又不需要多少肥料,经济价值还高。第一次挂果时每亩产量为2000斤,3年后可以挂果8000斤,这种水果的种植适宜温度是年平均在18度以上,正好适宜贵州这个地方,所以现在全省都在推广。目前符合火龙果种植条件的地方,在贵州省主要有镇宁县、关岭县、罗甸县、贞丰县、册亨县、望谟县等,这些都是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的火龙果高的时候每斤能卖十多元,最便宜的时候,每斤也能卖到七八元,所以农民如果种上几亩火龙果,效益还是很可观的。今年板贵乡火龙果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千亩以上,产品也远销到国内各省。现在这个乡有500亩火龙果已进入正常的挂果状态,另有500亩今年开始建设,需要到明年才能

15、挂果,3年后就可以达到挂果高产期。这个项目的费用,有一部分就是来自于信用社的贷款,贵州省政府对火龙果的种植,每亩地补助3000元。有了政府的补助,农民建火龙果基地,只需自己投一半资金就够了。现在的费用支出对他们而言,主要是用工成本及肥料成本,这两项加起来一亩的成本投入,大概在5000元左右,到第二年或者第三年时,投入的资金就很少了。这位乡干部还告诉记者,贵州的火龙果品质非常好。2010年,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曾把几款国内外不同产地的火龙果编号后,让开会的人品尝,与会者品尝后分别打分,最后贵州的火龙果排在了前三位,而进口的或者省外的火龙果全部排在了后面。当地的信贷员告诉记者,他们也是看好了火龙果

16、项目,所以在信贷资金的支持上很下功夫。截至今年10月,这个村的贷款总共有107笔,贷款余额共计287万元,这些贷款大多是用在了花椒基地与火龙果基地的建设与经营上,农民贷款经营火龙果项目后,政府还有贴息,所以农民们的干劲十足。在关岭县断桥镇,记者与一位当地的信贷员聊了起来。据这位信贷员介绍,断桥镇以蔬菜种植为主业,年产值约6000万元。经过20多年的推广种植,目前蔬菜品种近30个,水果有10余个品种。2008年创建信用镇前,断桥信用社累计发放信用贷款702万元,用于支持农户发展种养殖业,创建信用镇后,累计发放信用贷款4984万元,翻了7倍多。断桥镇通过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良性循环,使得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农信社的信贷扶持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