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荆楚派村镇风貌规划与民居建筑风格设计导则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5053633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DF 页数:102 大小:1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荆楚派村镇风貌规划与民居建筑风格设计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荆楚派村镇风貌规划与民居建筑风格设计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荆楚派村镇风貌规划与民居建筑风格设计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荆楚派村镇风貌规划与民居建筑风格设计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荆楚派村镇风貌规划与民居建筑风格设计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荆楚派村镇风貌规划与民居建筑风格设计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荆楚派村镇风貌规划与民居建筑风格设计导则(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 、 “荆楚派”村镇风貌规划与民居 建筑风格设计导则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 、 “荆楚派”村镇风貌规划与民居 建筑风格设计导则 (试 行)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4 年 12 月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4 年 12 月 前 言 前 言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试行) 和 “荆楚派”村镇风貌规划与民 居建筑风格设计导则(试行) (以下简称导则 )是根据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 设厅关于印发的通知 (鄂建文 2013140 号)的要求,组织省内有关设计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共同 编制完成。 编制过程中,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湖北荆楚建筑的起源、变

2、化、发 展,并在对其文化传承、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地方建筑和近现代建筑探索分 析的基础上,吸收省内外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各地建筑风格规划设计以及新农村 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我省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编制而成,并经湖北省住房和 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审定,形成本导则 。 本导则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试行) 正文部分包括总则、荆楚派建筑 风格设计,附录部分包括荆楚建筑风格图示、荆楚文化典型符号图示、附图。 主编单位为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 院。主要编写人员有肖伟、周婕、王祥、杨丽,参与编写人员有王炎松、李小 兵、童乔慧、张丽、熊小飞、梁倩、吕

3、文文、何欣然、张雨蝉、姚颖祺、梁爽、 方舟。 “荆楚派”村镇风貌规划与民居建筑风格设计导则(试行) 正文部分包 括总则、村镇风貌规划、村镇民居建筑风格设计,附录部分包括传统民居名词 解释、湖北村镇风貌参考资料、湖北民居建筑符号参考资料。主编单位为中南 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 北金木石建筑设计事务所。主要编写人员有郭和平、李晓峰、林莉、杜希华、 祝笋,参与编写人员有毕奕、李功标、江佩、王俊、张华伟、邓鑫、邱维、金 铭淳、陈晨、李鹏、王光景、刘亚丹。 本导则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并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释。本导则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城乡规

4、划建设及工程实践,提出意 见和建议,并寄送省住建厅勘察设计与科技处,以供修订时参考。 目 录 目 录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 1 总总 则则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原则 .1 1.3 适用范围 .1 2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2 2.1 荆楚建筑风格概述 .2 2.2 设计原则 .2 2.2.1 以人为本 2 2.2.2 地域文化 2 2.2.3 自然生态 3 2.2.4 和谐宜居 3 2.2.5 可持续发展 3 2.3 建筑风格设计 .4 2.3.1 平面构成 4 2.3.2 空间组合 4 2.3.3 建筑形态 4 2.3.4

5、细部装饰 5 2.3.5 建筑色彩 5 2.3.6 建筑技术 5 附录一:荆楚建筑风格图示附录一:荆楚建筑风格图示.6 1.人文精神建筑图示6 2.美学意境建筑图示7 3.风格特征建筑图示8 附录二:荆楚文化典型符号图示附录二:荆楚文化典型符号图示10 附附 图图.13 “荆楚派”村镇风貌与民居建筑风格设计导则 “荆楚派”村镇风貌与民居建筑风格设计导则 1 总总 则则35 1.2 编制原则 35 1.3 适用范围 35 2 村镇风貌规划村镇风貌规划36 2.1 概 述 36 2.2 规划原则 36 2.2.1 地域性 36 2.2.2 适用性 36 2.2.3 生态性 37 2.2.4 经济性

6、 37 2.2.5 整体性 37 2.3 村镇风貌总体规划 37 2.3.1 风貌调查 37 2.3.2 风貌研究 38 2.3.3 风貌保护 38 2.3.4 空间布局 38 2.3.5 风格选择 38 2.3.6 绿化景观 38 2.3.7 特色定位 39 2.4 村镇风貌详细规划 39 2.4.1 总体风貌 39 2.4.2 景观保护与利用 39 2.4.3 风貌与布局 40 2.4.4 建筑风格 41 2.4.5 绿化景观 41 2.4.6 公共设施及标识 41 2.4.7 重点部位景观设计 42 3 村镇民居建筑风格设计村镇民居建筑风格设计43 3.1 概 述 43 3.2 设计原则

7、 43 3.2.1 合理性 43 3.2.2 地域性 44 3.2.3 协调性 44 3.2.4 创造性 44 3.2.5 生态性 44 3.3 建筑风格设计 45 3.3.2 符号创新 45 3.3.4 风格表现 46 3.4 建筑技术创新 46 3.4.1 功能 46 3.4.2 构造 46 3.4.3 生态设计 47 附录一:传统民居名词解释附录一:传统民居名词解释.48 附录二:湖北村镇风貌参考资料附录二:湖北村镇风貌参考资料54 附录三:湖北民居建筑符号参考资料附录三:湖北民居建筑符号参考资料.65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 (试 行) 1 1 总 则

8、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1.1 编制目的 1.1.1 1.1.1 为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城乡建设应 体现湖北特色和荆楚文化的要求,促使城乡建设能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 合一”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本导则以确立“荆楚派” 建筑风格为目标,通过对湖北荆楚文化、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及近现代建筑进行全 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将继承与弘扬、传承与创新紧密结合,发掘和展现荆 楚建筑的文化底蕴、地域特点和建筑风格,启发和开拓设计思路,繁荣建筑设计创 作,提升全省城乡建设水平。 1.1.21.1.2 制定本导则是为了促进建筑设计与湖北地方

9、文脉相融合,形成及维护 荆楚文化的共有价值观,体现高度的人性化,达到最佳状态的人居生活、工作环境 和高度的生态化,创新湖北荆楚风格建筑的设计。 1.2 编制原则 1.2 编制原则 1.2.1 1.2.1 宏观层面要求保护好湖北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城乡规划要从大格局、 城市设计应从中观上把握各种要素,突出“荆楚派”建筑风格特征,传承“荆楚派” 建筑的文化内涵。 1.2.21.2.2 微观层面要求传统荆楚建筑风格与现代的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乡土材 料应用要与绿色建筑的新要求相符合,突出“荆楚派”未来发展新方向,体现荆楚 人文精神,展现荆楚建筑的美学意境。 1.3 适用范围 1.3 适用范围

10、1.3.1 1.3.1 本导则适用于湖北省城乡建设中具有荆楚文化及地域建筑风格的各类 建筑设计,并侧重应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城镇旅游建筑、城镇特色人文景 观(步行街、城市广场等) 、特色园林建筑等。 1.3.21.3.2 本导则可供湖北省各地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及有关规划建筑设计人员, 在项目创作与审查时参考。 1.3.3 1.3.3 湖北省县(市、区)以下乡村和集镇规划与民用建筑及配套工程的新建、 改建、扩建工程规划与建筑设计,可参考 “荆楚派”村镇风貌规划与民居建筑风 格设计导则 。 2 2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 2 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 2.1 荆楚建筑风格概述 2.1 荆楚建筑风格概述

11、2.1.1 2.1.1 湖北历史建筑遗存丰富多彩,且与周边省份的建筑形式存在明显的趋同现 象:鄂西北接近豫南建筑、鄂东南接近徽派建筑、鄂西接近川东建筑,但在风格的 纯正性、空间的丰富性、格局的完整性、细节的精美度等方面又与相邻省份的建筑 有一定的差异。仅就地域概念而言,可以将湖北地区的建筑统称为荆楚建筑,但不 能因此界定湖北地区的建筑就是荆楚风格的建筑。 2.2 设计原则 2.2 设计原则 2.2.1 以人为本 2.2.1 以人为本 “荆楚派”建筑设计应“以人为本” ,以人的需求为基础,体现高度的人性化 的设计原则: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考虑人的行为尺度和心理要求,将人的活动 性和舒适性作为设

12、计的出发点。要让人产生认同感,引起共鸣,并积极参与。注重 保护和发掘各地的人文景观及风土人情,融入到设计中。 2.2.2 地域文化 2.2.2 地域文化 “荆楚派”建筑设计要尊重社会环境,传承荆楚文化的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 化特点。要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地貌、人文历史、乡风民俗,深入挖掘当地特色, 突出地域差异性,体现各区域风格的独特性。要融合本地区建筑符号的特点,并借 鉴外地文化特色,以现代的设计语言来创作荆楚建筑。 在“荆楚派”建筑设计中,应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历史 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条款,对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及具有荆楚 风格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

13、街区和历史地段等进行保护,并按照历 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要求,制定具有荆楚风格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 城市发展的同时保存荆楚文化的历史记忆。 3 2.2.3 自然生态 2.2.3 自然生态 “荆楚派”建筑设计要顺应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有机融合,城乡规 划设计要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不应仅仅局限于道路、建筑物等硬件设施,还应当 包括人、植物、动物、气候等这类软性环境。按照山地、平原、滨水等不同地形地 貌特点,进行城市、乡村及建筑布局,并在建筑设计中烘托和再现恢宏浪漫的山水 格局。 场地设计宜在顺应自然山体轴线及湖泊水域格局基础上,提出区内主要轴线、 节点、标志、特色区域等空间景观要素

14、,实现“显山露水” 、 “道法自然”的风貌与 景观格局。建筑外部空间宜结合不同尺度的自然景观,合理引入荆楚文化元素,构 建不同层次的开敞空间,形成良好的活动场所与视觉通廊,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 境的融合。 2.2.4 和谐宜居 2.2.4 和谐宜居 “荆楚派”建筑设计应和谐宜居,既要尊重自然地形地貌,又要顺应自然气候 条件。建筑场地设计应尊重既有的地形地貌特点,并将建筑布局与之相结合,体现 “荆楚派”建筑尊重自然、亲和自然的特色。应考虑夏热冬冷、降水丰沛、雨热同 季的气候特点,以及阳光、风向等气候条件,尽量采用南北通透的建筑布局,实现 室内自然通风、采光。顺应夏季主导风向,有意识地组织风道、风

15、廊,满足夏季遮 阳通风、冬季日照防风、雨季除湿防潮的要求。吸取荆楚历史建筑中的有益经验, 借鉴传统园林建筑手法创作和谐宜居建筑环境。 2.2.5 可持续发展 2.2.5 可持续发展 “荆楚派”建筑设计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自然与社会环境共同考虑, 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节能措施,树立低能耗、用途广、资源可循环利用 的设计理念,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应通过树立修 缮和再利用的设计理念来保持具有价值的城市建筑结构的活力,体现出在保护环境 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模式。 4 2.3 建筑风格设计 2.3 建筑风格设计 2.3.1 平面

16、构成 2.3.1 平面构成 “荆楚派”建筑的平面构成应适应现代功能需求,并兼具地域风格特点。可借 鉴荆楚历史建筑语汇中的“合院式” 、 “天井院”和“天斗院”等形式,通过院落组 织建筑平面,也可参考荆楚文化符号元素,如龙凤图腾、翔云、鸟纹、火纹等,选 取灵动隽秀的平面型制。 对于庄重的礼仪空间和规整的功能空间,可沿袭“方正”的院落形式,体现建 筑意境的庄重大方;群体建筑中的主要建筑和室内布局中重要的礼仪空间,可以采 用轴线布局、主体居中的形式;对于要求比较灵活的功能空间,可采用自由布局形 式灵活变通,以兼顾自然环境及山体、河流的走向。 2.3.2 空间组合 2.3.2 空间组合 “荆楚派”建筑的空间组合可借鉴“高台基” 、 “深出檐”等荆楚历史建筑语汇, 营造“层台累榭” 、 “经堂入奥” 等具有荆楚特色的内部空间效果。 建筑空间设计可利用台地或底层空间形成的高大台基、顶部和上层空间悬挑形 成的深远屋檐以及荆楚民居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