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上市对资本市场及证券等相关行业的影响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03359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指期货上市对资本市场及证券等相关行业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股指期货上市对资本市场及证券等相关行业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股指期货上市对资本市场及证券等相关行业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股指期货上市对资本市场及证券等相关行业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股指期货上市对资本市场及证券等相关行业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指期货上市对资本市场及证券等相关行业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指期货上市对资本市场及证券等相关行业的影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股指期货上市对资本市场及证劵,基金,期货等有关行业的影响要了解股指期货上市对资本市场及证劵、基金、期货等有关行业的影响,我们必须要从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历史里研究,在这些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每一步都对中国的资本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每一步的变化最后会演变成怎么样的市场,而最后我们所会看到的就是股指期货是中国对冲基金发展,人民币汇率国际化的第一步。一、什么是股指期货股指期货是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品种,双方交易的是一定期限后的股票指数价格水平,通过现金结算差价来进行交割。它的本质还是一种期货商品,是一种以指数变动为依据的期货,只不过结算的是现金。但它又不是普通的商品期货,它的交易标的物本身就是一种金

2、融产品,它的变动代表着国内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证券市场的变动,它的涨跌牵动着上亿股民的神经。二、中国股指期货的酝酿早在1993年3月“海南证劵交易中心”就曾推出所谓的“深圳综合指数、深圳A股指数”两种股指期货的合约。但海南开设股指期货交易并没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属地方越权审批。同时,1993年9月初深证证券市场出现收市前15分钟大户联手打压股指的行为,有关方面认为股指期货加大了市场投机性,而且当时国内并不具备开设股指期货的条件,遂于补救后决定关闭股指期货。从这一则材料可以看出股指期货上市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需要有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做背景。不成熟的市场推出股指期货只会增加市场的投机性,倒卖性,从而

3、产生不稳定市场的反效果。 随后,1997年的香港红筹股指数期货为国内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1999年开始的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沪深300指数的原型)的研究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12月8日:香港H股指数期货的推出及随后取得的巨大成功,让市场看到了我国股指期货成功推出的潜在希望: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多年来的飞速发展,使得股指期货的推出的历史条件逐渐成熟:2006年9月5日,新加波推出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争夺证劵市场定价权的要求更是加速了期货指数的推出进程.在亚洲这两个资本市场发达的地区推出股指期货取得成功后,中国的资本市场通过借鉴

4、经验,中国的股指期货上市也逐步萌芽。 虽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即“金融衍生品”泡沫危机延迟了我国股指期货推出的进程,全球衍生品市场规模也因此一度严重收缩,国内反对股指期货的声音也明显增强,但时隔一年之后,2010初中国金融业的管理层即表示出推出股指期货的坚定态度,这充分展示出高层对期货在国民经济中功能的准确认识,及发展现在化金融产业的信心和魄力。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扩大,投资者越来越关注风险的管理,因此推动了股指期货的出现。中国的金融市场越来越成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货币市场、债卷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构成的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并且,全球有影响力的前20个市场里

5、,只有中国A股没有股指期货,发展股指期货是顺理成章,并且有历史必然性的3、 资本市场成熟催生股指期货无论是从证券市场,还是从期货市场的角度看,我国推出股指期货都已是迫在眉睫,但是,根据很多国家的经验,要使股指期货成功推出,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掌握一定的时机。其影响因素包括股票现货市场基础、市场组织基础、法律法规条件、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甚至包括投资理念的准备、投资者的教育等。从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现状来看,有十几年实体经济的发展作为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近两、三年有针对性的各种准备工作,已经使得这些基础条件逐步具备。1.良好的股票现货市场基础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推出股指期货,必

6、须以股票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为前提。我国股票市场经过18年的发展,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是亚洲地区最活跃的市场之一。截至2007年上半年,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数已超过1亿户,两市总市值超过20万亿元,已与我国的GDP总值相当,总市值仅次于东京(约3237亿美元),为亚洲第二位。股票市场这样的规模容量,已经能够保证股指期货市场有相当规模的套期保值者参加。特别是近几年机构投资者发展迅速,在股市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市场地位,对于套期保值的要求非常强烈。同时,经过股权分置改革,流通市值已占到总市值的2/3以上,市场的流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两市指数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沪深300指数、上证180指数、新华指数、

7、中信指数、君安指数等在内的各种指数已经取得市场的广泛认同。2.较完善的期货市场组织结构经历了长达七年的强有力的治理整顿,我国期货市场已从原来混乱无序、风险不断的境况中浴火重生,实现了质的飞跃,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奠定了坚实的市场组织基础。主要表现在:(1)期货交易所彻底摆脱了过去浓厚的地方色彩,成为真正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也成为市场的核心。而2006年9月专门为金融期货推出而建立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采取了由其他5家证券、期货交易所联合出资组建的方式,采用公司制的组织形式,可以说是博采了各家之长。(2)期货经纪公司的规模和实力有了较大提高,内部管理制度日益完善,抗风险

8、能力显著增强,期货公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规范运作的意识和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规范动作是期货市场的生命线,这已成为业内人员的共识,并逐步转化为业内各界日常动作和管理的自觉行为。(3)投资者操作日趋理性。经过10多年市场磨炼,无论是股票投资者还是期货投资者,对证券、期货市场的功能特征、运行规律都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操作手段日趋成熟和理性,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已逐步成长起来,风险防范能力日益提高。3.法律障碍逐渐消除立法先行,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推出股指期货的成功经验。而我国推出股指期货存在争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法律法规的不适应。特别是按照原来的证券

9、期货法律体系,我国的证券市场与期货市场是两个互相隔离的市场,证券不能以期货方式交易,证券公司与期货公司业务也相互独立,井水不犯河水。而国际上证券市场与期货市场的投资主体是同样一群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可以在期货市场、证券市场及其他市场间进行有效的组合投资。近两年,随着我国证券期货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这方面的障碍正在逐步消除。(1)2005年新修订的证券法第42条将原证券法“证券交易以现货进行交易”修改为“证券交易以现货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交易”,解除了对证券进行期货和做空交易的限制。(2)2007年4月15日实施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根据股指期货交易的特点,对原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有关内

10、容作了很大的修改,对金融期货的监管、交易、结算、风险控制等进行了具体的法律规定,使股指期货交易有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3)中国证监会出台了一些专门针对金融期货的部门规章,如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试行办法、期货公司金融期货结算业务试行办法等,调整了期货市场的会员结构。 市场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做了较长时间的准备可能是考虑到股指期货的风险,也因为市场对股指期货的渴求,证券期货市场对股指期货的关注度,以及为之所做的准备,可以说是超过以往的任何一种金融产品的推出。(1)在理论上,证券期货市场的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股指期货的相关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市场对股指期货的认识日益深化,以前相当多的误解和模

11、糊认识已经得到澄清。特别是有关股指期货的作用与功能,现在基本上已不存在异议。(2)在实务上,证券期货界在股指期货的方案设计、合约开发、规则制定、交易系统、人才准备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如经过数次修改完善,以沪深300指数作为标的的股指期货合约,以及相关股指期货规则体系已经有了很强的可操作性;中金所投入巨资建立的交易系统,在容量、速度、功能、安全性等方面已能够满足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技术要求;相关证券期货公司纷纷招兵买马,储备专业人才。特别是接近一年时间的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使交易所、中介机构和投资者对股指期货有了感性认识。(3)加强股指期货知识宣传,投资者的市场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大为

12、提高。由于股指期货是高风险的投资工具,在国内也是新生事物,广大投资者对其不十分了解,监管者对股指期货的推出非常谨慎,推出时间一推再推,并掀起大规模的股指期货的知识普及宣传浪潮,教育作用十分明显。应该说,近几年,国内证券期货市场理论界和实务界,以及监管部门,为股指期货所做的准备工作非常充分,可谓力度空前,是推出任何一种新的金融产品所不可比拟的。这种做法,这种经验,对新兴市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也说明我国的金融政策和管理者在经历了多年的市场洗礼后已变得更加成熟。3、 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影响中国股市,从1990年建立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算起,至今已走过了近18个年头,也算是长大成人了。18年时间,证券市

13、场的总市值已达到了20多万亿元,投资者开户数超过一亿户,发展不可谓不快,但与快速发展相比,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曲折发展过程。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股价指数的大起大落。以沪市综合指数为例:1992年股指从最低293点猛窜至1429点,但年末却又跌落至386点;1993年新年刚开市股指又猛升至1558点,但到1994年7月底又跌至325点,随后强劲反弹,到1994年9月13日达1052点,但到年末收市又跌至600多点;1995年在600点附近沉寂了一年多;1996年初股指从550点逐步启动,到1997年6月股指直逼此波行情的最高点1510点;随后股指退守至1000点附近,这种进退两难的格

14、局又维持了近两年,到1999年6月,股指快速上扬至1756点的历史新高,2000年,上扬至最高点2125点,2001年5月份继续冲高至2200点之上。但从2001年7月开始,股市又经历了一个长达5年的大熊市,2005年6月6日最低时曾跌至1000点以下,至998.23点。直到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股指以惊人的速度一路上扬,从1100多点起步,到2007年10月,只经过短短的一年半多一点的时间,已涨至十八年来的历史最高点6000点。我们可以看到,从1992年到2007年的15年间,指数至少有10次以上的涨跌波幅超过100%。也就是说,指数几乎平均每1.5年就有一次大起大落的经历。按理

15、说,股价指数应该是国民经济波动的“晴雨表”,而这15年间,我国国民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都在8%以上,中间虽有起落,但绝不像股票市场波动的那么剧烈。可以看到,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美国经济也经历了战后少见的长达一百多个月的经济持续增长,进入了美国所谓的“新经济”时代。与此相对应的是,道琼斯指数在近十年中也呈现出连续增长的态势。日本经济则是连续多年的不景气,其日经指数也是连续多年低迷。很显然,我国股市这种大起大落的现象,与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很不吻合,是不正常的。我们都知道,股票投资者时刻面临着股票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根据风险特性的不同,可以将股票价格波动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由经

16、济发展、国家政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因素引起的股市价格的整体波动。非系统风险则是指某种或某类股票价格波动与整个股市不一致的特有风险。股票投资的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持有充分分散化的股票组合来予以消除,但是,系统风险是不能通过投资的分散化来规避的。研究表明,股票的价格波动风险中,平均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是系统风险所致。但我国股票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却有一半到三分之二是由股市价格的整体波动而引起的。我国股价指数的大起大落,使投资者面临巨大的系统风险。对中国股市的这种不正常现象,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和市场人士分析研究后认为,这主要同我们的股市刚刚起步,没有经验,制度设计不完善有关。其中,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我们对股市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入,股市缺乏做空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