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生活处处有哲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50091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生活处处有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生活处处有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生活处处有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生活处处有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生活处处有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生活处处有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生活处处有哲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材分析】本框题是思想政治必修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的第一框内容,该框题是全书的开篇,理论性不强,主要是通过丰富的事例引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能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哲学,体会哲学对人们生活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框题在生活与哲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2)明确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生活当中。掌握两个知识点:一是哲学的起源,二是哲学的功能。(3)分析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对我们的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

2、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学重点】 哲学的功能和任务。【教学难点】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教学方法】1、利用网络平台等手段,搜集、整理哲理故事,制作多媒体课件。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3、展示一些图片和哲学故事等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设置悬念

3、,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哲学的魅力。朝鲜核试验:美国和朝鲜就此事件看法一样吗?【设计意图】:学生初次接触哲学这门课程,也许会感觉哲学很神秘,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觉得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消除之前的顾虑,进而引发学习哲学的兴趣。进入新课:生活处处有哲学(板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探究方案一:(课件展示哲理小故事:量力而行)老鹰从很高的岩石上向下俯冲,用它的利爪抓在小绵羊身上,穴鸟看到了,心想自己一

4、定比老鹰强,就模仿老鹰的动作,飞到绵羊身上,没想到脚爪却被绵羊弯曲的毛给缠绕住,拔不出来。牧羊人发现了,就跑过去把穴鸟的脚爪尖剪掉,把穴鸟带回去给孩子们玩。设问: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人各有所长,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去发展。看到他人名利双收,便想依样画葫芦,是得不偿失的。这其实就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师过渡:从刚才我们举例的思考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哲学是什么,但 矛 盾 双 方 对 立 统 一“攻 ”与 “守 ”是我们在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却自觉不自觉地与哲学的智慧联系在一起了。那大家想想,我们的这种哲学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从天下掉下来

5、?(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板书)“煲 汤 下 盐 ” 拔 苗 助 长 “郑 人 买 履 ” 刻 舟 求 剑 “一 把 钥 匙 开 一 把 锁 ” 一 着 不 慎 , 满 盘 皆 输 把 握 事 物 变 化 发 展 的 “度 ”不 尊 重 规 律 , 夸 大 主 观 能 动 性教 条 主 义 , 从 本 本 出 发否 认 事 物 的 运 动具 体 问 题 具 体 分 析关 键 部 分 对 整 体 起 决 定作 用你 能 再 想 出 一 些 蕴 涵 哲 学 道 理 的 寓 言 、 成 语 、警 句 、 典 故 么 ?教师过渡:人类的实践活动能自发地产生哲学吗? 哲

6、 学 :哲 学 : 开 始 于 仰 望 天 穹开 始 于 仰 望 天 穹柏 拉 图 : “惊 讶 , 这 尤 其 是 哲学 家 的 一 种 情 绪 。 除 此 之外 , 哲 学 没 有 别 的 开 端 。 ”亚 里 士 多 德 : “古 往 今 来人 们 开 始 哲 理 探 索 , 都 应起 于 对 自 然 万 物 的 惊 异 。一 个 有 所 迷 惑 与 惊 异 的人 , 每 每 惭 愧 自 己 的 愚 昧无 知 ; 他 们 探 索 哲 理 的 目的 就 是 为 了 脱 出 愚 蠢 。 ”教师过渡:(多媒体展示)关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有一则广泛流传的故事。有一回,他走在路上,抬头仰望

7、天的星象,如此入迷,竟然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这情景被女仆看见了,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姑娘的嘲笑也许不无道理,不过,泰勒斯一定会回答她说,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教师点拨: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命和实践。因此,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板书)探究方案二: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在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摇摇头,哲学家说, “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 ”过了一会儿,

8、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又摇摇头,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 ”正当哲学家与船夫继续交谈时,一阵巨风将小船掀翻,哲学家和船夫都被抛进河里。这时,船夫喊:“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在水中挣扎地回答道:“不会。 ”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你的整个生命。 ”设问:听了上面的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思考回答)提示: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与我们的生活和实践密切相关。哲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虚荣心,或束之高阁、夸夸其谈,而是照亮我们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明灯,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而这位哲学家不善于用哲学的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实践,再好

9、的哲学也会失去意义。教师过渡:哲学会给我们一双智慧的眼睛,会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再来体会一下哲学的内涵。教师:Philosophia(哲学)是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人创造的。Philosophia(哲学)按其本义而言,乃是指爱智慧、追求智慧、追求真理。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问。教师:我们把 philosophy 翻译为哲学,大家看看, “哲”这个字从字面上可以看出什么意思?(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 “哲”是“折”加“口” ,一个人要让别人折服、信服,不是靠拳头,也不是因为腿脚粗壮,而是因为能够“以理服人” ,当然,你要能够说服别人,不仅要有学问,更需要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别人。教师过渡:(多媒

10、体展示)庄子和惠子在在濠水边游玩,有一段对话,很有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还有一次,庄子作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化成了蝴蝶。他醒来就胡思乱想,到底是我庄周在梦中梦见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中梦见了庄周呢?这样的故事,可以启迪人的思维,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2.哲 学 的 任 务 ( 作 用 、 功 能 ) 世世世世世世具 体 说 “两 个 看 待 ”三 个 对 待 正 确 看 待 自 然 、 社 会 和 人 生 的变 化 与

11、发 展 用 睿 智 的 眼 光 看 待 生活 和 实 践 正 确 对 待 社 会 进 步 与 个 人 发 展 集 体 利 益 与 个 人 利 益 进 与 退 、得 与 失 、 名 与 利【板书设计】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的产生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3.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二、哲学的功能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2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体表现为“两个看待、三个对待”)【分层作业】 (15 题为必做题,第 6 题为选做题。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拔苗助长” “塞

12、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B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产生于人们的惊奇、困惑 D其内容来源于哲学家的头脑2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这说明 A惊讶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 B惊讶是人的一种情绪和心理活动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惊讶和困惑也是一种哲学3科学家说哲学是科学之王;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母;社会学家说哲学是领导社会秩序的掌舵者;诗人说哲学的终点往往是诗歌的起点。哲学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结到一点就是A哲学是悬于空中的楼阁 B哲学总是与人们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C哲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说

13、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4.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 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学就是辩证法5 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哲学在其本质上并非“概念哲学”或“意识哲学” ,而应成为“实践哲学”或“生活哲学” 。纯粹思辨的哲学体系就像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是难以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哲学应成为“实践哲学”或“生活哲学”表明A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是生活的基础6、某班在学习了哲学与生活的关

14、系后,甲、乙两位同学对此展开了争论:甲同学:“哲学与我们无关,没有哲学照样生活” 。乙同学:“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学好了哲学,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如果你参与上述争论,你将持何种看法?答案:15:BCDBC6、解析:本题突出考查学生灵活调动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的学以致用和思辨性,甲、乙两位同学所争论的问题是“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 “哲学的作用问题” ,分析时首先要表述所学相关内容,其次结合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最后要特别注意分析乙同学所说的观点。答案:(1)哲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哲学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

15、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哲学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能够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2)甲同学认为哲学与我们无关,没有哲学照样生活,既没有看到哲学的来源,也否定了哲学的作用,是不正确的。(3)乙同学看到了哲学对生活的作用,但认为学好了哲学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也是错误的。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哲学也有正误之分,真正的哲学能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哲学固然对我们的生活重要,其它科学知识对我们的生活也不可或缺。所以乙同学的观点是不科学的。【教学心得】本框题的题

16、目是生活处处有哲学 ,是本书的开头,引导学生对哲学产生兴趣和认识到学习哲学是有用的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要注意克服教条化和枯燥化的倾向。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运用生活中的故事、典故、事例等,采用探究和讨论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争鸣和探讨,既让学生明白了生活离不开哲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学生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从而较好实现了三维目标。【使用说明】学会在生活和实践中感悟哲学。学会通过对身边的人和事的观察,来感悟哲学与生活和实践的关系,体会哲学思想对我们生活的指导作用,领悟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