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一.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986436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理论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现代教育理论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现代教育理论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现代教育理论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现代教育理论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理论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理论一.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 代 教 育 理 论 教 案授课内容:一、关于教育与教育学 讲述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当代世界教育二、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实践意义 讲述教育目的三、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实践意义 讲述教师与学生、当代课程理论、当代教学理论、当代教学策略四、学习的基本规律及其实践意义 讲述当代学习理论五、德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实践意义 讲述当代学校德育六、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及其实践意义 讲述当代学校管理及其教育评价现 代 教 育 理 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康春花 一、 关于教育与教育学(从如何成为一名教师说起)(一)教师要了解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学将会使你具有教师的资格付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P2,吕迎春别“枪毙一个中国

2、的爱迪生”,光明日报,1994,11,13。2、教育学将会告诉你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教师树立清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教师对教育的看法,即教师对教育的总体认识,教育价值观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每一位教师选择教师职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有些教师的行为确实无益于学生的发展,甚至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他们所选择的行为于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关于价值观,美国学者瑞丝曾提出“价值理论”,她认为有清晰的价值结构指导下的人们“似乎能保持前后一致的生活并有果断的方式,他们似乎知道想做什么和如何做,他们对社会是有助益的。”这样

3、的人具有“积极的、果断的、具有同情心”等性格特征。而价值观不清晰的人,会矛盾、混乱和不理性。瑞丝认为“生活的高速度和复杂性使决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想要的等价值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因而,有着清晰教育价值观的教师在处理教育、教学问题时,选择非理性的、不尊重学生行为的可能性就大大小于其他教师。因为他们的行为十分谨慎,他们时刻都注意其行为与教育观的一致。而那些没有清晰、坚定的教育观念的教师则很少有一致的、清楚的行为选择,往往会出现语言与行为不一致的现象。一名好的教师必须懂得把教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更需要分析教育问题、作出决策的能力。大多数教师在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时,

4、都充满希望,都认为能体验到成功与喜悦。但是第一天的教学常常使教师们发现学校生活充满对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时常会发生冲突。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作为教师,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课堂上事情从来不会按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时刻准备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无论准备得如何充分,不管把活动的过程安排得如何清晰,总会有一些问题发生,并要求教师重新思考、重新决定、重新计划。高质量的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考虑到教学的每一个步骤,掌握每一个新出现的情况的大部分资料;意味着教师坚信教育是变化的;意味着教师能够提取所积累的知识并运用它;意味着教师要在不断的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的过程中运用知识;意味着教师要能

5、从未曾预计的,发生在每一次课堂教学的大量的经验中观察、聆听、理解。因而,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清晰的教育价值观;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必须知道如何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具有良好师生关系;必须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必须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正常发展。3、教育学将告诉你应如何认识教育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性质、作用、内容和方式的认识与理解,直接关系到他的工作质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作为一个活的环节,具体到每一位教师,他所肩负的是历史所赋予的使命,他所从事的工作究竟

6、能给人类留下点什么?能让人们看到多少?他能否成为使教育事业得以运行的主体?所有这些都关系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认识教育。教师要认识教育,必须认识到这四个范畴:教育是什么,即教育的本质与属性;教育应该干什么,指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体现为教育目的、目标或期望;教育能够干什么,指教育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就是教育的功能;教育实际干了什么,指教育的效应,教育的功能实现或发挥的结果。(二)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1、教育的概念象形字教育“ ”, 代表八卦的长短横道, 代表孩子,即孩子要在经典下行动,必须认真受教, 代表小棒子, 代表手,手举小棒示意孩子言行不得越轨,否则会受到惩罚。这个时候教和育是分开使用的,直到

7、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最早把教和育联系在一起,以前都是教出现多。对教育可以作以下几点理解:第一点,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是社会继承和延续、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是同人类社会共始终的。第二点,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有些动物在养护幼小动物上虽与人类的抚育子女有些类似,但是它们是一种本能活动是由遗传获得简单的行为定型,这种活动在意识上是不存在的。教育之所以为人类社会所特有,是因为教育是一种只有人才有的意识的活动;教育是凭借语言文字的物质外壳传递经验的形式,不致因个人的死亡而消失;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这样

8、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之中。第三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从诸多的社会现象的差别中去认识教育,我们会发现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的具体过程是:一部分人以某种特定的影响作用于另一部分人的身心,使社会能够更好地延续和发展。由此,我们可以把“教育”这一概念定义为:教育是教育者按着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三方面内容: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以教育为目的把受教育者作为对象,以其自身的活动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和变化。他把教育的影

9、响作为手段,用它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教育对象上去。教育者受社会的委托,是作为社会的代表作用于受教育者的。他们向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都是经过较高层次概括、较为全面完整的社会要求,同时,他又能自觉地促进受教育者获得符合这种要求的发展。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是受教育者将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他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观点和品质的过程。受教育者的积极活动是好的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教育影响又可分解为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方法

10、和教育环境五种成分。其中每一部分都能影响整个教育的效果。教育影响是经过教育者的选择和安排的。教育影响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以其在促进人的发展中能够产生最优的效果和最高效率为加工和选择的准则。教育影响也构成了教育结构中一个独立的因素。3、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与人和社会发展相对应的教育的发展,其线索是:远古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教育(农业时代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包括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31远古教育 远古教育是同使用石器工具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使用石器工具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不存在私有制,也没有阶级划分;人们共同参加劳动,没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化;人们

11、对自然、社会、人自身的知识很贫乏,抽象思维很不发展,所有这些决定了远古教育的原始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非独立性,远古教育是融合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的,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领域,没有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和机构;贫乏性,表现在教育内容上只有简单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宗教观念、行为规范等;表现在教育方法上的单调性,即主要是在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口传身授;无阶级性,教育不分阶级,仅在教育内容、要求上有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32古代教育 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 古代教育是以使用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手工工具为标志的古代社会的教育。人的发展从使用石器到使用金属工具

12、是一个大的飞跃。古代文字的产生,人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出现了古代知识分子,也有了最初的科学艺术。社会从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的原始形态进入到古代阶级社会,包括奴隶制和封建制。古代社会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是专制和人治、人身依附的社会。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应,教育上也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从远古教育进入到古代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教育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出现了古代学校,即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第二、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随着科学和艺术的产生,学校的教育内容得到充实,

13、崇尚书本知识,但是轻视生产劳动知识,轻视体力劳动。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的教育方法注重背诵记忆,主要采取个别方式。第三、教育具有了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只有私有者、剥削者、统治者、脑力劳动者才能得到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学校被统治阶级利用为压迫人民的工具,不具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职能。另一方面,广大劳动者子女依然在生产、生活中受教育,学习手工劳动的经验、技能。第四、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教育的第一次分化,古代学校的出现,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33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它是适应商品经济普遍化和现代大机器生产的教育。由于使用大机器生

14、产,商品经济普遍发展,承认人的独立性,社会承认民主与法治。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第二次分化,但分出的是脑力劳动生产工作者,同时体力劳动也增加了脑力劳动因素。而且在体力劳动同脑力劳动分工、对立的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的趋势。由于科学的物化,生产劳动的技术化,也要求生产工作者智力化。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相适应,产生了教育上的第二次飞跃,即产生了现代教育,出现了现代学校。现代生产客观上要求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随着社会生产越发展,随着对人的素质要求越高,越发要求发挥教育的作用。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将是教育的大大扩展和增强的时代。 现代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以使用蒸汽机

15、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后期);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以使用信息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阶段(20世纪中叶目前)。三个阶段的社会生产水平性质制约着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第一阶段,对一般劳动者从要求具有初等教育水平的文化和智力水平,发展到第二、第三阶段要求具有初中教育水平的文化、智力和具有高中和高中以上教育水平的文化和智力。对脑力劳动者则从要求具有更高科学知识素养和智力水平,到要求有高智力、高技术,有学士、硕士、博士水平的知识和智力。由于现代生产和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对人的素质要求逐步提高,推动了教育的普及与发展。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阶段,初等教育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中等教育转向现代教育,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转变,出现了一些现代大学。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以后,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初中教育普及,中等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大发展,同时推动了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教育开始全民化,社会化,形成学习化社会,发达国家普及了高中教育,致力于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